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新晓, 男,生于1961年7月7日,甘肃省平凉市人,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院长,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林业局水土保持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拥有众多科研成果
学习经历
1977.3~1982.1,在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专业本科学习,获农学学士学位;
1986~1988年,在
北京林业大学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农学硕士学位;
1987.11~1988.11,赴联邦
德国合作科研与进修1年;
1990~1992年,在
北京林业大学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农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2年1月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毕业并留校任教,工作至今。1982年1月至1987年1月担任助教;1987年1月晋升为讲师;1991年3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9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3月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博士生导师。
1985年以来,曾先后但任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实验室主任、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
国家林业局水土保持重点开放实验室副主任、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务,现任
教育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林业局水土保持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
学术兼职
担任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林学会理事、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中国防灾减灾全国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土保持学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青年学术研究会主任;
中国林学会森林水文与流域治理分会理事长;中国植物营养学会山区综合治理与开发分会副理事长;
北京林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担任
北京林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地表水文过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国家林业局生态环境教学委员会委员,水利部水土保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担任《International Sedimentation Research》、《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生态学杂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水土保持研究》、《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等学术刊物常务编委和编委。
1990年以来,担任世界银行、
亚洲开发银行和
德国复兴开发银行等多项国际技术合作与技术援助项目的专家和顾问。
出版图书
主讲课程
1982年以来,为本科生主讲《水文学》、《流域水文学》、《专业概论》、《水土保持学》等5门课程;
1991年以来,为研究生主讲《森林水文学》、《森林水文与生态水文学》、《水土保持学》、《景观生态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前沿专题》等5门学位和骨干课程;
主要贡献
教学工作
本科教学:
(1)培养本科毕业生56人;
(2)主编和合编出版面向21世纪和全国通编《水文与水资源学》、《流域水文学》、《水土保持学》、《林业生态工程学》、《流域管理学》等6部教材。
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培养:
(1)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16名,在读硕士研究生9名;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26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1名,培养毕业博士后2名,在读博士后2名;
(2)主编出版
教育部推荐研究生教学用书《景观生态学》。
教学成果
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
承担项目
“六五”至“八五”期间承担完成了国家及省部级重点攻关课题“森林水文作用研究”、“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体系综合效益研究”、“长江中上游典型流域防护林体系水土保持与水文动态效益信息系统研究”、“黄土高原防护林体系区域生态效益研究”以及中日、中奥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中国黄土高原下流域综合治理研究”等。
“九五”期间,主持国家重点攻关专题“华北土石山区水源保护林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地区防护林主要营造树种供水与耗水规律研究”与“长江上游暗针叶林生态系统水文过程调节机制的研究”以及北京市“九五”重大攻关项目“北京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研究”等项目。
“十五”以来,主持国家重点攻关课题“都市重要水源区水源涵养型植被建设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课题“森林植被对土壤侵蚀的调控机制研究”、国家948项目“旱地生态经济型树种抗性选择用综合利用技术引进”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项目“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评价研究”、以及中德合作研究项目等15项。
学术著作
出版学术专著11部、专业词典1部、学术文集3部、译著3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获奖记录
1992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院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2年获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993年获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1995年被评为
北京林业大学青年学科带头人;1997年被评为林业部跨世纪青年学科带头人;1998年被
人事部批准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国家重点学科青年学科带头人;1999年被评为国家“
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2009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及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获国家二等奖4项,省部级一、二等奖6项,省部级3等奖2项,梁希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