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形式主义美学(Russian formalist aesthetics),现代西方美学流派之一。20世纪20年代前夕和整个20年代盛行于俄苏。主要代表人物有
艾亨鲍姆、什克洛夫斯基、雅谷布森等。
1930年后因政治上的原因遭压制。该派美学早期以象征主义为基础,认为形式是自主的、自我表达的。把诗歌语言从实用语言中区分出来。关心文学的结构,认为显著的结构特征只存在于作品本身,而不存在于作者。艺术是自主的,是一项永恒的、自我决定的、持续不断的人类活动。艺术永远不受生活束缚。他们注重“陌生化”概念。
这一概念由什克洛夫斯基首先提出。认为诗歌艺术的基本功能是对受日常生活的感觉方式支持的习惯化过程起反作用,使欣赏者不再看到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使熟悉的东西“陌生化”,以便把一种新的、生气盎然的前景灌输给欣赏者。文学语言不仅“制造”陌生感,而且它本身就是陌生的。后期追寻普遍存在于文学作品不同层次和各种手法中的相互功能关系和等级关系。承认内容是文学形式的功能,不是和形式分离的东西。但又认为,对于任何诗歌来说,重要的不是诗人或读者对现实的态度,而是诗人对语言的态度。文学史是新的形式或文体起而反抗旧的形式或文体,并对文学的永恒因素重新组合的历史,亦即陌生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