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按照不同标准有多种分类方式,同时也构成了复杂的债权结构。按照
债权形式的不同,
企业债权可分为
银行贷款债权、
企业债券债权和其他债权;按照
期限结构的不同,企业债权可分为长期债权和短期债权等。不同的
债权种类组合构成了不同的债权结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的治理效应。作为
企业最为主要的
融资方式,
债权融资与
股权融资相比在权利要求、利益分配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其取得的治理效应也与之大不相同。同时
债权组成内部结构不同,也会对
公司治理产生重要影响,带来不同的治理效应。
事实上,
债权融资内部结构不同安排也会产生不同的治理效应。
债权期限、限制条款等组成结构方面的不同,其取得的治理效应也不相同。西方财务学中,
财务契约理论(或称
债务契约理论)就对这一方面有所深入研究。
西方财务学家同时认为,
财务契约是有
成本的,主张“有成本契约假设”,即
企业在
资本结构中引进风险债务必有利益可言,存在一个
最优资本结构,风险债务可以通过财务契约进行
控制,存在一个最优财务契约问题。
史密斯和
华纳随机选择出1974年1月至1975年12月之间经美国
证券交易与管理委员会注册登记的87种
公开发行债券,并把这些
债券按照其所制定的限制条款分为四类:限制
生产或
投资条款、限制
股利支付条款、限制融资条款和约束条款。经研究发现,虽然签订
债券限制条款的
成本很低,但遵守这些条款的直接或
间接成本却是相当高的,从而证实了“有成本契约假设”正确性(沈艺峰,1999)。由 “有
成本契约假设”可以得出,
财务契约(限制条款)制定和应用都是有成本的,
债权人和
企业可以通过限制条款
控制债务风险,并通过引入该风险债务取得企业
最优资本结构,因此,债权结构中限制条款的引入和合理设计,会优化
企业融资结构,取得良好的财务治理效应。
债权按照期限不同可分为长期债权和短期债权,长短期债权不同比例搭配所组成的债权
期限结构会产生特定的治理效应。
哈特(1998)研究了
债权合同与
期限结构决定问题,认为如果
资产是长期的,那么它们就能支持
长期债务,如果资产是短期的,那么
债务就可能也是短期的。
哈特和
莫尔(1995)的研究表明,
长期负债能够影响
公司未来
融资能力。如果
长期负债比率过低,
企业经营者很容易为
净现值为负的项目融资,会产生“
投资过度”现象;如果长期负债过高,企业管理者会发现很难为净现值为正的项目融资,会出现“投资不足”现象。
戴蒙德(1991)在把不对称信息和不完全
合同结合在一起的两时期模型中,对短期和
长期债务之间的替换作了分析。他指出,知道项目可以
赢利的
企业家,将用
短期负债来为他的项目融资??打算在以后获得新消息时
再融资,而知道项目不能赢利的企业家将会利用长期负债。原因是,“高素质的”
企业家准备承担这样的
风险:关于项目赢利情况的新消息是不利的,因而将不会对项目进行再融资;而低素质的企业家将不准备承担这种风险。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
债权期限结构的决定要受资产期限结构的影响,
企业长期债权比例不当会产生“
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的治理效应。同时,基于对
投资项目赢利性预期,
企业一般采用不同期限债务进行
融资,会相应产生不同的治理效应。
一方面,
债权人数目众多会使
企业(
债务人)策略性违约失去吸引力,这对约束
企业行为保护债权人利益具有相当意义。
企业可能以
破产清算相威胁,提出策略性违约,要求
债权人进行一定
债务豁免,这将损害债权人利益。由于
债权人数目众多,债权人纷纷从保护自身利益出发,对债务豁免表现并不灵活,可以有效阻碍策略性违约。
另一方面,债权人数目众多也会阻碍
债务重组等方面的建设性重新
谈判,不利于
企业顺利摆脱困境。当
企业真正遇到
经营困难,
债务重组、豁免可能对各方都是有利的,但由于
债权人数目众多难于协调,每个债权人都会认为自己作出豁免决定不可能对重新谈判成功与否产生重要影响,“
搭便车”倾向明显,将会导致建设性重新谈判失败,使各方利益均受损失。正如
哈特所指,在这一方面,也许有可能建立一个最佳债权人人数理论。
此外,
债权数量结构方面也会对
公司治理产生一定影响。
债权人持有
企业债务的数量不同,其参与公司治理的
动机也不相同,数量和份额低的债权人出于
成本考虑可能并不热衷参与公司治理,而宁愿“
搭便车”,数量和份额高的债权人为降低风险、维护资金安全,可能更关心公司运营状况而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因而从治理角度,要发挥
债权治理作用需要有数量和份额高、负责任的
债权人存在,数量和份额低、过度分散的债权结构并不利于有效约束
企业行为、提高
公司治理效率。每个
债权人由于债权份额低,参与公司治理的
收益不足以弥补为之付出的
成本,而总是希望别的债权人提供这种行动,结果是所有债权人都会放弃参与公司治理,这便引起债权人参与
公司治理机制的失效,不仅使
企业在
破产之前的
投资风险不能得到及时
控制,而且也不利于在企业破产时将
企业控制权顺利转移给债权人。更进一步,及时破产发生后
企业的
控制权转交给了
债权人,在分散的债权结构下,债权人也难以做出最有效率的
决策。由此可以看出,
企业债权数量结构方面对
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也是非常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