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沟摩崖造像,位于河南省南阳市
方城县小史店镇东南约8千米姚林村南桐柏山余脉香山之半山腰处,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
历史沿革
佛沟摩崖造像在造像风格上有其明显的时代特征,简单的佛龛造像,多见于唐代以后的造像中。物象轮廓不管是佛、菩萨还是弟子,其面相均保留着晚唐造像特征。佛之双领下垂式袈裟,在左肩前打结披挂,是唐宋时期佛装的明显标志。佛之方形束腰须弥座,是北齐至唐代流行的佛座样式。而文殊菩萨座前刻狮奴象奴,在北宋时期的石窟造像中有雕刻。另在南石南壁的中心位置,刻倚坐弥勒及二弟子像,弥勒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双腿下垂倚坐于方形束腰须弥座上,足踏莲花,此种形式的弥勒造像在唐代的石窟、石刻造像中常见。
1979年,方城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对全县文物进行普查时发现方城佛沟摩崖造像。
2008年1月,相关部门对方城佛沟摩崖造像进行了实地考查。
2020年,方城佛沟摩崖造像周围约2米处,用1.5米的钢丝网全部围起;以摩崖造像半径为500米的周围,每隔一段距离竖立一个文物保护界碑,明确保护范围,并由4名专一人员分两班24小时轮流看护,达到了“四有”与“三防”。
遗址特点
佛沟摩崖造像所在香山原建有香山寺,无存,是南阳盆地与黄淮平原、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的分界线,有“南襄隘道之著称,为南北交通要道,也是唐代后期中原佛教南传川渝的必经之路,佛沟摩崖造像,是这条古道上的重要佛教遗存之一。 佛沟摩崖造像主要分布在两块巨大的天然巨石上,两石南北相距约30厘米,南石高360厘米,宽270厘米,厚150厘米。四壁环刻造像18龛66尊。北石高310厘米,宽330厘米,厚250厘米。南、北、西三壁造像14龛72尊。
佛沟摩崖造像共刻造像32龛,138身像,其中最大佛像高140厘米,最小者仅20厘米。造像题材主要有华严三圣、阿弥陀佛、弥勒、宝冠佛、五十三佛、十二臂观音、十六罗汉、地藏菩萨、十殿阎君、地狱变、道教造像以及供养人等。龛像组合上多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一菩萨二弟子等五身和三身组合。
佛沟摩崖造像在造像风格上有其明显的时代特征,造像龛的形制较为单一,均为尖拱形龛,且龛顶较尖,无龛楣装饰。龛像组合多为一龛一像,如北石南壁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组合,主尊与弟子菩萨分别独居一龛,龛内均无任何装饰,只是在主尊身后的龛壁上凿出向外放射的直线纹,表示佛光普照。这种简单的佛龛造像,多见于唐代以后的造像中。物象轮廓不管是佛、菩萨还是弟子,其面相均保留着晚唐造像特征。佛之双领下垂式袈裟,在左肩前打结披挂,是唐宋时期佛装的明显标志。佛之方形束腰须弥座,是北齐至唐代流行的佛座样式。而文殊菩萨座前刻狮奴象奴,在北宋时期的石窟造像中有雕刻。另在南石南壁的中心位置,刻倚坐弥勒及二弟子像,弥勒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双腿下垂倚坐于方形束腰须弥座上,足踏莲花,此种形式的弥勒造像在唐代的石窟、石刻造像中常见。
文物遗存
南石摩崖造像
南石东壁
南石东壁满雕龛像,分四层雕造。上层雕一尖拱形大龛及两个圆拱形小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主尊头部残,为地藏菩萨,结跏趺坐于方形束腰须弥座上,裙裾覆搭座前,衣纹及手印均剥泐不清。二弟子雕于龛外两个圆拱形小龛内,均双手合十而立。在左弟子龛下有一方形小龛,内雕一主尊及二协侍,形象及衣饰剥泐不清。中层为两个横长方形龛,上下排列,两龛雕刻内容相同,每龛造像三组,每组均为一主尊及二胁侍。最下层造像多剥蚀不清,中间图像有二小鬼在推磨,属地狱变内容。此壁七个方形龛内雕刻的内容是十帝阎君造像。另有三龛由于石面的限制,刻于南石南壁及南石北壁。
南石南壁
南石南壁造像分两层,上层并列雕两个尖拱龛,右龛稍大,内雕宝冠佛结跏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右手屈肘上举,左手下垂,衣饰不清。左龛内雕一佛结跏坐于仰莲座上,头部残,着双领下垂袈裟,手施禅定印。下层靠右为三个尖拱形龛组成的一佛二弟子造像,中龛稍大,高94厘米,内雕弥勒倚坐于束腰须弥座上,面部残,着双领下垂袈裟,右手上举于胸侧,左手下垂抚膝上。二弟子雕刻于左右两个小龛内,双手合十而立。左边靠近边缘雕一方形小龛,从龛形看应与南石东壁龛相连。龛内造像三身,右边两身剥蚀不清,左边一身肩披帛带,双手下垂在身侧紧握。此龛下方有一龛形浅槽,但未雕成龛像。
南石西壁
