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于美国的着重从供给方面考察经济现状和寻求对策的经济学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长时间里,美国一直按照
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来指导经济实践,以致在70年代造成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滞胀”局面。供给学派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
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个
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的税收理论与政策主张。该学派因强调“
供给创造需求”而得名,又称供应学派。它认为一个国家
国民生产
增长率主要决定于
劳动力和
资本等主要
生产要素的
供给及其有效使用;企业和个人提供生产要素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为了谋取
利润和报酬,取得
实际收入。主张充分发挥自由市场对
生产要素的
供给和利用的调节作用;政府的税收应该成为刺激供应、增加生产和
实际收入的工具。
对于通货膨胀的治理,“供应学派”认为,过去的
反通货膨胀政策过分注重需求而忽略
供给,即忽略了运用刺激生产力的方法来同时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在供应方面抑制
通货膨胀主要有以下两种措施。
使企业和个人的税后
净收入增加,以刺激企业和个人投资的积极性,从而使生产力提高和
供给增加,这样就可抑制以至消除供给不足所造成的
通货膨胀。
一方面可削减政府
财政赤字,以消除
通货膨胀的压力;另一方面又可杜绝人们对社会的依赖心理,促使人们更多地工作,从而使失业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