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倭患自洪武二年开始。当时日本处于
南北朝分裂时期,在内战中失败的武士以及一部分浪人和商人得到西南部一些封建
诸侯和大寺院主的资助,经常驾驭海盗船只到中国沿海武装掠夺骚扰,史称“
倭寇”。
明初国力强盛重视海军、海运建设,倭寇未能酿成大患。
嘉靖年间,政治腐败,海军松弛,加上东南沿海工商业发展,一些富商和海盗商人如王直,
徐海等与倭寇勾结劫掠,致使倭患愈演愈烈,祸殃沿海,危及
漕运。到1549年
浙江巡抚朱纨因抗倭反遭诬陷革职,倭寇之患越演越烈。从1552年起,倭寇连年掠劫东南沿海,生灵涂炭。明政府腐败无能,军备不修,对倭患束手无策。这就是
明朝的”倭患”。 明
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公(
袁可立)独抗疏辩论:‘况今西虏跳梁,播酋负固东海,倭患未熄,中原灾害频仍,起废求言正今日急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