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纪美
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俞纪美,原名俞晓松,男,1937年9月生,大学期间曾用名俞纪美,现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特邀顾问。
个人简介
1957?1964年在清华大学土建系学习,曾任校学生会主席,1959?1964年任辅导员。曾先后任国务院经贸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会长、党组书记等职务,是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担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顾问,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等职。
自述:难忘的教益
我在清华园学习7年,又担任过学生政治辅导员,这是我一生最重要的成长时期,其中许多教益,仍在起作用。
我是当时学生辅导员中任期最长的一个,共四年半。因为我入学时是五年制,当时辅导员要“留一级”,而下一级已改为六年制,于是“七年级”才毕业,就有了较长时期担任辅导员的可能。除在土建系工作外,我还当选了一届校学生会主席。
学生辅导员被称为“政治代表队”,但从校党委、团委的要求来看,依然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只是政治方面突出一些而已。身体不好不必谈,学业达不到中上等也不可能入选。记得同年级入学的一位党员同学(那时大一入学的正式党员极少),中学时自然是“佼佼者”,也有社会工作能力,但不适应大学的学习规律,学业总是中下等。我曾推荐过他,学校里明确说,要减轻他在班上已有的社会工作,不考虑担任辅导员。我的学业算是上等的,但不那么用功。记得一次期末考试,考到最后一门时我病了,发高烧,但自认为挺着也可以及格,不愿补考。校团委的老师亲自来宿舍劝导:每门课都要认真,也是对老师的尊重,再说本可得“优”,只考及格影响也不好。他还让夫人在家做了“病号饭”给我送来。后来我参加补考,得了“优”。我毕业时,由于全部考试没有“三分”,大部分为“五分”,得到了最高一级的优秀毕业生奖章。
怎样做思想政治工作.几年的辅导员生活给我留下了一生难忘、有益的影响。
我们入学那年(1957年),正是“反右”高潮。学生干部,包括我们这些被选为辅导员的,难免受到许多“左”的影响。班干部常把班里少数几位同学当作“批判对象”。
就在那样一个历史背景下,校长向团委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常说要团结95%以上的群众,对清华的学生们,是不是应当团结100%.这个问题当时确实使我们这批学生干部中的不少人吃惊.但校领导们启发说:是共产学领导下的新中国,学生们都是“红旗下长大的”,进入清华的多是各地学生中的尖子,还加上了“政治审查”;上了大学,党和人民又花了大量人力、财力进行培养,如果等到毕业了,还有一部分“损耗”,是说明那些同学有问题还是我们的教育工作有问题呢这一点拨,确实有理。大家会认为这些不是问题,但当时是在20世纪的50~60年代
这样明确的教育思想,要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当然还有许多事要做。
我的那个年级,就作为纠正过“左”思想工作的调查典型。有个使我难忘(我也有责任)的例子:一个班到农村去劳动时,某同学说了一句“人不如驴”,被班里批判为“反对参加劳动、反对党的教育方针”。已经批过了,他也检讨了,但几位辅导员分析时总觉得不踏实,于是找这位同学直接谈,打消“顾虑”,说说“实情”。原来是几个同学劳动时被分配去推磨(碾子),两人一组,很累而且还犯晕;看到村里平时用驴拉磨,小毛驴似乎悠哉游哉。于是引发了“小知识分子”的感慨:“人不如驴”在场的同学有人哈哈大笑,以为风趣;有的认为他感受知识分子不参加劳动不知其艰难,是思想体会;但也有的则“上纲”认为是对参加劳动不满,而他本人不是党团员,“家庭出身”也不好,只好违心地作了检讨。从我在的这个年级和其他几个典型调查分析,找到了不少思想政治工作伤害同学感情,不利于团结的“过左”倾向的实例,为此学校制定了《学生工作五十条》,不但发给干部,还向全体同学公布,这确应算是那个历史条件下的一个创举。
此外,学校还有正面的、更高的要求:既然每个同学都应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在校期间就要使每个同学得到锻炼,不但学业要过硬,还要学会做社会工作。
我们在工作中要帮助学生干部克服思想工作简单化、急躁性、“你打我通”的倾向,强调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倡和风细雨,“潜移默化、点点滴滴”的工作方法,要求团支部书记和“落后”同学交朋友。
我们还要引导一些内向型、“学究式”同学热心参与社会工作,让他们担任一些一次性的、比较“简单”的公益工作,如周日同学郊游时负责统一购置干粮(那时极少有去餐馆的),负责给一个宿舍楼的同学买电影票(需要周六下午在指定宿舍值班,直至电影开映,要票款符合)。即使是这种事,难度也不小。因为当时踊跃承担社会工作的同学是多数,积极分子把社会工作“瓜分完了”。因此很容易形成另一少部分同学“不愿干、也干不好”的心态,需要说服班干部相信这些同学也是“愿意干、能干好的”。我们在工作中需要有意识地给这些同学安排锻炼的机会,并给以必要的表扬、鼓励。
当学生辅导员的我,同样要受教育。工作中做错了、搞糟了、挨批评,自然是“吃一堑,长一智”。另外,我记得曾经接到很多班干部上交的“矛盾”(难题),即和某几位有很深文学爱好、却和团支部书记“难找到共同语言”的同学谈心交朋友。我为此在清华时期读了《约翰?克利斯朵夫》、《基督山恩仇记》、《双城记》这样一些文学名著。跟那些同学谈心也给了我很深刻的教育。
在大学学到了专业,学到了科学,也经历过多次过左的“运动”、过多的劳动锻炼……在清华园的日子里不是的确留下了、后都受用的宝贵财富吗
清华,是我的母校,是哺育我的母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27 13:47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自述:难忘的教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