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造像量度经》的作者为
舍利弗。舍利弗“自幼形貌端严,及长,修习诸技艺,通晓《四吠陀》。年十六即能挫伏他人之论议,诸族弟悉皆归伏”,初从六师外道的删阁那毗罗胝子出家,后因听到马胜比丘说
因缘所
生法的偈颂,改学
佛法。
《佛说造像量度经》为梵文,在中国不易普及,做佛像艺匠都是师傅传徒弟,口授心记,并不完全知道《经》的要旨。清乾隆七年(1742年),《佛说造像量度经》被译成汉文,译者为
工布查布,又称衮布扎布公, 生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殁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终年60岁。清代著名史学家、语言学家、佛经翻译家。蒙古
乌珠穆沁部人,
博尔济吉特氏,成吉思汗二十三代后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
舍卫国,
祗树给孤独园,与诸菩萨声闻弟子,一切人天龙神,无量眷属大众俱。正乃世尊,因为母说法,将升忉利天土时也。尔时贤者舍利弗, 向佛敬礼而作是言:“世尊不住斯间,若有善人不胜
怀慕,思睹世尊,愿造容像者,则其法如何为之?”佛言:“善哉舍利弗!我今暂升天土,未旋斯间,或示无余
涅槃之后,若有善人,思睹瞻仰,及为自他利益作福田故,愿造容像者,则须遵准量度法为之。如来身纵广相称!如尼拘啰陀树,满自
一寻,今其体肢大小节分,竖横制度,起从
顶髻,略说与 汝,谛听,善思念之。”于是世尊即说《伽陀》曰:
佛寺在中国遍布城乡,有佛寺必有佛像,而佛像之雕塑亦必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用手指量度佛像,比用尺寸量度,要简易些,边雕塑,边用手指量。这种奇妙的办法,只有佛想得出。后人雕塑佛像时(
大庄严佛像),用佛自己说的话来量度,是不会离经叛道的。
工布查布为求得佛像的一致性,于清乾隆六年开始编纂解释佛像经,至十三年完成,请和硕庄亲王爱月居士作序刊印。
工布查布对中国的雕塑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像经成为后世雕塑家之必读物,一卷在手,按图索佛,“虽不中,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