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兴德 ,男,汉族,1939年11月生,江苏
武进人。1959年8月参加工作,1961年7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曾任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中共第七届、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江苏省慈善总会会长。
个人履历
1956年09月——1959年08月,就读于苏州农业学校;
1959年08月——1974年10月,先后在苏州地区农科所栽培组任组长、苏州地区农业局工作;
1974年10月——1979年01月,作为中国农业专家,任援助坦桑尼亚姆巴拉利农场专家组生产技术组负责人;
1979年01月——1981年11月,苏州地区农业局粮食作物科科长;
1981年11月——1982年11月,中国援卢旺达水稻专家组组长;
1982年11月——1984年01月,苏州市农业局副局长;
1984年01月——1985年02月,江苏省吴江县委书记;
1985年02月——1986年02月,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兼市外经委主任;
1986年02月——1989年11月,苏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
1989年11月——1992年03月,镇江市委书记;
1992年03月——1994年12月,江苏省副省长;
1994年12月——2001年02月,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2001年02月——2003年,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2003年——2005年,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的理事长;
2005年——至今任江苏省慈善总会会长。
人物生平
农家子弟考了农校
1939年,俞兴德出生在横山桥镇的薛巷村。“一个秀美的江南小村落啊。”提及故土的一草一木,俞兴德都显动容。
就在本村的小学校,俞兴德读完小学,随后升入横山桥中学的初中部。这位农家子弟“每天放学后都会帮家里去做农活”。中学时的俞兴德,已熟稔庄稼地里的各种农活。
也因为是“出生农家、对农业有感情”的缘故,俞兴德在初中毕业之后,毫不犹豫就报考了苏州农校。1959年,不满20周岁的俞兴德从农校毕业被分配至苏州地区农科所工作。农科所在苏州市西北角的望亭镇。太湖之滨这个小镇上,俞兴德迈开了自己农技生涯的第一步。那几年,俞兴德的足迹遍及试验田的每个角落。
在苏南农村,农民们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语,“看戏要看梅兰芳,种稻要学陈永康。”陈永康多年摸索总结出来的水稻“三黑三黄”看苗诊断的系统经验,一直被农户奉为“法宝”,他培育的水稻良种“老来青”被全国22个省市及15个国家引种。
让俞兴德感到自豪的是,在农科所期间,他曾有机会在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农业科学家身边近距离学习:1963年,他有幸和陈永康一起搞过高产示范方的实验。
“文革”爆发后,已是农科所水稻栽培负责人的俞兴德,一下子从“红苗子”成了黑苗子。在那些年的政治风云中,年轻的俞兴德认准一个道理:“学技术没有错。”他尽量呆在自己的试验田里,仔细体会着水稻的生长奥秘。
1974年,国家下达了援非任务。当年10月,作为中国农业专家,俞兴德远赴坦桑尼亚,担任姆巴拉利农场的专家组生产技术组负责人。在那里,俞兴德远离国内的政治运动,沉浸在自己的农技专业中。等他回国时,“文革”已经结束。1979年,俞兴德被任命为苏州地区农业局粮食作物科科长。在地区农业局的工作才刚刚铺开,两年后,俞兴德再次奉派去非洲,任中国赴卢旺达水稻专家组组长。
市长任上盯住“古城保护”
回国后不久,俞兴德担任了苏州地区(后改为苏州市)农业局的副局长。
“苏州的老同志都那么好,特别善待成长中的年轻人。”俞兴德记得,曾经的地委领导刘金山(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原型)、彭灏等老同志,“下乡时都带着我们,把好作风言传身教地教给我们。”尤其让俞兴德感怀的是,这些老同志不遗余力地帮助年轻人,“毫无私心杂念。”提起后来担任苏州一把手、至今仍然被苏州人尊称为“老书记”的戴心思,俞兴德话语中不胜感慨。戴老已经是市委副书记的时候,俞兴德还是个科长。后来戴老做市委书记,俞兴德和他“搭档”做市长,“戴老对我们这些年轻干部的帮助毫无保留。”
