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摄抑制(retroactive interference),亦称倒摄干扰,是指后来学习内容对先前学习内容的干扰。倒摄干扰可能是导致遗忘的最重要原因。前摄干扰(proactive interference) 是指先前学习内容对后来学习内容的干扰,即旧知识干扰新知识。这两种干扰的出现直接导致了信息记忆的系列位置曲线。干扰理论(interference theory)认为,遗忘是由干扰造成的,由于信息相互竞争导致无法提取。研究发现主要有以上两种干扰。
顺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是
认知心理学解释人们为什么会遗忘语言信息的最著名理论之一。先前记忆的学习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后继学习材料 的干扰作用称为顺摄抑制,后继记忆的学习材料对 保持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产生的干扰作用称为倒 摄抑制。著名认知心理学家斯滕伯格认为互为 竞争的信息容易互相干扰,产生遗忘。顺摄抑制和 倒摄抑制是导致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遗忘的重要原因。
倒摄抑制(retroactive inhibition)是指后来的
学习对先前学习资料的记忆产生干扰的倾向。例如,临睡前学习内容的保持优于白天,因为所受的后继学习的干扰较少。
研究表明:在先后学习的材料完全相同时,后来的学习即是复习,不会产生倒摄抑制。在学习材料由完全相同向完全不同逐步变化时,倒摄抑制的作用也随之逐渐变化:开始时抑制作用逐步增加,材料的相似性减小到了一定程度时,抑制作用最大;此后抑制作用便逐渐减低,到两种材料完全不同时,抑制作用就最小了。
研究表明:在学习两种不同材料时,如果后来学习的材料在难度上不同,倒摄抑制的作用也就不同。在一个实验中被试者在熟记词之后去解答算术难题时,结果使后来对词的再现降低16%,而去进行较为容易的任务(口算乘法)时,对同样一些词的再现就只降低4%。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一般是在学习两种不同但又彼此类似的材料时产生的。但是,在学习一种材料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两种抑制现象。例如,识记一个较长的字表或一篇文章,一般总是材料的首尾容易记住,不易遗忘,而中间部分则常常识记较难,也容易遗忘。这是由于识记材料开始部分只受倒摄抑制的影响,识记终末部分只受前摄抑制的影响,而在识记中间部分时则同时受这两种抑制的作用。
首先得说说遗忘,遗忘现象的产生就它的机制来说, 是记忆痕迹的消退或抑制。一般认为,
瞬时记忆和
短时记忆当中的遗忘,主要是由于记忆痕迹的逐步消退;
长时记忆当中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先后材料的干扰,是由于神经过程的负诱导规律而产生的抑制的结果。这种干扰抑制作用又分为两种;既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简单点说可以这样比喻:当我们学习英语单词时,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汉语拼音对我们的记忆有干扰,这就是前摄抑制,前面学习过的材料对记忆的影响;当我们能熟练使用英语单词时,英语单词又对我们回忆汉语拼音会有干扰,这就是倒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