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交风潮是1921年10月上海发生的一次信托公司和交易所纷纷倒闭所导致的金融风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大肆入侵中国。1920年下半年起,中国工商业呈现经济停滞状态,社会游资找不到出路,此时适逢欧美和日本的信托公司及交易所事业传播到中国,1920年7月成立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半年间盈利达50多万元。此后,接踵而起的交易所达136家。信托公司也于此时达到全盛时期,最多时,上海即开设12家之多。由于这些信托公司除了存放款、储蓄外,主要是经营证券投机的信托业务,因此,经不起证券的暴涨暴落。
1921年这些交易所和信托公司,以自己发行的股票在交易所上市买卖,并在暗地哄抬股票价格,牟取暴利。信托交易事业一时畸形发展,股票大量上市,形成投机狂潮,市面资金遂感缺乏。是时,鉴于一些比较稳健的银行及汇划庄对橡皮风潮的教训记忆犹新,为防备万一,一开临就对从事投机的信托交易所的个人收缩资金,当看到危机潜伏时,就拒绝放款。于是靠借款从事股票投机者,资金运转失灵,证券价格暴跌。至1921年底,交易所和信托公司纷纷倒闭。这是继橡皮风潮之后,在上海的又一次严重的金融风潮。信交风潮后,勉强能撑持的交易所只有12家,信托公司只剩下中央信托公司,而钱庄未卷入这次风潮的旋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