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70周年纪念活动。对俄自身来说,阅兵既是多年传统,也有当下的特殊政治用意: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俄不会被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压力所吓倒,俄将有能力度过当下困局。从中俄关系来说,习近平主席参加阅兵仪式并访俄,将进一步加强
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两国经贸能源合作将有更多具体合作。
释放信息
俄罗斯当前内忧外患,急需一场阅兵来提振士气。此次举行卫国战争70周年纪念活动,释放了三个方面的涵义:
1、俄罗斯在卫国战争胜利日举行阅兵式是一项由来已久的传统,在苏联时期就是如此。一是因为俄罗斯疆土广阔而人口较少,需要通过展示强力军事力量来保障其安全。二是俄需要一个较大的战略缓冲地带来保障其安全(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而强大的军事威慑可以实现俄罗斯的“安全感”。而就本次阅兵而言,俄罗斯意在团结一心向外界展示俄罗斯不会被西方的经济制裁所吓倒,有能力度过经济寒冬。
2、因乌克兰危机,俄罗斯被美国和欧洲等西方制裁和孤立,政治外交空间被挤压,俄罗斯邀请多国领导人出席,可以借此机会向国际社会展示俄罗斯的对外政策,扩大其国际空间。美德法英等西方大国领导人应该不会出席,其中德国总理默克尔虽不出席阅兵仪式,但是会赴俄拜谒无名烈士墓。
3、在上述背景之下,俄意在强调“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俄罗斯版,加强与中国、印度、朝鲜等国家的双边关系。
阅兵彩排
2015年4月22日,俄罗斯莫斯科地区,俄罗斯军队在莫斯科郊外进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大阅兵彩排。与早期彩排不同的是,这次地面方队和空中方队都全面参加。这是将于2015年5月9日进行的胜利日大阅兵完整合练。从彩排照片看,参加阅兵的俄军“阿玛塔”T-14新型坦克、众多新型战车、“亚尔斯”洲际导弹等等都已喷涂上阅兵涂装。而众多主战坦克、战车仍然“蒙着头布”。
阅兵看点
展示武器
俄罗斯国防部等相关政府部门已全部投入到庆典的筹备工作中。2015年的阅兵式将有1.4万名军人参加,出动194件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包括最新型的“阿尔马塔”坦克等先进武器。而空军将动用143架飞机和直升机参加。
传说中的T-34坦克也将参加这次阅兵,这些坦克参加了俄罗斯伟大卫国战争的所有战役,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它们的荣光永不褪色,要重现于胜利日阅兵仪式。
但是胜利日阅兵活动最大的惊喜还将是俄罗斯最新的坦克、装甲车和导弹系统,如自行榴炮弹“联盟SV”、
S-400防空导弹系统、“YARS”
洲际导弹。虽然它们都被罩住,但是在5月9日将露出真容。
中国老兵
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将有3000-5000中国老兵去莫斯科参加俄罗斯胜利70年的的庆祝活动。这将有助于加强中俄两国的友谊,并提醒世人,70年前二战期间,谁才是俄罗斯的盟友。
中俄达成协议,中国将派高级军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伟大卫国战争70周年活动。39名中国退役将军将于5月8日到达图拉,并参加在列宁广场的胜利阅兵。
据报道,将要访问俄罗斯并参加胜利日活动的代表团包括以前的航天部门负责人、海空军高官等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派出如此多的高级军官同时来到俄罗斯。
2015年9月3日,俄罗斯也会派出老兵代表团回访中国。
外国方阵
2015年4月23日所有的军事装备都将被运往莫斯科的霍登训练场。红场上的阅兵彩排仍在继续,还有来自
阿塞拜疆、
亚美尼亚、
白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
土库曼斯坦、印度、蒙古、
塞尔维亚和中国的编队参加彩排和正式阅兵。
参与首脑