南石西壁分三层雕刻,上层雕一尖拱龛,龛内无像。中层两龛,均为尖拱形,右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通高68厘米。主尊高肉髻,面相丰圆饱满,颈饰三道蚕纹,着双领下垂袈裟,内着僧祗支,下着裙,胸前束带打结。右手屈肘上举,左手下垂扶膝,结跏趺坐于束腰高座上,座前覆搭裙裾,束腰处饰莲苞。二菩萨戴宝冠,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座下左为大象,右为狮子,此二菩萨为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表现的主题是
华严三圣。在主尊与菩萨之间刻二弟子双手合十而立。左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主尊及左弟子残损。主尊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头部及身躯残毁,右侧弟子着交领僧衣,右手屈肘于胸侧,左手提一物侧身而立。下层长方形浅龛内雕十六罗汉像,分4层排列,每层4尊,其中上三层罗汉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下层罗汉端坐于案后。造像面部多剥泐不清,上数第三排右边第一尊和第四排左边第二尊残损。
南石北壁
南石北壁正中雕十二臂观音及二弟子,通高140厘米,是佛沟摩崖龛像中最大的造像。观音头戴高冠,冠前刻化佛,面相方圆。上身袒,结跏趺坐于仰莲须弥座上。除两臂合十于胸前,两臂平置于腹前外,其余八壁分别置于头顶、肩际和腰部,做出各种不同的手印。二弟子恭立于佛座两侧。在靠近东壁的边缘处刻两个方形小龛,雕刻内容与东壁下部龛相同,均为一主尊二胁侍,多剥泐不清。
北石摩崖造像
北石南壁
北石南壁造像分三部分雕刻,顶部大龛内雕坐佛三尊,头部均残,双手在胸前合十,结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裙裾覆搭座前。其下部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尊结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左右两个小龛内二弟子双手合十恭立于莲花座上。其外侧两个尖拱龛内左刻普贤菩萨骑象,右刻文殊菩萨骑狮,其下方分别刻狮奴象奴。此龛主题亦应是华严三圣。菩萨头部近年被盗。在该壁面左半部自上而下雕坐佛五排,每排1~4身不等,共14身,均有莲瓣形背光,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与北石西壁雕刻内容一致。
北石西壁
北石西壁雕五十三佛自上而下雕5层长方形龛,每层龛内雕坐佛7~9尊不等,共39尊,皆有莲瓣形背光,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此壁39尊与北石南壁14尊共同组成五十三佛。
北石北壁
北石北壁上端刻供养人像10身,其中男性三身,女性7身,多剥泐不清。
龛像
摩崖造像的东南角10米左右,有三处利用自然石块雕造的龛像,每石上雕一浅龛,内雕造像不同。其中一“山”形石上雕一佛二弟子,高100厘米,宽108厘米。头部均残,衣纹剥泐不清,跣足立于莲座上。另一处为道教造像,在一天然圆石上雕凿圆拱形浅龛,龛高93厘米,宽115厘米。龛内雕像三身,主尊头部残,着交领道衣,双手袖于衣内,两腿下垂作倚坐状。其左一人头部残,着交领长衣而立;其右形象与左侧不同,头部与身躯上部残损不清,从残迹看应为护法神像。还有一处龛像刻于圆拱形石块上,圆拱形浅龛高73厘米,宽100厘米,内雕造像三身,头部均残,主尊上身修长,双手袖于胸前,结跏趺坐。左侧一人头部残泐,侧身而立,右侧一人身躯残泐较甚,从残存的身躯看,应为一护法神。由此可见,此两处造像应是道教造像。
禅窟
摩崖造像东南角10余米处还有一处禅窟,该窟利用一块天然巨石开凿而成,窟高115厘米,宽100厘米,深157厘米。窟口面北,正对着摩崖造像。窟口呈尖拱形,窟口上方有3个圆形孔眼,应为搭建檐棚所凿。窟内平面约呈现方形,在靠近后壁处起一平台,高约20厘米,在靠近左壁处也起一平台,高约30厘米。从窟内面积和形制推测是供坐禅用的禅窟。
十二臂观音造像
佛沟摩崖造像西南约1.5公里处有一处十二臂观音造像,该像雕刻在长8米,高3.4米,厚2.5米的天然巨石上。像高1.15米,宽0.9米,座高0.85米,座宽1.05米。结跏趺于座,造型与前者相同。
文物价值
方城佛沟摩崖造像,是豫西南地区唯一一处佛教密宗造像,也是“南襄隘道”上的一处重要的佛教遗迹,该处摩崖造像的雕造,应与“南襄隘道”有关。方城佛沟摩崖造像是研究唐代密宗在中原的传播和密宗造像的宝贵资料。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佛沟摩崖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佛沟摩崖造像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小史店镇东南约8千米姚林村南桐柏山余脉香山之半山腰处。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佛沟摩崖造像,路程约46.6千米,用时约74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