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川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校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川,1964年6月出生于重庆云阳,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校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64年6月,何川出生于重庆云阳。
1980年9月—1984年7月,就读于重庆交通学院(现重庆交通大学)道桥系公路工程专业,毕业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4年9月—1987年5月,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桥梁、隧道及结构工程专业,毕业并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1987年5月—1995年9月,在西南交通大学桥梁与地下工程系工作,历任助教、讲师、教研室副主任。
1994年10月—1995年9月,在东北师范大学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日语学习,学习结业。
1995年10月—2000年2月,就读于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师从盾构隧道专家小泉淳教授,毕业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1999年4月—2000年2月,担任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研究助理。
2000年2月,担任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地下工程系教授。
2000年5月,担任西南交通大学地下工程系主任。
2006年,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同年,担任“大型及复杂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
2013年1月,担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首席教授。
2015年9月,担任西南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
2015年10月—2018年5月,担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助理。
2016年6月,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2018年5月-2024年11月,担任西南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17年6月16日,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候选人名单,属于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
2021年6月2日,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
2023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4年4月,当选为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何川长期围绕铁路隧道、公路隧道、城市地铁等交通隧道工程领域开展教学与研究工作,在大断面盾构法隧道结构分析、复杂地质矿山法隧道稳定性控制、艰险山区隧道与隧道群营运安全控制等方向取得多项研究成果。
根据2023年3月西南交通大学网站显示,何川主编国家铁路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各1部。
根据2023年3月西南交通大学网站显示,何川先后出版专著7部。
[1] 何川,李玉文,姚勇,田志宇 著,《公路小净距隧道》,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
[2] 何川,方勇,李祖伟 著,《公路隧前馈式智能通风控制系统》,科学出版社,2014
[3] 何川,张建刚,苏宗贤 著,《大断面水下盾构隧道结构力学特性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
[4] 何川,曾东洋 著,《盾构隧道结构设计及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5] 何川,谢红强 著,《多场耦合分析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6] 何川,佘健 著,《高速公路隧道维修与加固》,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7] 何川,林刚,汪会帮 著,《公路双连拱隧道》,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根据2023年3月西南交通大学网站显示,何川先后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EI收录论文300余篇。
代表性英文论文:
[1] He Chuan, Geng Ping, Yan Qixiang and Feng Kun. Status of Seismic Analysis methods for Traffic Tunnel and Their Applicability in China[J]. Journal of Earthquake and Tsunami, 7(3), 2013, 1350026: 1-23. (SCI: 000327670200016, EI: 20135217126195)
[2] He Chuan, Jiang Yingchao, Fang Yong, Feng Kun and Wang Jun. Impact of Shield Tunneling on Adjacent Pile Foundation in Sandy Cobble Strata[J].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6(8), 2013:1457–1467.(SCI: 000324623000012, EI: 20134016794071)
[3] He Chuan, Feng Kun, Fang Yong, Jiang Yingchao. Surface settlement caused by twin-parallel shield tunnelling in sandy cobble strata[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srsity- Science A, 2012, 13(11): 858-869.(SCI: 000311204600007, EI: 20130215898044)
[4] He Chuan, KOIZUMI Atsushi.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and seismic design methods in transverse direction of shield tunnels[J].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2001, 11(6) : 651–662.(SCI: 000168926300006, EI: 2001286577608)
[5] Hu Xiongyu, Fang Yong, Walton Gabriel, He Chuan*. Laboratory model test of slurry shield tunnelling in saturated sandy soil. Geotechnique, 2022. (SCI: 000790213500001; EI: 20221511955530)
