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桐(1909-1983),1932年参加革命,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留学英国,在留学生、华侨和海员中进行革命活动。1937年回国后,受党的委派到国民党统治区,在军政、财经等界进行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华东军管会联络局专员、中国银行总行业务稽核、伦敦中国银行副经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席,联合国行政和预算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
侯桐,原名雨民,曾用名栽萄,幼名宏昌,城南白土乡(今梅江区三角镇梅塘村)人,出生在一个经营西药的家庭。1926年,侯桐在广益中学初中二年级学习,后转入东山中学初中三年级就读。1927年夏初中毕业后,邀同学刘尹华同去广州投考黄埔学校。由于水土不服,致病魔缠身。待他病愈后,
黄埔军校考期已过,只好返回梅县。
1928年,侯桐因
梅州中学图书馆被人焚烧遭人诬告,觉得人心险恶,决心离开梅县,得到父母同意后,进入北平
中国大学政治系就读。1931年夏,侯桐在中国大学毕业后,到欧洲留学。1932年8月,侯桐来到伦敦,在中共领导的学生会影响下,于1932年冬加入英国反帝大同盟。1933年春,由于斌(又名于炳然)及王北辰介绍,加入中国语言组。1934年下半年,第三共产国际代表决定调于斌至莫斯科,由侯桐接替于斌任中国语言组书记和反帝大同盟中国部书记。
1936年6月,日内瓦举行第一次世界青年代表大会,负责领导欧洲各国的中国语言组的吴玉章派侯桐出席会议。在辛格夫人等的鼓励和帮助下,侯桐考取了经济学科硕士学位。受中共组织的指示,侯桐硕士毕业后到利物浦负责华侨和海员方面的工作。
1937年5月,侯桐偕妻离英回国,又奉中共组织的指示,到国民党统治区工作。7月7日
卢沟桥事件后,在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刘峙的同意和支持下,在郑州筹办《大刚报》,任主笔,宣传抗战主张。1938年春,
刘峙督练的新编一九六师成立政治部时,刘峙推荐侯桐担任政治部主任。1939年,国民党中央训练团举办党政训练班,刘峙推荐侯桐参加党政训练班第五期受训,为期1个月。1942年,侯桐转到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简称“工合”)工作,先后任“工合”西北区、晋豫鄂区和西南区主任。1942年冬,侯桐接到“工合”总会通知,要他参加国民党中央训练团举办的高级班受训。1946年冬,由于高级班同学的推荐和王东原的从中协助,侯桐出任中央训练团少将教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侯桐任华东军管会联络局专员、中国银行总行业务稽核。1951年奉派去伦敦中国银行任副经理。在中英尚未建交、抗美援朝战争还在进行的复杂条件下,侯桐团结伦敦中国银行全体中外籍工作人员,积极开展业务活动,配合国内反对美国等对大陆的封锁禁运的斗争。
1961年3日,侯桐因妻病重,请求调回国内工作。4月初抵北京,被任命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副局长。1964年3月,调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主席,主席是
南汉宸。1974年春,侯桐出任联合国行政和预算咨询委员会委员。1979年起,出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会长为
王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