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计算科学(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数学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发展历程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将原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运筹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专业合并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业代码为070102,属数学类专业。
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和2020年颁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理学门类专业,专业代码为070102,属数学类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科学与文化素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够适应数学与科技发展需求进行知识更新,能够在数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或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经济金融、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等工作的人才。
培养规格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参考总学分:总学分为130~170学分。
1、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爱国、诚信、友善、守法;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保护世界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够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2、专业方面
(1)接受系统的数学思维训练,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2)具备数学研究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了解数学的历史概况和广泛应用,以及当代数学的新进展。
(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5)熟练使用计算机,并掌握1门外语。
(6)师范类毕业生还应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具有教师职业的基本素养,以及一定的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根据自身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和区域特色以及学生发展的需要,在上述业务要求的基础上,强化或者增加某些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形成人才培养特色。
3、体育方面
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通识类知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实践性教学等。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特点,课程体系由通识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跨专业选修课程、实践类课程和实践环节等构成。选修课程由各高校根据自身的专业定位与特色自主设置。
专业核心课程学分不少于除通识课以外总学分的60%。
实践类课程和实践环节学分不少于除通识课以外总学分的20%。
理论课程
除教育部和各高校统一规定的教学内容外,建议还应包含大学物理(含实验)等。
(1)核心知识领域
分析学、代数学、几何学、随机数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信息科学等。
(2)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常微分方程。
专业主干课程:根据不同的培养方向,各高校须从以下2组课程中至少选取6门作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主干课程,其中每组课程不少于2门:
A组:微分几何、复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抽象代数、拓扑学、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离散数学、偏微分方程、数学建模。
B组:数值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程序设计与算法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信息论基础、编码理论、数字信号处理、数据分析、控制论基础、运筹学。
实践教学
主要包括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社会调查(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
教学条件
教师队伍
应当建立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专任全职教师人数不少于15人。生师比不高于18:1。
教师队伍中应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或者专业带头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不低于30%。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35岁以下专任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低于30%,至少1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所有专任全职教师必须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在编的主讲教师中应全部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兼职教师人数不超过专任全职教师总数的1/4。35岁以下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学士及以上学位。
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师应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且每位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6人。
忠实履行教书育人职责,主动承担教学任务,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关心学生成长,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对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
具有数学学科或相关学科的教育背景,熟练掌握课程教学内容,能够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特点、学生学习情况,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因材施教、注重效果。
用科研带动教学。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掌握数学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课外学术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建立基层教学组织,健全教学研讨制度,实施教师上岗资格制度。实施青年教师助教制度、试讲制度、培养计划,使青年教师能够尽快掌握教学技能,传承学校优良教学传统。
设备资源
基本办学条件:基本办学条件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的综合类和师范类的合格标准执行。鉴于数学学科的特点,还应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提供相对独立的办公场所。
教学设施要求:
(1)教室及教学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能够满足教学需要。教学设备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
(2)实验室设备能满足教学需要,装备有较先进的硬件、软件配置的计算机并与国际互联网相连,学校还应配备有一定数量的中小型计算和信息处理设备,保证学生的上机和实验需求。
(3)有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和教学实践基地,以满足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基本信息资源:通过手册或者网站等形式,提供专业培养方案,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考核要求,毕业审核要求等基本教学信息。
教材及参考书:原则上专业核心课程应采用正式出版的教材,并推荐教学参考资料。
图书信息资源:学校应提供必要的教材、参考书和工具书,生均专业图书量不少于50册,每年生均专业图书进书量不少于2册。学校应提供数字化专业文献资源、数据库和检索工具,以及一定数量的网络教学资源。
教学经费
教学经费能够保证教学日常运行支出,能满足专业教学、建设、发展的需要,且年教学经费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稳步增长。
已建专业每年正常的教学经费应包含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人员经费、实验室维护更新经费、专业实践经费、图书资料经费、实习基地建设经费等。新建专业除固定资产投资外,还应保证一定数额的专业开办经费。
质量保障
应在学校和学院相关规章制度、质量监控体制机制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建立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和学生发展跟踪机制。
有教授每学年给本科生上课的保障机制;有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教学要求;有完善的评教制度;有专业基本状态数据监测评估体系,能够开展专业评估;有专业学情调查和分析评价机制,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综合发展进行有效测评;有完善的学习困难学生帮扶机制。
能够有效征求毕业生、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意见和建议,及对毕业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评价,评价信息得到有效利用。
定期举行学生评教和专家评教活动,及时了解和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开展专业评估,妥善解决专业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培养模式
高校在改革创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新工科教学的时候,应当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夯实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培养创新思维,熟练计算机算法,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算法解决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依据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点与社会需求来定位人才培养方向,以“高等数学”和“计算机算法”学习为根本教学目标,优化人工智能背景下人才培养方案。但是这些课程都需要学生进行长期积累。因此,高校可以将原本四年制的学习制度改为五年制,让学生能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与夯实课程基础知识。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可以在第三学年将课程重点集中在“计算机算法”以及“高等数学”中,而在第四、五年可以进行知识拓展及实践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基础能力。
“理进”是指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一理学专业的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比工科学生的厚实一些;“工出”是指学生的数学理论知识需要紧密跟实践教学内容相结合,以培养大数据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为最终目标;“四能协同”就是基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加强数学建模能力、工程计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的培养,将四能的培养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以确保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在此过程中,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同时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有侧重的培养自己的能力。
“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实现了学校和企业双方资源、信息的最大化共享,实现了学校、企业的共同发展和学生的进步;“双师培养”是指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联合制定并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部分理论课程允许校企课程的学分置换,实践性强的教学环节必须聘请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指导。另外,除第一课堂教师之外,为所有的专业学生配备了专业导师,真正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校企合作、双师培养”是“理进工出、四能协同”的保障,“理进工出、四能协同”通过“校企合作、双师培养”来实现。
第一学年,校企合作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认知实习和行业讲座。通过邀请合作企业的相关专家给学生进行行业前沿讲座,联系2~3家相关信息技术企业进行企业参观,让新生们对信息技术及其行业的发展现状、今后可能的工作环境等有所了解,从而让学生充分理解专业培养方案的目标、课程体系,明确今后的学习任务。
第二学年,校企合作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课程设计和技术讲座。通过邀请合作企业的技术人员介绍行业所需主流技术,并和学校老师一同指导学生进行部分课程设计,使得学生对技能要求有更具体的认知,对小型项目有所了解,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第三学年,校企合作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技术培训和综合实习。此阶段为校企合作教学内容的深度展开,也是保障校企合作进入良性循环的重要阶段。通过学生自主选择参与企业提供的技术培训以及为相关的信息技术企业进行定制式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也为企业输入人才做储备。
第四学年,校企合作执行的主要内容是毕业实习和就业指导。借助合作企业在信息技术行业内的影响,协助学生参与招聘活动,进行就业技能指导,以提高学生的就业成功率。
发展前景
考研方向
可报考信息与计算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技术、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等工作,也能在电力系统从事信息、计算、规划、调度、预测、管理、软件开发及科研等方面工作。
开设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