[6] Meng Wei, He Chuan*, Zhou Zihan, Yan Qixiang, Yang Wenbo, Guo Deping, Chen Ziquan. Influence of constant total hydraulic head on pore pressure and water inflow of grouted tunnel calculated by complex variable method.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23, 136, 105071 (SCI: 001018191200001)
[7] Lin Yufeng, Fang Yong, He Chuan*. Investigations of filter-clog mechanism and prediction model of slurry penetration during slurry pressure transfer. Acta Geotechnica, 2023. (SCI: 000983718900009)
[8] Zhang Li, Feng Kun, He Chuan*, Yang Wenqian, Zhang Jingxuan, Xiao Mingqing.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ompression–bending stiffness of segmental join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joint surfaces.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23, 132, 104898. (SCI: 000899190100001; EI: 20225213290575)
[9] Wang Wei, Feng Kun, Wang Yunchao, Meng Qinghui, Shao Zimeng, He Chuan*. A solution of radial subgrade modulus by displacement fitting method considering the grout layer for shield tunnels.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22, 127, 104598. (SCI: 000818760000001; EI: 20222612277387)
[10] Zhang Li, Feng Kun, He Chuan*, Shao Zimeng, Guo Wenqi, Wang Yunchao, Xiao Mingqing.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mpression–bending damage of segmental joints based on acoustic emission.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21, 115, 104078. (SCI: 000675893400002;EI: 20212610567317)
[11] Feng Kun, Yang Renjie, Geng Junyang, Cao Xiangpeng, He Chuan*, Yang Wenqian, Haihua Zhang.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mechanical-performance deterioration of HFRC segment under combined effect of sustained loading and chloride-induced corrosion.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21, 114, 104015. (SCI: 000659464100001;EI: 20212310454819)
[12] Wang Shimin, He Chuan*, Nie Liang, Zhang Guangchao. Study on the long-term performance of cement-sodium silicate grout and its impact on segment lining structure in synchronous backfill grouting of shield tunnels. Tunn. Undergr. Space Technol. 2019, 92, 13. (SCI: 000483456800001;EI: 20192707152917)
[13] Chen Ziquan, He Chuan*, Ma Gaoyu, Xu Guowen, Ma Chunchi. Energy Damag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Rock and Its Application to Brittleness Evaluation. Rock Mech. Rock Eng. 2019, 52, 1265-1274. (SCI: 000462225400020;EI: 20184906213035)
[14] Zhang Jing, He Chuan*, Geng Ping, He Yue, Wang Wei. Improved longitudinal seismic deformation method of shield tunnels based on the iteration of the nonlinear stiffness of ring joints. Sust. Cities Soc. 2019, 45, 105-116. (SCI: 000455274500010;EI: 20184906177699)
[15] Hu Xiongyu, He Chuan*, Peng Zuzhao, Yang Wenbo. Analysis of ground settlement induced by Earth pressure balance shield tunneling in sandy soils with different water contents.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019, 45: 296-306. (SCI: 000455274500026;EI: 20184906216398)
[16] Hu Xiongyu, Fang Yong, Walton Gabriel, He Chuan*. Analysis of the behaviour of a novel support system in an anisotropically jointed rock mass.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9, 83: 113-134. (SCI: 000454963800011;EI: 20184105921268)
[17] Zhang Yuchun, Zhou Aixi, Xiang Yue, He Chuan*, Jiao Qizhu, Wan Bo, Xie Wei. Evacuation experiments in vertical exit passages in an underwater road shield tunnel. Physica a-statistical mechanics and its applications. 2018, 512: 1140-1151. (SCI: 000446151000097;EI: 20183405732656)
[18] Feng Kun, He Chuan*, Qiu Yue, Zhang Li, Wang Wei, Xie Hongming, Zhang Yanyang, Cao Songyu. Full-scale tests on bending behavior of segmental joints for large underwater shield tunnels.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8, 75: 100-116. (SCI: 000430770800009;EI: 20181004856643)
