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耳山》是
宋代文学家
苏轼的诗作。此诗是作者在游览
海南儋耳山时所作,表达了他怀才不遇和理想能以施展的愤懑、痛苦和烦恼,但也不乏旷达乐观的感情。前两句写儋耳山卓而不凡,高峻突兀,直插云霄,远胜他山,表面写山,实质也写自己;后两句又写道旁石,用
女娲补天典故鸣不平之意。全诗借物抒情,语言含蓄,以暗喻曲尽其意。篇幅虽然短小,但既写了山,又呼应人事,内容很丰富。
作品原文
版本一
儋耳山⑴
突兀隘空虚⑵,他山总不如⑶。
君看道傍石⑷,尽是补天馀⑸。
版本二
儋耳山
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
君看道傍者,尽是补天馀!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儋(dān)耳山:儋州(今属海南)的主山,一名藤山,一名松林山。
⑵隘(ài)空虚:使天空都显得狭小了。
⑶他山:别处的山。
⑷道傍石:即道旁石,道路旁边的石头。张邦基《墨庄漫录》记
苏过的话,说“道傍石”的“石”字当作“者”字,是传写之误。
⑸补天:指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
列子·汤问》及《淮南子·览冥训》载,往古之时,天柱折断,九州崩裂,大火、洪水不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馀:今写作“余”。
白话译文
儋耳山高高耸立,使天空都显得狭小,其他山峰都不能与它一较雌雄。请您看看道路旁边的一块块奇石,全都是女娲炼来补天而剩下的五色石吧。
创作背景
此诗为作者被贬儋州时所作。苏轼贬儋州,时在绍圣四年(1097年)四月。儋州古称儋耳郡,又名昌化军、南宁军,州治在今海南省西北部之
儋州市。幼子苏过将妻儿留置在惠州,陪同年迈的父亲舟车劳顿,取道雷州半岛由徐闻渡琼州海峡,到海口借宿于府城的金粟庵,稍作停留,便沿西北海岸向儋州进发,正式开始了他的天涯苦旅。他途经儋耳山时,看到桀骜不驯的山峰和路旁投闲置散不知亿万斯年的巨石,有感而作《儋耳山》一诗。
苏轼的一生始终在政治浪潮中沉浮不定。他既充任过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这样的高官,直接参与朝政;又“曾作八州督”——任过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川、扬州、定州知州,长期直接参与地方管理工作。在党争中曾三次被贬:先贬黄州,再贬惠州,后贬儋州。面对着政治抱负和才华难以施展、又多次地遭遇迫害的处境,苏轼深感不平。此诗主旨与这种心情密切相关。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此诗首先写儋耳山的形势。因为儋耳山是当地最高的山,形势很险峻,所以用“突兀”表明其高,以占地位,“隘空虚”则补足“突兀”二字。次句“他山总不如”还是就儋耳山与周围众山的比较而言,直接说出。两句一句峭拔,一句平易,承应得很自然,这是苏轼晚年诗不事雕镌、随意而出,情随境换的表现,显示他的诗已进入圆熟自然的境界。
三、四句写山下,说山下路旁的奇石,都是女娲补天所用剩的。这两句承上写山高而来,使诗境扩大,有尺幅千里之势。诗用女娲补天典故,说明道旁大石的奇巧,整座山的奇也就不在话下了。而“补天”正是文人用来匡扶时政、辅佐君王的常用典故;补天之余,等于说是受到朝廷的遗弃,没有派用处。当时
刘安世等贤臣受排挤正被贬岭南,苏轼用这典故,妙在双关,为刘安世等人抱不平,当然也包含了为自己鸣不平的意思在内。
苏轼的诗歌有着鲜明的个性,他在师法前人的基础上提倡“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书吴道子画后》),强调诗歌要有含蓄之美,要言有尽而意无穷,要能达到“发纤夫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
书黄子思诗集后》)的深远境界,“笔力曲折,无不尽意”。《儋耳山》一诗忠实地践行着他的创作主张:借物抒情,以暗喻曲尽其意。前两句表面写山,实质也写了自己。联系作者的才学,这里是暗表了他与众不同的才能。后两句传达出他有补天之才而被弃置的愤懑和烦恼,觉得自己就是一块多余的石头。但作者转念一想,即使被弃置,只要真的是一块补天石也就够了。由此,此诗又表现出作者另一种过人的性格:以旷达乐观的态度对待政治上的打击和生活中的挫折。
全诗借山和石传情,借山和石喻己,语言含蓄,感情丰富,具有无穷之余味。
名家点评
宋人张邦基《墨庄漫录》:“石”当作“者”,传写之误,一字不工,遂使全篇俱病。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
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
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
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
东坡七集》《东坡易传》《
东坡书传》《
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