俄罗斯已向68个国家首脑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发出邀请,但由于乌克兰问题,多数西方国家首脑拒绝出席。确定参加的有25个国家领导人,包括独联体国家、上合组织、金砖国家及许多亚洲国家领导人,以此表明对俄罗斯的支持。在阅兵式举行的前一天,将在莫斯科举行独联体国家非正式峰会,届时,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将参加峰会,随后他将回国主持在明斯克的阅兵式。对于外界质疑卢卡申科的缺席,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接受俄罗斯媒体联合采访时认为,这并不存在政治动机。白俄罗斯军队将派出自己的分队参加阅兵式。
阅兵民调
俄罗斯大部分人知道有很多外国领导人拒绝参加俄罗斯2015年5月9日的胜利日阅兵,但根据全俄社会舆论调查中心所进行的一次调查,实际上超过半数的俄罗斯人(52%)都认为有没有其他二战参战国的国家领导人出席莫斯科胜利日阅兵没有那么重要。相反地,认为这很重要的俄罗斯人占42%。
同时58%的受访人知道有外国领导人拒绝在2015年5月9日访问莫斯科(22%的很了解,36%的人只是听说)。还有40%的人是在这次受调查过程中才知道的。
全俄社会舆论调查中心的总经理瓦列里·费奥多罗夫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伟大的胜利不仅仅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同时也是现代俄罗斯认同感的基石之一,是俄罗斯人自尊心的基础之一。因此,这样一个重大的纪念日应该受到大量俄罗斯国民的关注,因此同纪念日相关事件的任何重点、转变和发展都引起很大的反响。”
该调查于4月展开,调查了来自46个地区的共1600人。统计误差不超过3.5%。
国际局势
经济制裁
经济制裁: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遭到美国和欧盟一系列的经济制裁:2014年3月,主要针对俄罗斯官员实施签证禁令和资产冻结。7月,制裁主要针对金融、能源和军事装备行业的俄罗斯企业;9月,美欧制裁再次升级,涉及金融、石油、军工等多个领域,意在进一步打击俄罗斯经济。12月,美国对俄罗斯补充制裁,禁止投资克里米亚或对这一地区进出口货物、技术和服务。多轮制裁旨在封堵俄罗斯的融资渠道和技术进口渠道。加上国际油价暴跌,俄罗斯经济面临较为严重的危机,据最新数据,俄罗斯2015年一季度GDP负增长2% ;如果油价持续维持在每桶50美元的水平,俄罗斯经济2015年将萎缩4% 。若乌克兰危机没有较大缓解,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制裁可能还会持续至少三年,这对其经济恢复是一个巨大考验。
政治军事
政治军事:因为乌克兰局势和克里米亚问题,俄罗斯与美欧之间的政治对立也跌入冷战结束以来最低。俄罗斯与西方之间政治上难以互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全方位地孤立俄罗斯。军事上,乌克兰危机让欧洲自冷战后首次感受到军事威胁,西方舆论认为俄罗斯正在用“现代代理人战争”的“新模式”让欧洲人再次对安全问题展开反思。但是,美俄因乌克兰危机爆发的冲突对世界安全秩序的影响不宜夸大。因为美俄并非冷战时期对抗的美苏。相对美国,俄罗斯的国力与前苏良大相径庭。虽然剑拔弩张,但美俄在涉及欧洲安全秩序以外的议题上仍有合作可能性(比如伊核,反恐等)。
欧美政策
美欧对俄政策的差异:虽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俄罗斯展开了多轮制裁,在政治军事上也让欧洲与俄罗斯面临着自冷战结束以来最激烈的“对立”,但是在如何制裁俄罗斯,制裁多久等议题上,欧洲特别是德法与美国仍有明显分歧。因为历史及现实因素,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相比美国有着更为深厚的政治经济利益联结。特别是能源方面,欧洲对俄的依赖很大。因此,对俄政策上,美欧之间的差异可能成为成为俄罗斯寻求外交和经济困境的突破口。
应对解决
俄罗斯的应对:面对来自西方的外交和经济制裁,俄为摆脱困境,克服本国经济结构的缺陷,更加明确了“向东看”的战略目标,积极挖掘远东地区发展潜力。加强与中国合作的同时,俄也积极借助上合组织、亚信会议、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等多边平台,为外交空间和经济增长寻求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