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现代诗人田间诗作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是现代诗人田间创作的一首街头诗,这首诗简洁明快地表达了不愿做奴隶的反抗精神,没有任何的铺叙、过渡,也没有任何的委婉、曲笔,而将一个简单的事实和推断直言相陈,诗句简单,直白,但极具震撼力。
作品原文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创作背景
1938年春,作者田间随西北战地服务团到达延安。为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他与几个同志一起发起了街头诗(街头诗是抗战时期,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现的短小精悍、紧密配合当时斗争,迅速发挥宣传作用的一种诗歌形式,也称传单诗、墙头诗。)运动,他们把揭露日本侵略罪行、鼓舞人民斗志的诗篇,写在墙壁、岩石和大树上,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
作品鉴赏
整体鉴赏
这首诗短小精悍,蕴涵深意。诗人避开长篇讲述抗日战争的大道理,采用寓正于反的艺术手法,开始就直接提出问题:如果不去跟敌人打仗,将会怎么样?之后诗人没有一点赘笔,集中笔墨把两层严酷的后果摆在面前:一是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这涉及到身体的毁灭,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危,但是诗如果写到这里就停笔,就会流于一般化,没有深意,也不会产生震撼性的效果。于是在第二层,诗人用简短的一句,“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是奴隶!”’敌人不屑与蔑视的表情神态,跃然纸上。在敌人看来,假如我们不去打仗,不去反抗,我们只是奴隶,失掉了自由,也失掉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诗人要说明的是,敌人不仅要消灭我们的生命,而且还要从精神上侮辱我们。所谓“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失掉了灵魂,便会是行尸走肉,同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失掉了灵魂,失掉了反抗侵略、追求自由的勇气,那么这便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他们面临的只能是亡国灭种的命运,这就触动了人的灵魂。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没有多余的说教,但是到这里已经蕴含了诗人巨大的激情,他在激励人们,必须去打仗,去抗击侵略者,即使战死了,也是光荣的伟大的,要鼓起勇气、同仇敌忾地去与敌人血战到底。
诗中逼人行动的力量难以摆脱,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首诗的力量超过长篇大论的政治鼓动词,正是因为诗人田间的街头诗充满催人行动的力量,闻一多才高度评价田间是“时代的鼓手”。
这首诗在句法上看似平淡无奇,不押韵,不整齐,完全散文化,表现出街头诗的明白晓畅的大众化特点。尤其是语言朴实无华,诗句简洁有力。
名家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谭五昌:对于当时急需维护国家民族独立、驱逐日寇的中国人民来说,这抗战诗篇就是他们最好的精神食粮,他们从中获取的精神力量无比强大,胜于千军万马。
作者简介
田间(1916~1985),原名童天鉴,安徽省无为县人。著名诗人。1933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外文系。1934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文学丛报》、《新诗歌》的编辑工作。1938年春夏,到延安与文艺界同仁共同发起街头诗运动日。被闻一多称为“擂鼓诗人”、“时代的鼓手”。主要诗集有《未名集》、《中国牧歌》、《给战斗者》、《誓词》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4 01:36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创作背景
作品鉴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