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洋村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西周镇下辖村
儒雅洋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西周镇东南青龙山南麓的丘陵古地,可以把整个村看成是一座古老的山庄。
村情简介
儒雅洋村原名树下洋,后雅化为儒雅洋,祈愿“耕读传家,儒生雅士辈出”。儒雅洋村是象山县西部纯山区村,在象山县西部重镇——西周镇境内,西北距镇区9公里,村落平均海拔约50米,座落在丘陵山区一小盆地内。村域总面积2.78平方公里,地处蒙顶山脚下,北靠乌岩山与后山,南望青山,东隔溪为照山,西依花山岗;缘溪在村前自西南向东北回环,转北流经淡港入象山港。村庄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山上古木参天,山下溪水潺潺,溪岸一侧绿树成阴,草木郁郁葱葱,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是存在于现代社会的世外桃源,置身之中犹如隔离尘世,是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全村有三个自然村,共有416户,总人口1168人,全村耕地580余亩,山林4650亩,其中竹山3170亩。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52万余元。村民人均收入9405元左右。
近年来,村先后被评为宁波市历史文化名村、市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镇级十佳村班子、镇十佳卫生村、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先进集体、镇级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等的荣誉称号。
村名由来
儒雅洋最早的地名是“树下洋”。这一称呼一直留传到今天。口头上流传的、用当地家乡口音说出来的,往往是最原始的。尽管几十年来在文字书写上,我都写作“儒雅洋”,但在口头上,总觉得还是叫“树下洋”来得顺口。
“儒雅洋”这个村名实在太高雅,以致人们都认为是“树下洋”的“雅化”。到底是什么时代的哪个人作此雅化的?我作了一番考索。考索的第一步是查实象山历史上在什么朝代才开始有“儒雅洋”这个村落;然后再探究在此之前,是哪位先贤把“树下洋”雅化,改称“儒雅洋”的。
最近出版的《宁波古村落史研究》一书说到了这个问题:“根据考古证实,儒雅洋村在唐朝已有人生活,相传原名‘树下村’,后雅化为‘儒雅洋’。按照何姓族谱记载,乾隆五十二年已有儒雅洋之名。”说得很实在,但比较宽泛。
“洋”在这里的意思是宽阔的平地。“树下洋”,意谓“树林荫翳”下的大片平地,“儒雅洋”则是“充满儒雅之风”的地方了。一音之转,即分雅俗,而且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情趣。也因为如此,何氏宗谱每一页的下角,要印上“儒雅堂”三个小字。难怪有人猜测,首次“雅化”或出于何氏族谱的第一次纂修者、乾隆甲戌第十名进士姜公炳璋先生之手。经过考索,便知并非如此。
何氏第一部族谱修成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距今已历227个春秋。再向上推,在何氏修谱之前的250年,即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儒雅洋”之名就频频出现于嘉靖《象山县志》之中。
嘉靖志卷之二“区域纪”、卷之十三“杂志纪”,都多次提到过“儒雅洋”。
“区域纪”有“都隅”一节,把全县分为三乡(区)、二十四都。其具体区划区是:归仁乡,辖都九(自一都至九都)。政实乡,辖都八(自十都至十七都)。游仙乡,辖都七(自十八都至二十四都)。每个都分行排列,附有小注,指出其方位。
“都隅”之后是“村岙”一节,开列了各都所辖村岙名单。例如十一都有八个村:“曰儒雅洋、曰伊家搭、曰陈家隘、曰闻岙、曰湖滨、曰莲花、曰杨岙、曰周俞岙。”
“村岙”之后是“市巷”一节,列出全县八处市卷,即贸易集市:附郭(县治附近)、白石(15都)、墙头(12都)、南堡(6都)、泗洲头(8都)、下沈(10都)、儒雅洋(11都)、三角地(20都)。
