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庚生
教授,唐研究学者
傅庚生(1910年10月27日~1984年10月9日),辽宁沈阳人,曾用笔名有傅肖岩,肖岩、肖严、筱岩、更生、齐争等。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
人物生平
傅庚生祖籍山东省蓬莱县。父亲傅良弼(陟岩)自幼读书。1900年,20岁时考取秀才后,即在辽阳县教书。清光绪末年考取优贡。时值康梁变法,清政府在全国选择“心术端正、文理明通之士”,用官费派到外国留学。父亲即被选派赴日本留学。归国后多年从事教育工作。
1910年(清宣统二年庚戌) 10月27日生于辽阳。六岁时入吉林省立模范小学读书,1922年毕业。1923年春考入沈阳第三中学。在中学学习期间,他的语文老师杨梦熊先生对他的教益非浅,引导他掌握了古诗词的格律及作法,为他以后的从事诗词的研究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1926年他转入东北大学国文系预科。在预科读书时即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当时东北风气初开,他醉心于新文艺和翻译文学,曾和杨予秀、吴恩裕、赵石溪等同学自编、自写、自印文艺刊物《夜航》,共出四期,后因筹不出印刷费而停刊。以后,他就常在报刊上投稿,想作个业余作家了。
1927年冬,他与杨予秀、吴恩裕等同学一并升入了东北大学本科哲学系。1929年因该校要取消哲学系,加之当时和他接近的同学杨予秀、吴恩裕等都次第被学校开除,他很不自安,想另谋出路。经同学介绍,翌年春,被派任东省特别区(哈尔滨)教育会编辑,并转学法政大学经济系。数月后,调任东省特别区(哈尔滨)教育厅第二科科员。从1927年至1931年春,他先后在《盛京日报》、《泰东日报》、《新亚日报》、《益世报》、《大公报》 等报上发表了一些小说和杂文。其中曾在《泰东日报》上发表过长篇连载小说《燕侣莺俦》等。他到教育厅后不久,因工作上的劳累与困难,且在法政大学读书又是有名无实,因此渐萌悔念;遂于1931年夏复学东北大学国文系。
“九·一八”事变后,傅庚生全家逃到北京。当时东北大学的学生一部分在北京复学,一部分由教育部安插,分别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寄读。他就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作了寄读生。翌年暑假,参加转学考试,转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三年级。1932年他的父亲因患心脏病,突然去世。父亲死后,家无恒产,他的胞兄傅谊生在北宁铁路局天津车站当一名小职员,月薪只有四十元,不可能供他读书。因此,他只好谋求一个职业,一面工作,一面学习。1932年他兼任了北京弘达学院语文教员。“九·一八”事变后,一般东北青年都有民族意识,都想抗日救国。当时梅公任、周天放等东北人在北京发起建立东北行健学会。1933年他加入了东北行健学会,并兼任民友书局编辑。1934年,他于北京大学毕业,作了弘达学院的专任教员。
在北京大学读书时,他曾写过一篇小说《桐儿》(又名《雪儿》,曾在《东北月刊》上发表过),冯文炳(废名)先生看过后,说写得好,但他又说,要想在创作上搞出成就来,非搞好外文不可。冯先生的这些话对我影响颇大。当时,因为他的外文水平不高,所以从那时起,他就逐渐地开始从文学创作转向了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开始了社会科学研究生涯。北大毕业后,他的同学华钟彦曾对我说;许之蘅先生说过,要想搞出成绩来,一定要学会作学问。金静庵先生后来也说过:要搞就要搞真学问,决不要搞假学问。这些话对他都有一定的启发。从“九·一八”事变至1934年这期间,他常在由民友书局出版的行健学会的会刊《行健月刊》、《行健丛书》 、《行健旬刊》和在上海的东北协会的会刊《黑白半月刊》、《东北月刊》 等杂志上发表一些关于东北问题的记载、掌故和小说、诗歌等。1934年蒋介石向日本帝国主义屈服,命令华北当局取缔一切抗日活动。行健学会遂并入了在上海的东北协会,民友书局从此停办。
1937年他兼任教育部成立的东北青年教育救济处第二组组长。芦沟桥事变后,他到了武昌担任湖北省教育厅秘书。同年六、七月间,武汉告急,便到四川万县赋闲。1939年至1941年任东北协会第一组干事、主任干事、秘书。当时协会内备有《古今图书集成》,由于工作上的方便,他阅读了其中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书籍,为日后进行古典文学研究作了一个初步的奠基工作。自到万县后,他就加紧备课,准备教学,并开始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曾在当时的《国文月刊》、《东方杂志》上发表了一些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论文。在那一段时期里,他一直是对中国古典文学作些广泛的研究,后来方专心致力于唐代文学的研究。
