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水利博物馆
专题性博物馆
保定水利博物馆,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兴华西路283号。清雍正四(1726年)二月,保定府清河道由此诞生,清河道全称为“分巡道直隶清河道”。主要负责大清河、滹沱河及各淀泊等畿南水系的治理。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清河道署由裕华路天主教堂地迁至兴华路。2019年10月,保定水利博物馆施工布展开始。2021年12月16日,保定水利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历史沿革
清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再派其弟怡亲王允祥和大学士朱轼“查勘直隶水利”。清雍正四(1726年)二月,遂进行水利整修,怡亲王为加强华北地区治水管理,建议“将大名道改名清河道,移驻保定府”,保定府清河道由此诞生,清河道全称为“分巡道直隶清河道”。主要负责大清河滹沱河及各淀泊等畿南水系的治理。
清雍正四年至宣统三年(1726~1911年)的185年间,先后有179任、115位道员在此主持治水,其中9位因政绩卓著而官至直隶总督。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清河道署由裕华路天主教堂地迁至兴华路。
民国时期,清河道署曾作为军阀王占元的公馆。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王占元公馆由伪保定市政府占用。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国民党国民党二十九军军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北省供销社、河北省档案馆入驻清河道署。
20世纪70年代,清河道署成为民居。
2015年1月,保定市水利局按照设计方案,积极筹措资金;同年9月开始对清河道署进行修缮
2018年6月,河北省文物局组织全国文物专家对清河道署修缮工程进行严格的验收,顺利通过。清河道署的修缮为保定水利博物馆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2019年10月,保定水利博物馆施工布展开始。
2020年10月,保定水利博物馆施工布展完工,并试运行一年多,接待游客近2000人次。
2021年12月16日,保定水利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建筑布局
综述
清河道署共有六套院落,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40平方米。清河道署建筑群分东、中、西三路,建筑形式为硬山布瓦顶,布局严谨,南北方向的主轴线全长160余米,自临兴华沿线纵向串通一座大门。共有大门、垂花仪门院、大堂院、二堂院、三堂院,及东路东跨院、西路西花厅院、西花厅后院等古建筑18栋,中轴线上四套院落布局规整,均为一正房两厢房,正厢之间有庑廊相连,正房(北房)均为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两侧东西厢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廊步山墙施花卉图案。各院落两侧均开便门,以便进出。在中路二进院以东,存有清河道署东跨院;在中路四套院以西,有由左旁门出,有清河道署西花厅、西花厅后院。
清河道署在功能设置上,遵循“前衙后邸”的规制。在设计上吸收了南方园林的特点,各院正房、厢房和耳房外均建有檐廊,正房与厢房之间建有连廊相通,中路与东、西路之间的过道则建有檐廊或连廊。同一院落各房间可顺廊相连,同一轴线上各院可前后相通,不同轴线上的各院之间则左右相通。在多雨的北方平原地区,这种建筑布局既美观又实用,成为北方衙署中不可多见的建筑型式。
展厅
保定水利博物馆布展面积为1600平方米,包括序厅区、古代水利展区、近现代水利展区、新时代水利展区、青少年节水教育展区、室外互动展区、清河道署展区。在内容上,以保定自古至今的水利发展历程及其对不同时期国家政局、边防巩固的影响,以及水利与保定地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当地文化的孕育滋养等相关关系为主线,同时串联展示保定水资源状况及节水理念和措施、保定水生态环境状况及其保护改善措施、保定水旱灾害状况及灾害自救知识等水情教育内容。
在序厅中,简要讲述保定市地形地貌、河湖水系和主要水利工程的分布情况,以及保定水利的发展历程、成就及其影响。
在古代水利展厅中,主要讲述保定在战国时期“燕南赵北”、宋辽金时期“宋、辽分界”、明清时期“畿南重地”等特殊地理位置下的水利发展特征及其成就。辽宋时期,宋军利用大清河、易水及其他河流淀泊打造的数百里长的“塘泺防线”是看点之一。
在近现代水利展厅中,主要讲述保定水利在近代内忧外患条件下的艰难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保定水利快速发展的历程及其成就。如保定西大洋、王快、安格庄等几大水库建设可谓亮点。
在新时代水利展厅中,主要从安全水利、民生水利、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和智慧水利等方面讲述保定水利在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重要成就。
在清河道署展厅中,主要讲述清河道的设立、职责、管理范围及其治水成就,清河道署的建设与沿革,清河道署建筑的布局、功能与特点,历任清河道员的生平和治水成绩等内容。
在青少年节水教育展厅,可以通过游戏、多媒体等方式,体验有关节水和洪水自救等科普知识。
保定水利博物馆遗址区设有室外互动体验项目,在此可以体验富有保定特色的传统提水机具和工程施工器具,还可通过实物和线描图的方式直观了解这些器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展馆特色
保定水利博物馆是依托清河道署古建筑群,以保定水利发展历程及其成就和影响为展示内容,利用各种展示方式和技术建成的水情教育场所,是中国少有的将古代水利管理机构衙署保护与区域水情教育相结合的博物馆,是集历史性、专业性、文化性、科普性、互动性、宣传性于一体的博物馆。
保定水利博物馆古代水利展厅采用展板、实物、多媒体、虚拟现实技术、动漫等展示方式和技术,分阶段、分专题展示保定市古代水利建设历程及其工程技术成就等内容,展示保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水利发展特征。
馆藏文物
综述
保定水利博物馆馆藏各类水利文物原件共有500多件,包括不同类型的辘轳、桔槔、多人操作脚踏水车、解放式水车、链式水车等传统提水机具;包括木夯、石夯、沟槽石碾等施工工具;包括近代以来中外生产的各种型号的水文测量器具、水利设备部件;包括有关保定、河北水利的奏折、档案、文献、图纸、画报和宣传品等。
羊角碾
羊角碾,用于堤坝夯土。羊角碾是西大洋水库
龙骨水车
龙骨水车,用于汲水灌溉。龙骨水车是一种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下链轮和车身一 部分没入水中。链轮转动,叶板就沿长槽刮水上升,至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循环,可连续卖取水,并把水输送到所需之处。既可灌溉,又可排涝。
管链水车
槽碾
槽碾,用于堤坝夯土。槽碾是利用碾轮的重力作用,使土壤、碎石等填层产生永久变形而密实的静力压实机械。碾轮上刻有均匀的沟槽,单位压力较大,压实层厚,适用于堤坝、路基的压实。
所获荣誉
2021年1月,保定水利博物馆入选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名单。
文物保护
1984年6月1日,保定市政府公布清河道署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7月15日,清河道署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3日,清河道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用价值
保定水利博物馆依托清河道署古建筑群建设而成,是对修缮后的清河道署的保护性再利用,这是水利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模式之一,做到保持科学保护与适度利用相结合。保定水利博物馆系统地展示保定水利的发展历程、科技成就,以及丰厚历史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
保定水利博物馆布展在内容上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和新时代,是历史内涵展示与时代价值挖掘的结合;在形式上兼顾了室内室外互动体验项目,同时征集有大量实物使得该馆成为水文化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定水利博物馆发挥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的功能,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开展水情教育,通过展陈与研究相结合,及时更新,切实发挥弘扬传统文化、挖掘时代价值的作用。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保定水利博物馆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兴华西路283号。
开放时间
9:00~16:30,星期一闭馆
门票价格
免费。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参观。
交通线路
乘坐保定公交7路、32路、102路、27路、12路、k1路、1路、4路保百大楼站下车,沿裕华西路走60米,左转进入唐家胡同沿唐家胡同走310米,左转进入兴华路即到。
参考资料
清河道署.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7 14:2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