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端联盟(简称:供应链联盟 SU)是由50名制造业、流通业的采购、物流、供应链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等高层联合发起建设(其中有22位知名人士、行业专家为常任理事)的公共联盟平台,已经汇聚了数百位国内外制造业、流通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层。联盟得到了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发改委、CCTV56、中国物流频道等单位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内容简介
联盟以当前流行的
互联网方式与线下“高层圆桌”方式,实现了物流供应链管理高端领域的交流与互动,以“圆桌汇聚人脉、分享促进发展”为建设理念,最终实现“价值供应链,携同共发展”的共同愿望。
联盟宗旨:打造行业联盟高端互动平台,促进现代企业
精益供应链发展;以分享方式带动行业高层交流,引导物流供应链领域行业标准。
发展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产业环境的巨大变化,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中,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供应链联盟(Supply Chain Alliances)正在蓬勃兴起。从文献所反映的状况来看,它正在逐步取代企业集团和战略联盟的位置,被视为未来企业组织形式发展演变的主流趋向。一是有相当一部分世界知名的大企业,如IBM、
思科(Cisco)、
戴尔(Dell)、
沃尔玛、
丰田、
尼桑和
耐克
21世纪,经济全球化已成为这个世界的主旋律,据知名经济预测机构HIS Global Insight预测分析中国制造业在2015年排名世界第一,因此中国制造业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这要求中国企业要顺应历史潮流,对企业战略和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激烈竞争,采取多种形式的应对措施来化解一定的风险,促进企业顺利走上国际化经营之路。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并成为提升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企业的生存支柱与利润源泉,几乎所有的企业管理者都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战略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际著名行业机构调研发现,企业管理者普遍认为,供应链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利润、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因此,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打造一条围绕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快速、高效、随需应变的供应链是众多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
信息时代,信息与知识的交流和分享成为社会重要主旋律,可以说改变整个人类社会,当然这样的一种行为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有着同样重要的价值。基于“草根层次”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交流平台在国内已经屡见不鲜了,SCMUnion发起者在十余年的行业发展中也深刻体会到其价值与发展瓶颈,特别是从现代企业管理层角度,如何打造一个基于供应链管理高端的互动平台,实现知识分享、信息共享、经验传承、资源整合、行业看板树立、商业模式探索等,这成为了大家共同夙愿,从而催生了中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端联盟即供应链联盟的诞生。
特点
严格来说,供应链联盟和供应链(Supply Chain)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供应链是一种企业间关系的组织形态,而供应链联盟则是组成供应链的节点企业为规制各自的行为所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因此,二者可以看作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供应链运作的核心问题,已经不再是产品的制造或分销,而是合适的供应链成员的选择和整个供应链相对于需求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
与供应链内涵的变化相适应,当人们对供应链的认识从单个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之间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供应链联盟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
(一)动态性
(二)网络性
网络性实际上是由于供应链的相互交叉而产生的结果。同一个企业,往往在不同的供应链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以
摩托罗拉公司为例,它既是移动电话、民用卫星和高精尖军用设备等多条供应链上的重要供应商和采购商,同时也是为它服务的人力资源公司、销售服务公司和
应收账款管理(三)开放性
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2.技术上。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网络互连上,最为典型的就是思科公司。在为思科生产产品的34家工厂中,它自己的工厂只有两家,其他的都是独立供应商。从供应方面来看,外部承包商可以通过思科的内部网,对客户订单的完成情况进行直接监控,并在同一天的晚些时候将组装完毕的硬件送至客户手中。
(四)需求导向性
行为逻辑
供应链联盟的特点,决定了供应链联盟成员的行为基础。研究供应链联盟成员的行为基点,实际上是要研究每一个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为主体问题,它既是一般意义上的行为主体,又是供应链联盟的一个成员。
经济主体行为的一般行为基点不外乎:
1.经济人的假设,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2.理性行为的假设,但理性是有限的;
3.风险厌恶,在确定性和不确定之间,尽量将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哪怕是一个概率意义上的相对确定;
4.收益成本的行为原则,即一个行为(行动)必须是收益大于成本;
5.经济行为主体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面临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了自身利益存在机会主义倾向,具体表现为计约前的逆向选择和订约后的道德风险问题,以及
集体行动中的免费搭车问题;
6.在具体的规则之下,经济主体的多维行为向量表现为一些具体的行为向量;
7.经济主体的行为过程是一个自己学习的过程,这样,理性的开始就会转化为信念的自主。从理性开始就是行为主体从已有的经验(过去学习效应的累积)和目前的环境中,先以一个先验的行为概率行为(行动),经过多次行为以后逐渐修改原有的先验概率,进而演化成后验概率,升华为信念,成为自主行为的向导,等等。
供应链联盟成员,可作为一般行为主体来看待,而整个供应链联盟(企业集合)也可以看成是一个行为主体,在这个意义上,供应链联盟也属于组织行为主体,其行为基点除具备一般行为主体的特点以外,还有以下要点需要把握:当一个行为主体以一个组织的形式出现时,组织内部的次级行为主体(供应链联盟成员)之间的行为就由
非合作博弈转化为合作博弈或者协调博弈;合作博穷与非合作博弈的区别主要在于主体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能,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则为非合作博弈。合作博弃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分享合作带来的利润,合作博奔强调的是集体理性,强调的是效率(efficiency)、公正(fairness)、公平(equality)。
遵守协议(规则)的前提是这一协议、规则能够为遵守者带来的利益比不遵守大。在一个具有协议或规则框架的组织中,次级行为主体实际上是要让渡一部分权力的,也就是说次级行为主体要用自己的部分权力和协议或规则相交换,求得利益最大化。当然,这一协议或规则,必须是组织中所有次级行为主体一致同意且有共同信念而加以执行的。这样,客观上也就要求在协议或规则框架下的组织会有更大的效率或价值增值。从静态上来看,供应链及其联盟具有交易(或价值)创造的功能。交易创造是指供应链联盟成员之间由于相互遵守协议或规则,降低了交易费用所带来的它们之间的交易规模的扩大和由此带来的福利增加。交易规模的扩大,产生于供应链及其联盟成员之间相互利用交易费用相对低于市场机制的
供应链协调机制,交易障碍的减少必然引起交易规模的扩大。由于交易规模的扩大,供应链联盟成员得自供应链及其联盟的利益也会增加,供应链联盟的成员作为消费者(中间产品的消费者),可以享受低价产品带来的消费者剩余增加。
合作博弈所强调的集体理性和效率、公正和公平就决定了供应链联盟作为组织层次上的行为主体的行为基点:
1.供应链联盟成员必须以供应链总体利益最大化为所有行为的基点,这一基础来自供应链巨大的交易创造所带来的利益,而使行为主体形成了自觉行为的共同信念;
3.供应链联盟成员具备达成一致同意规则的良好基础,这就是供应链联盟成员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4.供应链联盟本身的协调机制和惩罚机制是保证一致同意规则有效执行的行为基础;
5.免费搭车、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在供应链联盟中被逐渐弱化。
主要障碍
供应链联盟的产生是与整个社会的市场环境。产业环境、乃至企业的生产方式和交易方式等诸多因素紧密相关的。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要构建自己的供应链联盟,参与国际竞争,面临许多障碍。
一、市场环境
是阻碍供应链联盟构建的重要原因。实际上,这种传统企业模式正是市场割裂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在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由于分权制的行政式经济管理体制和不尽合理的混合经济结构的存在,人为造成了以行政区划和所有制为标准的市场分割。像
地方保护主义二、产业环境
三、生产方式和企业的管理模式
四、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