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祖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何祖华,男,汉族,1962年11月生,浙江诸暨人,民盟盟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62年11月,何祖华出生。
1979年09月-1986年07月,就读于浙江农业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学位。
1986年08月-1992年08月,任浙江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教研室助教、讲师。
1992年09月-1996年12月,任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教授;期间于1992年9月-1996年7月就读于浙江大学,毕业获博士学位。
1997年02月-1998年12月,在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植物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9年01月-2000年08月,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植物病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0年11月-2020年04月,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同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A类)。
2020年04月,任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23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4年11月,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何祖华主要研究模式植物(水稻和拟南芥)抗病调控基因的克隆与信号转导, 重点研究水稻对真菌病害(稻瘟病和纹枯病)和拟南芥对水稻病害非寄主抗性的调控机制和信号途径,尤其是作物广谱抗病的基因及其分子机制;植物抗病(SA,JA途径)与发育(GA和auxin)和逆境信号间的cross-talk,逆境信号记忆机制;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功能基因及其对田间(基础)抗病性的调节,并致力于广谱抗病和高产水稻资源的创造,目标是高抗与高产性状的协调与平衡。研究主要涉及分子遗传、植物病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生物信息学。其主要成果如下:
1.在广谱抗病机制与育种理论上取得重大突破。抗病性是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稻瘟病是水稻的“癌症”,中国水稻品种审定采用抗瘟性“一票否决”制,但广谱与持久抗病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其课题组发掘了广谱抗瘟位点Pigm,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其编码两个序列相似但功能拮抗的受体,通过蛋白互作和表观遗传调控广谱持久抗病与产量的平衡,由此解析了一种全新的植物免疫和广谱抗病机制,有效地解决了抗瘟育种的瓶颈问题,成果已被广泛应用于分子育种,已有品种大面积推广。其课题组揭示水稻广谱抗病NLR免疫受体蛋白通过保护初级防卫代谢通路免受病原菌攻击,协同整合植物基础抗病性(PTI)和专化性抗性(ETI)两层免疫系统,赋予水稻广谱抗病性的新机制;系统解析细胞死亡因子等调控广谱抗病的新机制,并创造性地研究免疫嵌合受体的信号激发, 由此发现新的植物逆境记忆机制。
2.建立了抗病与产量性状互作的创新研究领域。抗病性往往伴随产量下降等抗性代价,机制复杂,是高抗高产育种的关键制约因子,受不同激素信号的调控。其在国际上较早提出抗病与产量等农艺性状协调的理念,并通过系统剖析激素(SA,JA,GA等)交互作用,水稻钙离子感受器ROD1精细调控水稻免疫反应从而减低广谱抗病引起的生存代价、平衡生殖生长-产量性状等,受体激酶ER调控细胞死亡新机制等,将植物免疫与发育和抗逆信号耦合,创立了抗病-生理性状互作的理论体系,研究理念受到国际上广泛的认同。此外,为结合高抗与高产性状,课题组长期研究重要生理性状形成机制及其对田间抗性的影响,拓宽了植物病理研究方向,也为育种家创造了优异的高抗高产育种材料。
3.北京时间2024年11月8日凌晨3时,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以“背靠背”形式在线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何祖华院士团队、张余研究员团队,复旦大学高明君研究员团队以及浙江大学邓一文教授团队合作完成了题为 “A canonical protein complex controls immune homeostasis and multipathogen resistance(一个经典的蛋白复合体调控免疫稳态与多病原菌抗性)”的研究成果。
截至2022年5月,何祖华发表了150多篇研究论文,并以通讯作者发表于《Cell》《Nature》和《Science》等,发表的论文被大量引用,有6篇被ESI列为领域高被引(1%)或热点(0.1%)论文。
人才培养
截至2022年5月,何祖华培养毕业博士35名,其中2人获中科院优博论文,12人聘为教授,1人评为杰青,为中国农业科学的发展培育了一批优秀青年人才。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何祖华研究员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做实、做强农业科技,为水稻提供“抗癌”屏障,在作物广谱抗病机制、高抗与高产耦合的育种理论和应用领域引领国际前沿。(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评)
何祖华对科研有敏锐的眼光,不盲目跟踪国外,敢于创新,发现农业科技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能沉淀下来,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建立了特色研究体系,为中国学科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6 21:07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