何家英,
1957年3月出生于
天津;
1977年考入
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中国画,
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
中国美协副主席、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当代工笔画协会副会长、天津美术学院何家英工笔画研究所所长、
天津画院名誉院长、
天津美术馆名誉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
四个一批”文艺人才、2012年在
巴黎卢浮宫“2012沙龙展”中获绘画类金奖。等荣誉。擅长当代工笔
人物画创作。代表作品有《山地》《十九秋》《米脂的婆姨》《酸葡萄》《魂系马嵬》《秋冥》《朝*露*桑》《舞之憩》《
杨开慧》等。
个人作品
人物评价
社会总评
何家英为中国工笔人物画向当代性的转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创造性地
借鉴了中国工笔画的传统和西画中严谨扎实的造型技法,结合当代人的审美观点,
创作出一大批洋溢着时代气息的作品。读他的画,会从中找到一种真诚细腻的激情和梦幻般的理想色彩。
何家英在
工笔画领域能取得重大成就,
自然与他独特的
创作理念分不开。在他眼里,继承
传统和
创新其实是“一事两步”,哪一个都不能丢,丢了一个也就丢了另一个,真有传统者总想为创新开路,真求创新者不会拿传统祭刀。他的这一思路既是对当下
中国画领域的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
创作的要求。他力求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
何家英除了对传统有着独到的认识外,对
中国画吸收西画营养的方式也有自己的见解。他反对那种只吸收概念,只做表面文章的做法,借鉴具体方法解决问题。
他的探索找到了一种艺术与
市场的最佳结合点,从而给人们以启迪。努力开拓,不断创新,兼融百家,自备一格。
个人点评
潘天寿先生认为:中国的、西方的、
日本的、
印度的、现代的、古典
工笔画本来不宜太大,但他发现
日本的
浮世绘美人画尺寸并不小,效果也不错,却陷入到要市场还是要艺术的两难抉择中,何家英的作品却以其雅俗共赏、韵味绵长获得了“双赢”,或许他的探索找到了一种艺术与市场的最佳结合点。
(何家英图册来源,何家英作品图册来源)
人物履历
1977年,考入天津艺术学院(1980年2月更名为
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
中国画;
1980年,毕业于
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参加中国美协
创作班到葛洲坝及
三峡体验生活,并创作了
水墨画《春城无处不飞花》;
1981年,加入美协
天津分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同年赴敦煌考察,
创作工笔画《街道主任》,并参加“天津市庆祝建党六十周年美术作品展”;
1982年,参加
天津美协
创作研究班,深入
太行山研究创作;
1984年,
创作工笔画《十九秋》,与《山地》同时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同年参加第四届中国美协会员代表大会,当选为理事;
1985年,
创作水墨画《
惊蛰》,创作工笔画《米脂的婆姨》,并参加“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师作品联展”,参加
印度举办的“世界绘画双年展”,参加中国美协在香港举办的“当代
中国画展”,同年任美协
天津分会常务理事;
1986年,
创作工笔画《
清明》,并参加东方美术交流学会,与
日本南画院交流展在北京和日本展出,创作工笔画《夏》,并参加在香港
举办的“东方美术交流学会中画展”,随代表团赴香港;
1987年,当代工笔画学会成立,任理事,参加“南北方
中国画展”,任
天津美术学院讲师;
1988年,
创作工笔画《酸葡萄》,并获“当代
工笔画学会首
届大展”金叉大奖;创作工笔画《女红》、《朦》,并参加“台湾当代大陆工笔画展”;
1989年,创作
水墨画《易水河畔》、
工笔画《魂系马嵬》;
1991年,
创作工笔画《秋冥》,任当代工笔学会
常务理事,被聘为
天津画院院外
画家,应邀创作工笔画《中国四大美人》;特邀参加在
日本东京的上野之森
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的四季美展”,并随团出访日本;《中国四大美人》捐赠给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希望工程集资;
1992年,
创作水墨画《丽日》,并参加“
天津建党七十周年美展”,参加“庆祝建党七十周年全国美展”,任
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
1993年,《米脂的婆姨》《十九秋》赴
南韩参加中韩美术协会交流展;
创作工笔画《落英》;在上海
美术馆举办“白庚延·霍春阳·陈冬至·何家英
中国画邀请展”,并在
天津美术学院做汇报展;八幅工笔作品参加“1993年度美术批评家提名展——水墨部分”;赴韩国
仁川参加天津、仁川美术交流活动;《秋冥》参加“香港亚洲艺术博览会”;
1994年,应
澳门市政厅邀请,在澳门举办“何家英画展”,在广州
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何家英人物画展”;