[19] Feng Kun, Peng Zuzhao, Wang Chuang, He Chuan*. Study on mechanical behaviors of large diameter shield tunnel during assembling[J]. Smart Structures and Systems, 2018, 21(05): 623-635.(SCI: 000432783100010, EI: 20212010368337)
[20] Feng Kun, He Chuan*, Fang Yong and Jiang Yingchao. Study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Lining Structure for Underwater Shield Tunnel of High–Speed Railway[J].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6(8), 2013:1381-1399.(SCI: 000324623000006, EI: 20134016794067)
代表性中文论文:
[1] 何川, 陈凡, 黄钟晖, 孟庆军, 刘川昆, 王士民. 复合地层双模盾构适应性及掘进参数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21, 43(01): 43-52. (EI: 20210509839836)
[2] 何川, 封坤. 大断面盾构隧道结构整体化分析方法[J].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21, 41(11): 1827-1848. (CSCD:7107206)
[3] 何川, 耿萍. 盾构隧道实用抗震计算方法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 2020, 33(12): 15-25. (EI: 20210309782420)
[4] 何川, 刘川昆, 王士民, 等. 裂缝数量对盾构隧道管片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J]. 中国公路学报, 2018, 31(10): 210-219. (EI: 20190406403230)
[5] 何川, 张景, 封坤. 盾构隧道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 2017, 30(8): 1-14.(EI: 20174104263086)
[6] 何川, 李铮, 杨赛舟, 等. 施工及运营期矿山法隧道渗流模型试验系统的研制及应用[J]. 中国公路学报, 2017, 30(5): 114–121+131.(EI: 20173704143744)
[7] 何川, 齐春, 封坤, 等. 基于D-P准则的盾构隧道围岩与衬砌结构相互作用分析[J]. 力学学报, 2017, 49(1): 31–40.(EI: 20171603579203)
[8] 何川, 李林, 张景, 耿萍, 晏启祥. 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震害机理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3): 427–434.(EI: 20141517560159)
[9] 何川, 耿萍, 晏启祥. IV级围岩铁路隧道抗震计算上覆土柱合理计算高度[J]. 土木工程学报, 2013, 46(5): 144–150.(EI: 20132416422536)
[10] 何川, 封坤, 方勇. 盾构法修建地铁隧道的技术现状与展望[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5, 50(1): 97–109.(EI: 20151300678494)
[11] 何川, 李讯, 江英超, 方勇, 谭准. 黄土地层盾构隧道施工的掘进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 32(9): 1736–1743.(EI: 20134216860924)
[12] 何川, 周济民, 封坤, 肖明清. 基于接头非线性抗弯刚度的盾构隧道迭代算法的实现与应用[J]. 土木工程学报, 2012, 45(3): 166–173.(EI: 20121614949970)
[13] 何川, 汪洋, 方勇, 谢俊, 赵强政. 土压平衡式盾构掘进过程的相似模型试验[J]. 土木工程学报[J], 2012, 45(2): 162–169.(EI: 20121014842199)
[14] 何川, 封坤. 大型水下盾构隧道结构研究现状与展望[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1, 46(1): 1–11.(EI: 20111413898496)
[15] 何川, 封坤, 苏宗贤. 大断面水下盾构隧道原型结构加载试验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1, 30(2): 254–266.(EI: 20111313881779)
[16] 何川, 唐志成, 汪波, 汪洋, 佘健. 内表面补强对缺陷病害隧道结构承载力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 2009, 30(2): 406–412.(EI: 20091111957083)
[17] 蒙伟, 何川*, 张钧博, 周子寒, 汪波. 高地温高地应力下岩体初始地应力场反演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20, 39(04): 749-760. (EI: 20202508845000)
[18] 严健, 何川*, 汪波, 蒙伟, 吴枋胤.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深埋长大隧道群岩爆孕育及特征[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9, 38(04): 769-781. (EI: 20192807164399)
[19] 张景, 何川*, 耿萍, 等. 盾构隧道环间接头弯曲状态非线性研究[J]. 工程力学, 2018, 35(11): 35-44. (EI: 20190106327283)
[20] 齐春, 何川*, 封坤, 等. 泥水平衡式盾构模拟试验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11): 1999–2008.(EI: 20164803066222)
根据2023年3月西南交通大学网站显示,何川主持承担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及重大工程建设科研项目/课题70多项。
主持的代表性科研项目如下: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高海拔超长超大埋深隧道钻爆法智能建造关键技术及装备(2021YFB2301000), 2021-2024.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区域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技术(2016YFC0802200), 2016-2020.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大型跨江海盾构法隧道施工期流固耦合问题研究(50778154), 2008~2010.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铁联合基金), 高速铁路交叉隧道动力特性及结构安全性理论研究(U1134208), 2012-2015.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铁联合基金), 高铁长大隧道与隧道群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与控制研究(U1734205), 2018-2021.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煤炭联合基金), 复杂条件下TBM盾构修建煤矿巷道斜井的衬砌结构设计基础理论(U1361210), 2014-2017.
