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贷,读音为jiǎ dài,汉语词语,意思是借贷;宽宥,出自《
晏子春秋·问下二三》。
《
晏子春秋·问下二三》:“称财多寡而节用之,富无金藏,贫不假贷。”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
自苦如此!’”
《新唐书·高瑀传》:“自大历后,择帅悉出宦人中尉,所输货至钜万,贫者假貣
富人,既得所欲,则椎斲膏血,倍以酬息。”
清·钮琇《觚賸续编·严拒夜饮》:“亭林先生……善於治财,故一生
羁旅,曾无
困乏。东海两学士宦未显时,常从假贷,累数千金,亦不取偿也。”
唐·孟棨《本事诗·怨愤》:“吴武陵……赃罪
狼籍,勑令广州幕吏鞫之。吏少年科第,殊不假贷,持之甚急。”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七:“太宗时,大臣得罪者,
贬谪无所假贷,
制辞极言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