1996年
创作工笔画《桑露》,并获全国首届中国人物画大展银奖;
1997年《淡日》获第三届BESET美术节北京展优秀作品奖;
速写数幅参加美术院校速写展;任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子君》参加中国当代名家作品
珠海邀请展;
1998年参加“中国美术二十年启示录展览”;任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参加“跨世纪
中国画名家21人展”;参加第五届全国美代会,任理事;
1999年,参加全国政协在联合国总部和纽约亚洲文化大厦举办的“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览”;
2000年,在
香港举办“何家英画展”;
工笔画作品六幅参加“世纪之门·中国艺术邀请展”;参加在
日本东京举办的“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
创作工笔画《韩国留学生》,特邀参加“迎接老纪中国工笔画展览”;参加
文化部在香港举办的“中国当代绘画书法作品展”;创作《春光初现》《
澳门即景》,并参加“第二届深圳国际
水墨画双年展”;《初春》《消夏图》参加“新
中国画大展”;《酸葡萄》《桑露》参加
法国巴黎“中国文化季传统与变革——中国现代水墨画和雕塑展”之后又在
欧洲其它国家
巡展;
2001年,作品数幅参加文化部在
巴西等国举办“中国现代绘画展”,《米脂的婆姨》参加法国巴黎“中国风格展”,参加“百年中国
画展”;
2002年,在
广州逸品堂举办“何家英画展”,在深圳青藤茶社举办“
霍春阳、何家英作品观摩展”,
创作工笔画《百合花》,特邀参加“当代工笔画学会第五届大展”,参加“世纪风骨·中国艺术五十家展览”;
2003年,
创作工笔画《幽谷》《心语》,参加中国政协举办的“天津优秀作品十人展”,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开放的年代——中国
美术馆建馆五十周年纪念展”。参加“今日中国美术大展”获最受观众欢迎奖,参加“北京国际双年展”,参加第六届全国美代会,任理事;工笔画三幅在文化部文化艺术促进会、韩国汉城
世宗文化会馆举行的“汉城·中国书画艺术展”获金奖,作品《苍桑》特邀参加“精致与微观·小幅工笔画展”;
2008年奥运会后,何家英去看望
萨马兰奇时带去自己的画册;
2009年12月4日,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何家英画展”;
2010年6月5日,参加
圣地亚哥智利国家美术馆主办《穿越地平线-中国当代艺术展》;
2010年12月28日,应邀入展“时代心象”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第二届院展;
2011年4月20日应邀入展第八届工笔画大展—暨中国新农村建设成就绘画展;
2011年,由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艺术学院、
山东画院主办的“桃李英华——何家英师生美术作品展“在山东省
美术馆展展出;
2012年,
巴黎卢浮宫“2012沙龙展”,获绘画类金奖。
2016年12月,当选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全委会委员。
(概述图片来源,何家英国画艺术欣赏图册来源,作品图册来源)
2021年12月,任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2023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顾问。
任免信息
2018年12月24日,
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大会选举何家英为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021年12月,
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何家英当选中国文联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成就荣誉
社会活动
2014年2月1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海南世界联合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何家英画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幕。
2014年12月27日上午,市委宣传部在天津迎宾馆举行聘任仪式,聘请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院院长、原天津画院院长何家英为天津画院名誉院长。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成其圣颁发聘书并讲话。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浙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赵鸿友出席;院党组书记张桂元参加。
2022年11月,参加央视《诗画中国》第八期《簪花仕女图》卷,何家英结合唐代风气,解释了仕女们高耸发髻的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