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汉谋
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
余汉谋(1896年9月22日—1981年12月17日),字幄奇,广东高要(今肇庆西门正街)人。黄埔陆军小学第五期、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896年9月22日,余汉谋出生在一个破落盐商家庭,父名起鹏,母林氏。时值清末社会动乱,家中人口众多,少年余汉谋想读书,父亲却拿不出钱。已经出嫁的四姐余淑贤,答应出钱供弟弟读书,使其他6岁入私塾,9岁在肇庆城西门正街图始小学读书,1910年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小学,1916年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8年分配到皖军当步兵排长。次年回到广东,在粤军第三师任连长。1923年,跟随陈济棠在其手下做营长、团长。1926年,参与北伐并升任第十一师副师长。1928年,任第十一师少将师长;1931年,任第八路军第一军中将军长。总之,他也是一步一个脚印上来的。
那时,蒋介石下令陈济棠出兵“剿共”,陈有所顾虑,不派兵又担心蒋介石以“剿共”名义重兵压境。1932年2月,陈济棠下令余汉谋率领第一军进驻赣南,接替罗卓英部。余汉谋的确小心谨慎,唯恐损失,自订守则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官长穿士兵服装、兵呼官用暗号,一进宿营地立即派警戒、做工事,民房也要挖枪眼,驻地要检查户口,官兵睡觉枪弹随身等。1934年10月,红军长征,蒋介石下令截击,余汉谋却将第一师撤回大庾、南雄布防,第二师固守信丰,为的是保存实力,防止蒋介石军队乘机入粤。
主政广东
1936年5月,白崇禧到广州,与陈济棠密谋两广联合共同反蒋。5月19日,陈济棠在燕塘军校召集在穗粤军高级将领余汉谋、张达、缪培南、黄任寰、李汉魂、黄延桢、陈维周等约20余人密谈,白崇禧应邀列席。陈济棠打气说,抗日反蒋是我们的一贯主张。环顾国内,只有粤桂两省担当得起这个重任。当时,大部分人都反对国难当头陈济棠还不念民族存亡、争权夺利的行为。此时,余汉谋确是有反陈拥蒋之心,派亲信杨锡禄,经香港转赴南京参见蒋介石,蒋即赠送200万大洋及派遣五个师协助他反陈。
7月8日,余汉谋回到大庾军部,向部下传达拥蒋反陈意见,命令部队向南雄、韶关推进实行兵谏。次日,致电粤军将“服从中枢”,“团结御侮”,力谏陈济棠停止军事行动。他率部队逼近广东,原陈济棠第2军起义,陈被迫下野。蒋介石免去陈济棠职,任命余汉谋为第四路军总司令兼广东绥靖主任,当即晋升为陆军上将、第四路军总司令。
抗日战争
“七七”事变,烽烟四起。时任第四路军总指挥的余汉谋,也是广东的最高军事长官。1937年7月15日,余汉谋就卢沟桥事件发表《告将士书》:“当此民族战争开始发动之时,我们当前的急务惟在如何淬厉奋发,加紧抗战的准备,期以我们的最后一滴血,为国家民族挥洒于战场,收复东北失地,打倒帝国主义,完成国民革命。”余汉谋是第四战区的副司令长官兼第四路军总指挥,辖领广东、福建两省。8月22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兵力有46000人,余汉谋曾致电祝贺。10月,中共代表张云逸会见他,余同意第八路军在广州成立广州办事处。余汉谋在广州发表《广东民众武装起来》一文。
1938年1月5日,华侨抗敌动员总会在广州汉民南路联义社召开成立会,到会华侨团体代表请余汉谋总司令组织华侨义勇队。三天后,广东省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选余汉谋为主任。3月8日,5000余妇女代表在广州省民教馆召开“三八”国际妇女节纪念大会,妇女代表向余汉谋献旗。18日,余汉谋、吴铁城联名发表《告全省工友书》,要工友积极参战。4月10日下午六时,中山纪念堂举行了“台儿庄祝捷大会”,余汉谋在会上讲话表示祝贺。7月7日,广东各界举行纪念抗战及追悼抗战阵亡将士、死难同胞大会,会上代表们又向余汉谋、吴铁城、曾养甫(吴、曾均为余汉谋的副手)献旗献剑。是日中午12时全民默哀三分钟,军民全天素食,节约款捐作慰劳金。繁华街口设祭坛,供民众公祭。后来北方各地民众也疏散来到广州,各界代表纷纷向余汉谋献旗献剑,锦旗和利剑让余汉谋感到保家卫国的重任在身,义不容辞。当时他对美国合众社记者说:“敌军如犯华南,我当予以痛击。广东200万武装民众,随时可以作战。”在“双十节”庆祝会,大家高呼“保卫广州!保卫广州!”。
1938年9月,武汉会战爆发,日军为阻断中方补给线,策应武汉战场,从台湾集结准备于10月在广东大亚湾登陆,而此时的粤系军队却先后被抽调至中原及武汉,防守力量单薄,驻守在惠州的仅有一个师兵力。敌人对广东的攻击自9月19日,由日本大本营发出201号大陆令开始。10月12日,日军以7万陆军、500艘舰船、100多架战机,在大亚湾一带强行登陆。敌众我寡,日军用时四天即兵临增城城下,而此时广州却只有由宪兵、警察、税警组成的武装在守卫。在抵抗一周后,余汉谋认为难以正面歼灭敌人,应择更有利地形作战,于是下令各部撤退至花县、清远等地,另派一部在惠州、淡水、虎门、宝安等地开展游击战。10月21日,广州沦陷。
