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耘(染功)1966年生于重庆,现为国家公务员、渝州画院画家。自少承父辈专心作画,2006年5月,在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侯耘(染功),渝州画院画家、重庆国际艺术品博览会艺术总监。1966年生于重庆,自少承父辈专心作画,并认为“画”实为在一切可上色的平面、凹面、凸面上染色,染得如何乃功力问题,并以“染功”自勉。2006年在“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跟他同代又曾同样充满激情的人,大多已经深深地眷恋上城市里安然的享乐。侯耘不,他坚持行走。他真正意义上的行走与创作从1989年开始。每一年,他把所有的假期攒到一起,然后出门,向西,走一个月。那些地方是喜马拉雅山脉,是刀锋一般严酷的阿里,以及被痛苦折磨着的星宿海、黄河源头……他总是一个人在路上,粗砺而艰苦流放式修行,路上的一些人、一些事,或者一些瞬间,在他的速写本或者照相机里沉淀下来,然后在他的心里发酵,某一天,突然迸发成创作的灵感。他不是沿途的记录者,但每一个琐碎的片段,都可能是他思想的酵母。
从1989年开始,他就在藏区游荡,壮丽山河,辽阔草原让人心旷神怡,异域风情让人情怀浪漫,但他始终未动笔画出一幅相关的画。起初他总被民俗与风土人情所囿,脱不开又没有新的东西悟出。去藏区次数越多越发觉得不是那回事,一幅画作缺乏思想,没有灵魂的注入,画技再高超,境界也只能陷于苍白僵死。1994年开始,他脱离群体,开始漫长的孤独流放,在星光下,在黄河源头,在扎陵湖与鄂陵湖。。。。悟出真意。
被人们视为净土的藏区,实际上正在呻吟哭泣着;每一片森林都被斧斤所觊觎,许多地方早已青山不在,每一片草原都在退化,一步之内便有七八个鼠洞;黄河源头的众多湖泊已经萎缩,近一半干竭了,守在河边的县城缺水喝——绿色正在消失引退,这让画者见了,怎能唯美的放歌,画一些不关痛痒的画?
巴渝十二景的称誉,得益于清乾隆年间颇有文学素养和审美价值的巴知县王尔鉴,在巴渝山水中圈定了十二处最具代表巴渝美色的景致让其流芳百世, 距今已有近三百余年历史了。对于十岁随父举家迁至重庆,在巴渝从一个孩童时代走向成年的侯耘来说,老重庆给他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不管是呼归石那个常去玩耍的地方还是龙门皓月宁静的晚上,或不经意间沉浸在海棠烟雨笼罩着的单拱石桥上,这历历在目穿梭于时空的巴渝景象,都是他创作完成十二景的动力。
侯耘巴渝十二景分别是:《金碧流香》、《黄葛晚渡》、《统景峡猿》、《歌乐灵音》、《云篆风清》、《洪崖滴翠》、《海棠烟雨》、《字水宵灯》、《华蓥雪霁》、《缙岭云霞》、《龙门皓月》、《佛图夜雨》。展现了当代都市人寻找城市本土经验、本土记忆心理情绪的视觉呈现和精神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