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伯格(Paul Berg,1926年6月30日—2023年2月15日),192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博士,生物化学家,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
斯坦福大学教授。
人物经历
1926年6月30日,保罗·伯格出生于美国纽约。
1948年,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得生物化学硕士学位。
1952年,从凯斯西储大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1953年,在丹麦的哥本哈根细胞生理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1954—1959年,历任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助理教授、副教授。
1959年,任斯坦福大学任副教授。
1969—1973年,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主任,期间1970年获聘该大学威尔森级教授。
1980年,与
弗雷德里克·桑格(F. Sanger)和
沃特·吉尔伯特(W. Gilbert)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85年,任斯坦福大学贝克曼分子生物学和医学中心主任, 期间任癌症研究中心的分子生物学系资深教授。
2000年起,任斯坦福大学贝克曼分子生物学和医学中心名誉主任和资深教授。
2023年2月15日,保罗·伯格在斯坦福大学校园内的家中离世。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72年,保罗·伯格成功实现了DNA“重组”,即将来自不同生物的两个DNA片段拼接为一个杂种分子。保罗·伯格研制出基因分离与粘接技术,并在世界上首次完成脱氧核糖核酸分子重组,创立了现代基因工程技术。
据2024年1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官网信息显示,保罗·伯格共发表了137篇论著。据2024年1月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PubMed平台数据,保罗·伯格作为作者之一发表的论文(pubulications)共有1648篇。 以下是部分论文:
1.Baltimore D, Berg P, Botchan M, et al. Biotechnology. A prudent path forward for genomic engineering and germline gene modification[J]. Science. 2015;348(6230):36-38. doi:10.1126/science.aab1028.
2.Berg P. The dual-use conundrum[J]. Science. 2012;337(6100):1273. doi:10.1126/science.1229789.
3.Nautiyal S, Carlton VE, Lu Y, et al. High-throughput method for analyzing methylation of CpGs in targeted genomic regions[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10;107(28):12587-12592. doi:10.1073/pnas.1005173107.
4.Berg P, Mertz JE. Personal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and emergence of recombinant DNA technology[J]. Genetics. 2010;184(1):9-17. doi:10.1534/genetics.109.112144.
5.Berg P. Moments of discovery[J]. Annu Rev Biochem. 2008;77:15-44. doi:10.1146/annurev.biochem.76.051605.153715.
6.Berg P, Lehman IR. Retrospective: Arthur Kornberg (1918-2007)[J]. Science. 2007;318(5856):1564. doi:10.1126/science.1152989.
7.Saxonov S, Berg P, Brutlag DL. A genome-wide analysis of CpG dinucleotides in the human genome distinguishes two distinct classes of promoters[J].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6;103(5):1412-1417. doi:10.1073/pnas.0510310103.
8.Berg P. Reflections on the Lasker prize for basic biomedical research[J]. JAMA. 2005;294(11):1419-1420. doi:10.1001/jama.294.11.1419.
1975年2月,保罗·伯格(Paul Berg)组织的关于重组DNA的阿西洛马会议(Asilomar Conference)在阿西洛马海滩(Asilomar State Beach)的一个会议中心举行。
人才培养
2003年,应中国科学院“DNA-生命的螺旋博物馆展览”的邀请,保罗·伯格在写给中国青少年的信中说:“在任何时候,创新性的思维都是最宝贵的。也许正是这些早年的经历,激发了我探索未知世界并找出答案的欲望。回想那段时间,我认识到:鼓励青年人自己去发现他们追求的答案,不是一种最容易的学习方法,但却是回报最丰厚的学习方法。或许教育能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发展学生追求创造性方法的本能和好奇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过的许多东西将会忘记,但是我们提出问题和找出答案的能力几乎不会丢掉。任何地方的学校都应当认真汲取这个经验。”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保罗·伯格是
重组DNA领域的先驱。(Nobel Prize winner and recombinant DNA pioneer.)(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Emily Moskal评)
保罗·伯格是
基因工程的开拓人。(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媒体中心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