日军可谓轻而易举赢得广州,伤亡仅600余人。余汉谋不战而走,难辞其咎,特别是他抽调5万余军队北上参加武汉会战,广东兵力削弱,各界人士对此提出质询。文武官员,尤其是广东籍官员,闻此噩耗,无不伤心落泪。驻美大使胡适致电蒋介石:“广州不战而陷,国外感想甚恶。”此间的余汉谋也是日日饮酒,每饮必醉,每醉必哭。
粤北会战
面对一片责难声,1938年11月10日,余汉谋通电即将大举反攻,誓死雪耻,恢复广东精神,而慰国民。12日,我军主动出击,攻克从化县城。以后撤退粤北,开始积极的抵抗。而日军限于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只能以广州为中心活动。一年后,即1939年底,桂南会战点燃,为牵制中国军队,防止在桂日军腹背受敌。1939年12月15日,在粤日军用七万兵力分三路北进,与我一八七师、一五八师和九二零团(团长何宝松)在伯公坳、迎咀激战了10天,一五四师则在龙塘掩护作战,但我军未能阻敌前进,源潭、潖江口、河头先后失守。敌中路由太平场、从化北进,开始攻打良口,我军一个营在狗耳脑壮烈殉国。敌人右翼从增城出发,占领翁源。韶关告急,省府迁往连县,余汉谋当机立断,在12月26日率部全线反攻,日军被我截为两段,敌势顿挫。1940年1月4日,余汉谋部再克翁源的官渡,以后是从化、花县,取得胜利,国民政府撤销了余汉谋因广州失陷时的记过处分。
1940年5月上旬,日军华南派遣军司令部抽调其三十八师团到作为主力部队2万多人,进犯粤北。两军在从化──良口一线战斗十分激烈,最后,我军取得了良口大捷。两次粤北会战的胜利,挫败了日寇切断粤汉铁路的阴谋,振奋了两广军民争取胜利的决心。尽管第四战区司令是张发奎,余汉谋是副司令,但张驻柳州,前线指挥仍以余汉谋为主。经此二役,余汉谋一雪前耻,官复原职,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余汉谋对部下说:“这次我们终于可以重返广州了。”余汉谋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受降官,在汕头接受日军二十三军参谋长富田直亮的投降。
撤退台湾
1949年9月7日,解放军制定了进军广东的作战计划。此时,蒋介石亲自从台湾飞到广州,带着余汉谋来到黄埔军校,为他打气。谁知不是黄埔出身的余汉谋并无兴趣,只是敷衍道:“总裁当年练兵兴党,真乃千古佳话。”10月2日,解放军22万多人,在陈赓的指挥下,分三路进军广东。余汉谋部利用北江及其支流和粤汉铁路节节阻击,以破路炸桥作为手段,但皆徒劳无功。10月14日,解放军攻克广州。
广州解放,余汉谋、薛岳败走海南。1950年,海南岛解放,余汉谋等又逃至台湾。离开大陆,余汉谋充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的闲职。为避免蒋介石的猜忌,他搬到了台湾北投郊区住下,每天以欣赏字画、读书看报打发时日。前任“中央宣传部长”的梁寒操是余汉谋的小学同学,也搬到北投与其邻居,两位肇庆老乡朝夕相处,结为莫逆。1975年,梁氏因心脏病发猝死,余汉谋黯然神伤。
1980年,余汉谋被确诊患上肺癌,以后一年多他在三军总医院接受治疗,病情时好时坏。病中的余汉谋总是惦念大陆、想念广东,1981年,家住香港已经是98岁高龄的姐姐余淑贤提出自己要回大陆定居,余汉谋第一个表示赞成,他说:“落叶归根是对的,我支持你。如果有什么困难,我帮助解决。”他派三太太来港为姐姐处理回大陆的事务,为她准备好轮椅等生活用品。是年12月,余淑贤回到了广州,住进了东山百子横路的旧居,在此终老。同月17日,余汉谋因癌症不治病逝台湾,终年85岁。
故居
翕庐是余汉谋的故居,如今,翕庐是余汉谋胞兄余骏谋后人继承的共有物业,肇庆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余家后人在2004年12月27日将其捐赠给了政府。翕庐建于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坐南向北,为中华民国时期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它的门楣上镶有“翕庐”二字,是当年肇庆鼎鼎大名的才子梁清平亲自题写。平面布局由主楼、东西附楼、后花园以及围墙组成,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84平方米。楼分三层,混凝土砖木结构。墙体用水磨青砖砌筑,绿琉璃瓦顶,施仿木斗栱,额枋饰彩绘图案,底层贴花岗岩墙裙。翕庐是端州区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华民国时期宅院,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翕庐在解放后收为国有,为中共西江地委驻地,后曾用作学校、高要公安局等机构,2003年被列为“肇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今年4月,肇庆市人民政府拨专款对翕庐实施修缮保护工程,经相关主管部门研究,将翕庐移交给端州区管理,并改建为端州区博物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8 18:4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