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任
慕尼黑大学汉学教研室主任和东亚文化语言研究所领导人,成为其导师艾·海涅什的接班人。1952年至1954年,任
联邦德国驻香港领事。返回德国后,于1954年底以研究所为基础组建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所,并从此时起至1965年时断时续地任该所所长。期间,曾应邀赴
剑桥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和
科隆大学讲学。
1957年,担任
慕尼黑第24届国际
东方学大会的组织领导工作。1965年至1971年,主持德国最古老的东方学研究团体——德国东方学会(创立于1825年)。1974年至1980年,任联邦德国最有实力、最具影响的国家—社会研究组织——德国科学研究协会副会长。1980年起至1985年退休之日止,任巴伐利亚科学院院长。直到90年代,还担任过许多学术委员会首先是他亲手创建的中亚研究委员会的咨询专家和顾问,并一直与
巴伐利亚科学院保持着联系。在所有这些岗位上,傅海波一直卓有成效地推动着联邦德国蒙古学和汉学的发展。傅海波参加过1976年在
乌兰巴托举办的第三届国际蒙古学家大会。
傅海波撰写过许多论文和大型著作,在1970年至1989年就发表论文70余篇。1989年至1991年期间,傅海波的著述目录中包含了13部著作、论文和评介文章。其中,有5部是对《乌兰·德卜帖儿》片段所作的注释、对《多伦·额布肯》经文
蒙古文版本所作的分析,对查·哈尔佩林的专著《俄罗斯与金帐汗国》所作的评介等。傅海波是1994年问世的巨著《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的编辑和作者之一。期间,出版了题为《蒙古人统治下的中国》的论文集,该论文集收入他发表于不同时期的论文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