[7]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长大交通隧道建设与营运关键科学问题(50925830), 2010-2013.
[8] 国家863计划课题, 大型跨江海隧道结构力学特征及整体化设计方法研究(2006AA11Z116), 2006~2008.
[9] 国家973计划课题, 复杂环境作用下地下结构的长期安全性及其预测方法(2010CB732105), 2012-2014.
[10]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特殊复杂地区高速铁路隧道修建及结构安全保障技术研究(2012BAG05B03), 2012-2014.
[11] 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 长大公路隧道智能监控系统及防灾新技术研究(2009GH010182), 2008-2010.
[12] 中国工程院重点咨询项目所设课题, 重大隧道结构安全保障技术及对策(2015Q3011), 2015-2016.
[13] 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川藏铁路建设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创新研究(2019YFG0001), 2019-2020.
[14] 国家铁路局课题, 川藏铁路隧道及辅助坑道支护结构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KF2019-016), 2019-2020.
[15] 国家铁路局课题, 川藏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监测技术规程研究(2020BZ05), 2020-2021.
根据2023年3月西南交通大学网站显示,何川先后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及国家一级学会科技奖20多项,其中主持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7项。
代表性奖励如下:
[1]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复杂艰险山区高速公路大规模隧道群建设及营运安全关键技术,2019年(排名1)
[2]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施工安全控制与高效掘进技术,2015年(排名1)
[3]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大型及复杂水下隧道结构分析理论与设计关键技术,2011年(排名1)
[4]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海拔地区大型公路隧道建设与营运关键技术及应用,2008年(排名1)
[5]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跨龙门山活动断裂带大规模高速公路隧道群建设及营运安全控制技术,2014年(排名1)
[6] 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成都地铁盾构隧道工程建设关键技术,2012年(排名1)
[7] 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地铁大直径泥水盾构长距离穿越长江建造技术,2014年(排名2)
[8] 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大型跨江海隧道结构理论及设计关键技术,2010年(排名1)
[9] 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寒复杂环境地区特长公路隧道建设与营运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研究,2007年(排名1)
[10] 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长大公路隧道智能控制系统及防灾新技术研究,2007 年(排名2)
[11]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及营运期结构安全一体化监控技术研究,2012年(排名1)
[12] 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复杂环境条件下修建川藏公路(北线)特长隧道关键技术研究,2007年(排名1)
人才培养
根据2023年3月西南交通大学网站显示,何川先后主讲10余门研究生与本科生课程,重点课程有:博士生课程:盾构隧道设计理论;硕士生课程:地下结构抗减震设计;本科生课程:水下隧道。
主编教材:
[1] 何川 主编 《水下隧道》(高等教育“十一五”与“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2] 何川,张志强 等编著 《高速铁路隧道》(国家铁路局组织高铁技术创新丛书),中国铁道出版社,2021年3月
根据2023年3月西南交通大学网站显示,何川先后培养毕业博士及硕士100多名。
2018年,何川领衔的交通隧道工程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荣誉表彰
何川获得的代表性荣誉:
[1]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8
[2]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9
[3] 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017
[4]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12
[5]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6
[6] 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成就奖,2013
[7] 茅以升铁道科技奖,2012
[8]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0
[9] 四川杰出人才奖,2020
[10] 天府杰出科学家,2018
[11]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06
[12]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003
[13] 2023年度四川十大科技创新领域年度人物,2024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何川为国家培养了大量隧道工程专业的高级技术人才,为中国隧道工程领域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重庆交通大学校友网评)
何川作为西南交通大学隧道工程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在学术平台建设与科技创新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为解决国家工程建设重大技术难题做出了重要贡献。(西南交通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评)
参考资料
现任领导.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6 19:53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