1984年的春节刚过,“戴书记就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去吴江做县委书记。”彼时正在农业局副局长岗位上干得正欢的俞兴德愣了,“把吴江那么重要的一个县交给我,真是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
但回想起来,吴江工作的这段经历,俞兴德认为对自己后来的成长“极其宝贵”。初到吴江,俞兴德花了大把时间“沉到下面去”搞调研。结合吴江的县情实际,梳理了工作重点。吴江是个传统农业县。俞兴德去了之后提出要调整农业结构,抓好农副业生产“五条龙”。打破过去“以粮为纲”的旧框框,果断停止违背自然规律的“双季稻”栽作方式。
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知道,这在当时是要冒一定政治风险的。俞兴德给市委领导立下“军令状”:“虽然砍掉‘双季稻’,但吴江的粮食任务一斤不减少!”许多人为他捏把汗。事后证明,吴江不仅没有减产,而且如期完成了粮食任务。可以说,俞兴德见证并陪伴了乡镇工业“苏南模式”的成长。在吴江工作期间,他花了很大心思抓乡镇工业的发展,在“促进”、“提高”和“保护”上,下足了功夫。
一年之后,俞兴德被任命为中共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兼市外经委主任。“苏州是最早成立外经委的。”俞兴德告诉记者,真正让苏州在“苏南板块”中脱颖而出的,是“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他认为,“‘开放’两个字是法宝。”
过后不久,俞兴德担任了苏州市长,和老书记戴心思“搭档”。上任之后,俞兴德把目光投向了苏州的“古城保护”。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处理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摆在那一届领导面前的课题。“逼我们走出去发展,拓展出去,工厂搬出去,把老城改造保护好。”俞兴德记得当时搞了52个小区,规划成片改造。“陈云、万里等老同志都非常关心苏州的古城保护。”俞兴德说,他们在保留粉墙黛瓦的姑苏特色同时,进行了污水处理、设施改造,让老百姓接受、享受现代生活方式。“发展和保护两张牌,缺一不可。”
1986年,古城苏州迎来了建城2500年华诞。10月,苏州举办了隆重的纪念大会,来自世界各国的友人先后来苏州访问。在俞兴德眼里,“古城不是包袱,古城是资源,它不是发展经济的包袱和障碍,而是发展经济的资源和名片。”
做了4年苏州市长之后,俞兴德调任镇江市委书记。
从省领导到“慈善义工”
1992年3月,俞兴德被任命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子弟,就此成为一名高级领导干部。
上任伊始,俞兴德仍然习惯“跑下去”。按照最初的分工,半年时间内,他的足迹遍及全省几乎所有重点水系和苏北沿海滩涂,提出了建设“海上苏中”的概念。1994年之后,作为省委常委、副省长的俞兴德,分管领域又有了新的变化,但他仍然恪守“为官须尽职尽心”的信条,“踏实尽好自己的本分”。
2003年,俞兴德从省人大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担任了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的理事长。“我上任第二年,就去金坛慰问英雄女教师殷雪梅的家属。”说到那一幕,俞兴德依然动容,“我去的那天,正好开追悼大会,黑压压的人群,满城都在为一个普通教师的壮举感动”。
2005年,时任省委书记的梁保华找俞兴德谈话,要他“去把省慈善总会的担子挑起来”。“从此就成了慈善事业中的一名‘义工’。”他呵呵一笑,“这一干,就到现在。”
俞兴德到慈善总会工作时,全省慈善基金总量只有26亿元不到,早已超过了140亿元。而全省13个省辖市和104个县(市、区)全部成立了慈善机构,部分地方已经延伸到乡镇、街道甚至村。俞兴德在江苏慈善事业中提出了“项目、宣传和制度的三个创新”。从而扩大慈善影响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他们将救助重点,放到政府社会保障政策尚未覆盖到的民生问题上,优先选择困难群众急需救助的项目。“在项目内容上、在捐赠形式上、在救助模式上,都要动脑筋、想新招。”在他任内,《江苏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经省人大会议通过正式实施。这是全国首部地方性慈善法规。
从事慈善事业之后,常州慈善事业发展的势头令俞兴德感动,常州慈善事业中不断涌现的创新举措让他“作为一名常州人感到骄傲”。俞兴德感慨地对记者说:“常州是一座有情有义的城市!”他认为,“这和常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