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杠杆
经济手段
信贷杠杆是银行用来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经济手段。银行通过贷与不贷、贷多贷少、时间长短、利率高低等办法,对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施加主动的影响,进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在我国,这种调节主要表现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微观调节,就是通过贷款在不同企业间的分配和差别利率,实行区别对待、择优扶植,促进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按照社会需求去组织生产和经营。宏观调节,就是通过贷款在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之间的分配和差别利率,压缩长线产品的生产,确保和支持短线产品的发展,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
内容简介
比如,银行通过贷与不贷,贷多贷少,早贷与晚贷款,时间长短,利率高低等办法,对生产和流通施加影响,进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
在我国,这种调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宏观调节,即通过贷款在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之间的分配和差别利率,压缩长线产品的生产,确保短线产品的发展,协调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保持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
2.微观调节,即通过贷款在不同企业间的分配和差别利率,实行区别对待,择优扶植,促进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和经营。
利用银行利率的高低来刺激经济的发展
经济过热的时候,要提高利率,包括贷款的利率,这样人们就会减少投资
在经济低迷的时候,降低利率,人们就会贷款或是把存款拿出来进行投资,从而刺激消费.
功能作用
信贷是以有偿使用、还本付息、限期归还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特殊的资金运用形式。信贷资金的来源除国家拨给银行的自有资金和适应商品流转扩大的需要而增加的货币发行外,主要来自各种形式的存款,包括财政存款、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等。这些资金由银行以贷款形式,满足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对资金的需要。
信贷杠杆的作用,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银行体系,通过调节存款和贷款利率、筹集融通资金、确定贷款规模的方向等来实现的。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对信贷总规模的调控,可以调控流通中货币的数量,有助于社会供求总量上的平衡;通过差别利率的运作,可以抑制或鼓励某些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促进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也可以较有效地控制国家投资的规模和方向,同时利用银行存款利率的升降变动,来改善社会总供求关系。当需求过旺时可适当提高利率,吸引存款,回笼货币,减轻对供给的压力,并使一部分消费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促进生产发展,增加有效供给;当市场疲软时,可适当降低利率,引导和鼓励适度消费
为了充分发挥信贷杠杆对国民经济的调控作用,必须进一步搞好金融体制的改革。
参考资料
信贷杠杆.金融百科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30 13:40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