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震是在
主震之后接连发生的小地震。余震一般在地球内部发生主震的同一地方发生。通常的情况是一次主震发生以后,紧跟着有一系列余震,其强度一般都比主震小。余震的持续时间可达数月,甚至上百年。
美国地球物理学家发现,“余震”的主要成因是由地震引起的“动态”
地震波的冲击,而不是原先认为的缘于地震引发的
断层附近的
地壳重整。
美国
地质调查的KarenFelzer和
加州大学的EmilyBrodsky分析了近二十年发生在
南加州的数以千计的中小型地
震中余震的数据之后得出了这一结论,他们的工作可能影响关于余震发生的预测(来源:Nature441735)。
地震主要起因于地壳上
大陆板块彼此相对移动产生的压力累积。
主震发生过后的一段时间跨度内,或者在震中也可以拉开一定距离,可发生称为余震的二次震动。科学家认为余震产生于主震引起的“
静态压力”改变,因为似乎只有它能够具有产生余震的这种机制。但Felzer和
Brodsky认为事实并非如此。
地震序列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在同一
震源区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发震机制具有某种内在联系或有共同的
发震构造的一组地震的总称。
前震、
主震、余震是
地核移动的表现形式(
应力积累释放除外),地震开始移动,
岩浆就发生波动,推动地壳振动,称为前震;岩浆发生顶头峰时产生的振动是主震,
残余岩浆的波动,地核的复原间接的推动地壳振动是余震,由于地核的复原比原先移动的动量大,故余震比前震大。地震前后相当于岩石蠕动应变恢复过程。前震、主震、余震是一次地震的分解现象,国外很多人把时间间隔不大、同一地点的地震分别列为次数是不对的,没有认识到地核移动的根本规律,也有的余震间隔数天,这是地震时有一部分能量储存在地壳下,积累多了就释放出来,是地震时的
应力释放,和地球内部能量积累释放产生的地震不是一个概念。
1945年9月23日,河北
滦县6.25级地震这后,余震延续了半年之久,到第二年春天才相对平息。
1952年美国
加里福尼亚州克恩郡地震时,
主震在贝克兹菲尔德遭受了彻底的摧毁。有时甚至是一次刚刚超过3级的余震,也能把一些房屋震倒。因此,在主震过去后,对余震也要提高警惕,加强预测预防工作,不能掉以轻心。
1974年5月11日,云南
昭通地区发生了7.1级地震,震后两次5级以上的余震,都因震前有了预报,虽然造成破坏,但人的伤亡很小。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唐山7.8级地震之后,当天就发生了两次强烈余震,
震级分别为6.5级和7.1级。以后沿着
宁河、唐山、
滦县这一活动断裂带,5—6级左右,甚至更强的余震仍在不断发生,如11月15日在宁河东北以发生一次6.9级地震,直至第二年(1977)春季,强烈余震仍然有所活动,至于5级以下的小震就更多了。
2022年9月17日,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9月17日22时35分和22时45分,在台湾台东县(北纬23.10度,东经121.20度)分别发生4.7级和5.3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