1941年9月,他担任了东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并兼校长办公室秘书。到东大以后,认识了高亨、陆侃如、冯沅君等先生,又因经常在杂志,上投稿,与叶圣陶、朱自清、朱光潜、陈中凡、余冠英、林庚、李广田等先生时常通信。1939年,他即想写《中国文学欣赏举隅》。原本想用语体文写,后因所引材料均为文言,用语体文写总感到有些格格不入,于是还是决定用文言写了。稿子写成后,曾给朱自清先生看过,他说,写法很好。1943年经余冠英先生介绍,由开明书店出版了该书。《中国文学欣赏举隅》共二十六章,每章之中采录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为欣赏的资料,从文学的感情、想象、思想、形式等诸方面进行了赏析。陆侃如先生为本书写了序言。1943年冬,他离开东北大学,经郭效汾先生介绍,到四川金堂铭贤学院任教。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叶圣陶先生介绍他到成都华西大学任副教授,并在成都市一中、市女中及甫澄中学等校兼课。这时才与叶圣陶、朱自清、陈中凡等先生晤面,时相过从,立定志向搞一辈子社会科学研究。同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中国文学批评通论》。《通论》共分三编十一章。上编四章为绪论,中编四章为本论,下编三章为结论。当时其它的批评史都是作纵的、史的叙述,《通论》 则是采用横的写法,平列起思想、感情、想象、形式四大项目。
1946年10月间,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朱光潜介绍他为北大中文系讲师。其时物价飞涨,他虽在各杂志上投稿,并有朋友资助,但生活仍感困难。他过去在东大时的同事陈克孚先生当时任北京蒙藏学校校长,聘他去兼职,补助生活。但北大规定讲师不准出外兼课。1947年他离开北大。后由朱光潜先生介绍到南开大学任教。因聘书来得太晚,他已另外任职,故将聘书退回。同年,由高亨先生介绍转任东北中正大学、东北女子文理学院两校中文系教授,又经辽东学院中文系主任匡扶先生介绍,兼任辽东学院中文系教授。同年10月还兼任了沈阳益华公司总务部经理。1948年初,东北各校纷纷停办,东北中正大学等校也不能开课了。3月间高亨先生给西北大学中文系主任张西堂拍了一份电报,介绍他赴西大任教。不久,西北大学回电聘他为中文系教授,并寄来聘书。他于4月间到西北大学任教至今。
从1937年至解放前夕,他陆续在《国文月刊》、《东方杂志》上发表了很多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论文。其中主要的有《中国文学史上之文质观》、《咀华随笔》 、《论文学的复古与革新》、《读诗偶识》、《说“三瘦”》、《评李杜诗》(以上均发表于《国文月刊》)、《汉赋与俳优》、《诗论蒙拾》、《文论神气说与灵感》、《论文学的隐与秀》 (以上均发表于《东方杂志》)等。
1949年西安解放后,他被选为西北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并兼任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他开始文学研究以后,原本醉心于学习与研究李太白的诗,以后又专研杜工部集。1955年由棠棣出版社出版了《杜甫诗论》。《杜甫诗论》一书从杜甫的生活与思想、人民性、非战思想、爱国精神、现实性等方面对杜诗进行了较深刻的分析与研究;并且对杜诗“沉郁”的风格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远。195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1959年由东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杜诗散绎》。《散绎》一书,总计翻译杜诗九十六首。它用散文泽诗,又散落加以绎逃,并且对杜诗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也略作了分析。全书共十二章,这本书是为了能够给学习古典文学的读者提供一些阅读杜诗的例说,启迪初学,古为今用。1963年,东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文学赏鉴论丛》。该书收录了他解放前后发表的关于文学欣赏论文二十余篇。
