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际唐
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
余际唐(1888年12月6日~1964年5月22日),原名星耀,字蕴兰,四川荣昌人。少年赴日,自费留学,先后毕业于日本海军水雷、炮术和工机学校。1905 年前后,在东京先后加入兴中会、同盟会。1911年回国,参加陈其美组织的敢死队,攻打.上海江南制造局。“二次革命”时任四川讨袁军川江水师司令。1915 年任护国军四川招讨使军需处长兼参谋长。1917年任四川靖国各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兼挺进军司令官。次年任四川汇防军司令。1923 年任四川讨贼军第六师师长,曾先后攻克泸州玉禅关和重庆,受到孙中山、熊克武的传令嘉奖。1924年任建国联军川军第一军军长。1925 年4月率部由湘进驻广东,10月与熊克武被蒋介石诱骗,以通敌叛国罪软禁,建国联军川军被编散。1927年3月无罪释放后脱离军界长居上海。抗日战争期间迁居重庆,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等职。自开办煤、铁矿,有实业家、“煤铁大王”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重庆市人民代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四川省副省长等职。1964年5月22日病逝。
人物生平
余际唐字蕴兰,原名星辉,四川荣昌安富镇人(其先氏为蒙古族铁木真姓氏)。1888年12月6日( 光绪十四年十一月四日)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卒于1964年5月22日,终年七十五周岁。青少年时代就读乡中私塾及重庆川东书院(重庆府中前身)。一九二九年左右自费留学。东渡日本,先后毕业于海军水雷学校、炮术学校及工机学校。学习期间,成绩优异,四年考试连捷第一,曾获嵌有日本天皇像的指挥刀,金怀表各一。
1913年,余际唐参加孙中山发动的讨袁二次革命。8月4日,熊克武在重庆宣布独立,成立四川讨袁军,余际唐任四川讨袁军川江水师司令,进击北洋军。1914年讨袁失败,逃亡南洋、日本等地继续联络讨袁。
1915年底,“护国战争”爆发,蔡锷任命熊克武为护国军四川招讨使,余际唐任军需处长兼参谋长进军四川。后来在川、滇、黔军阀大战中,被黔军围攻,一度撤出重庆,10月再次打回重庆,改任川军第六师师长。
1923年,四川又爆发“讨贼军”与依附吴佩孚的四川军阀刘湘杨森部之战,余际唐任四川讨贼军第六师师长。次年3月,余际唐任四川讨贼军第一军军长。1925年10月3日,蒋介石汪精卫谭延闿等人以会商军务为名诱骗熊克武、余际唐等七人前往广州,将他们囚禁于虎门要塞上横垱炮台。直到1927年3月29日,余际唐等人才被释放。
主要事迹
1927年余际唐离沪回渝,担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重庆市参议会参议员。他筹集资金,从事实业,决定走“实业救国”之路。他先后在隆昌、荣昌、永川、大足等地投资兴办了蜀江、人口、永兴、水荣、荣昌、福昌等铁厂及德蕴、四合、元兴、石燕、复兴、同福、康德等煤矿。
1929年, 余际唐多方集股25万元,开办隆昌石燕煤厂,有工人200余人,月产原煤1500吨。主要销售隆昌、内江带。开办一初期,采掘、运输、排水、通风全是手工操作,生产条件极差,井下温度达到摄氏40度。为改善生产条件,余际唐筹集资金,派人到上海购买立式、卧式蒸汽机各1台,发电机3台,装机容量144千瓦,单级离心式水泵5台,三级离心式水泵3台,车床3台,煤车20辆。使矿井的提升、排水、通风、运输等使用机械,改善了劳动条件。
1936年,余际唐又筹办永川李家沟铁厂,德兴、钟鼓凼等煤厂连成一片,员工达1000余人,月产原煤5000多吨。
1948年,新修矿区公路2.5公里与成渝公路连接。
1950年,余际唐任川东行政公署副主任兼工业厅厅长,将所办的复兴、李家沟煤厂,呈请政府接收管理,1951 年4月接管李家沟煤厂更名为国营永川煤矿。1952年6月1日,复兴煤厂的全部资产由人民政府购置,更名为公营曾家山煤矿。1954年,余际唐当选为四川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并被选为副省长。同时,担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民革省委副主席。1964年5月病故于成都,终年76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1 15:0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