从解放至“文化革命”前,他在《光明日报》、《文艺报》、《文汇报》、《文学评论》、《人文杂志》、《诗刊》、《西安晚报》、《陕西日报》、《延河》、《西北大学校刊》,《新建设》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一些文章。其中主要的有:《鲁迅在文史研究上的几点启示》、《从沉郁顿挫窥测鲁迅的小说》、《诗情画意》 、《诗词的意境》、《陶诗析疑七例》、《〈孔雀东南飞〉疑义相与析》、《说唐诗的醇美》、《沉郁的风格,宏美的诗篇》、《探杜诗之琛宝,旷百世而知音》、《试再论杜甫的〈捣衣〉诗》、《情语与景语谈片》等。1961年前后曾在《西安晚报》上开辟了《朝花夕拾》专栏;在《陕西日报》上开辟了《灯前漫记》、《旭窗谈艺》等专栏。“文革”前曾任《人文杂志》编委。
1979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杜诗析疑》。《析疑》对杜诗中若干疑难问题,就个人的见解作了剖析,旨在“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共计九十三题,是一部争鸣之作。该书在陕西省第一次优秀书籍评选中,获优秀文学书籍奖。同年,他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文化革命”以后,他在《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西北大学学报》等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文章。其中主要的有《李白诗散绎自序》、《陆机〈文赋〉今译》等。历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顾问、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陕西省分会理事、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在古典文学的研究方面,他受清代章实斋《文史通义》的影响很大。他认为,理解古人的诗文,应该象章实斋说的“尽其旋折”(《文史通义·辨似》);做这个初步的奠基工作,大略有如下的过程:一要知人论世,二要剖判精粗,三要设身处地,四要缘情度理,五要分清主从,六要区别正反,七要疏通比较,八要衡量揣摩,九要辨明辞义,十要一以贯之。大抵能利用这些规矩绳墨,然后融会贯通,居高临远,深入钻研,大胆尝试,再识其甘苦,如轮扁断轮之得心应手,不疾不徐;或游刃有余,如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问,官知止而神欲行。在研究古典文学方面,他一向反对自清代以来就一直盛行的考据之风,而主张以词章、义理为主,他认为考据只能作为一个初步的奠基工作,是一个辅助的手段。这一点他在《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一书的“书旨与序目”里提出了。
另外,在研究文学方面,一定要有创新,不可照搬。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武昌登黄鹤楼,看见崔灏题诗于壁,就不题诗了,只写了两句:“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灏题诗在上头。”虽只两句,却得以流传后世,因为两句是他的创造。他搞了近五十年的科研教学,总结出两个信条:在教学方面,不嚼剩饭再去喂人,在科研方面,不走他人的熟门熟路。在学习方面,应该尽量作到过细。《论语·宪问》云:“子白: 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既然是务在为己之学,当然就要如荀子所要求的:“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荀子·劝学篇》)不能像“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同上)他还感到,学习的不二法门,应该是如荀子所说的“日积日一”。积者,是积累知识,一者是“吾道一以贯之”。当然,还要善于学习,杜甫就曾说过,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古人在这方面论逃极多,且多鞭辟入里,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研究和清理古代文化遗产,秉持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去尚友古人。总之,将这笔珍贵的遗产很好地继承下来,是古典文学工作者必须经过艰巨的努力才能够完成的。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6 16:3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