元代的两部方志——延佑《四明志》和至正《四明续志》(均成书于1330年前后10年),所记都很简略。两志皆有“乡都”一条,记述相类似,只说到象山有三个乡,归仁乡凡九都(一至九都),政实乡凡八都(十至十七都),游仙乡凡七都(十八至二十四都),未载各都的村岙之名。其乡、都与嘉靖志完全一样。元代“都”以下的“村岙”,大都是顺其自然而形成的。明承元制,明代只把元代已形成的村岙一一写明而已。元代的“村岙”与明嘉靖志所录,并无不同,儒雅洋作为一个“村岙”,在元代也应该是存在的。
再上推至宋代,宋宝庆《四明志》明白把全县分为三乡三十二保,从区划看,儒雅洋似在政实乡淡港保与姜屿保之间。按明代的乡、都区划看,车岭头是分界线,明代的十都所属村岙都在宋代的姜屿保,十一都所属村岙则在宋代的淡港保。儒雅洋应是淡港保的一个村岙。
宝庆志中有“桥梁”一条,共列桥梁13座。其中县东桥、县西桥、县市桥、中路桥、惠政桥五座均在县治。在县治附近十里之内的,东北有保德桥、下林溪桥,东南有大桥、汤家后门桥,县西有大溪桥。离县治较远的有支桥(西南四十里),东溪桥(西南六十里),陈雅洋桥(县西三十里)。
陈雅洋桥在何方?按里程与方向计,西沙岭驿亭,也是县西三十里,到欧洋桥还距五里。与县志办许多同志讨论,都说可能即欧阳桥,旧称儒雅洋桥便是。我心里总感到不太踏实,又去县文管会查欧阳桥档案,载“陈雅洋桥系儒雅洋桥之误,象山无‘陈雅洋’为名之桥。”由此可见,宋代既有“儒雅洋桥”,必有儒雅洋村。
考索至此,儒雅洋村的历史已可推至宋代,但是谁把“树下洋”雅化为“儒雅洋”的?仍无着落。
再往前推,是唐和五代(吴越国),已经找不到有关“儒雅洋”的文献资料的记录。但有出土文物可以证明,在唐代,这里已有人居住。1987年前后,为建造公路,民工在儒雅洋花山岗掘土,掘至地面表层以下,发现了一处墓穴。墓顶早已不存,地表下有砖砌的坟圹。县文管会夏乃平、张明珠两先生闻讯即往考察。棺木与遗骸已风化,时值下雨,坟圹成一水塘,经仔细找查,摸出瓷碗六七只,铜钿“开元通宝”数枚,两件青铜器物已腐蚀成碎片,无法近手。“开元通宝”显然是唐代铜钿。瓷碗釉色青黄,釉质肥厚滋润润。经会同省市文物考古专家鉴定,确认是唐代越窑青瓷中的佼佼者,为国家一级文物,实物现存象山县文管会办公室。从陪葬品看,墓主只是一般百姓,可见唐代在这里附近已有人居住,也许就是这个村落中的一员。
为探究儒雅洋村名的历史,已从地上的文献古籍考索到地下的出土文物,说“儒雅洋”是千年名村,已经确实无疑。然而,是哪一位乡贤把“树下洋”雅化成“儒雅洋”的?还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树下洋”三字只活在人们的口头之中。
人文历史
集市有如现在的农贸市场,四面八方的山货、鱼鲜、土产、日用品等都来此集散。儒雅洋每逢四、九设市,至今未变。在明代,农村集市是自然形成的。在全县24个都、222个村岙中形成了以上8个集市。
儒雅洋之所以能成为全县的八个集市之一,自有其地理上的“优势”。虽处群山(实际是小丘陵)包围之中,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个“中心”。村庄虽然不靠海,但东去墙头、南去泗洲头、西去西周、北去渡头街(莲花),都是二十里。这四个滨海大村的海产鱼鲜,逢市多来此销售。儒雅洋四面的小村,都以儒雅洋为中心来命名,如西边的“西岙郑”,缘溪对面的“隔溪张”、去车岭方向的“上郑家”,靠近车岭的“上赖”、“山顶林”。还有“山后胡”、“半坑于”、“大竹园”、“箬岭”、“涧坑”、“防东”、“栲树岭”、“伊家山”等等,都出产山珍野味和竹木手工艺品,无不来此集散,这些村都可以看作是市场的“腹地”。在交通方面,儒雅洋是陆上去象山西乡和宁海台州的必经之地;还有村边的缘溪,大而且阔,水势平缓,终年不枯,山上所产毛竹编作竹排,顺溪流而下,能直至欧阳桥,通淡港渡出海。
“市巷”之后还有“桥梁”一节,中列欧阳桥,附注云:“县西四十里,旧名儒雅洋桥,成化间(1430-1485)重修。同知欧阳懋过此,适遇(竣工)交桥。里人请名,因改欧阳桥。”《象山历代诗选》中收录了欧阳懋即兴而写的《过欧阳桥》一诗,中有“潮张东溟连渤海,峰高西岭逼云霄”之句。据县文管会所存“欧阳桥”档案载:“欧阳桥原址在今桥上游四百步,旧称儒雅洋桥。明成化间,同知欧阳懋署县事,以桥圮,移至下游重建。里人感其德改名。”
一个村岙,非但有集市,而且相距五里的大桥还借以命名,可见儒雅洋在当时已是有影响的名村。嘉靖志卷之十三“杂志记下”有“宅墓”一节,中载:“杨尚书烨墓在十一都儒雅洋何家屋后。”杨烨(晔),宋代与辛弃疾齐名的四大监司之一的杨王休之子。杨烨以父荫封官,至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任吏部尚书兼户部尚书、礼顿使。位高权重,在象山籍官员中,职位要数最高。但官声不及乃父,后以学士终于家。其宅在县城“谢家桥南”。何以这位杨尚书死后却葬在儒雅洋?令人费解。不过这段记述倒可说明两点:一是何家在明代已迁居儒雅洋,才有“屋后”之说;二是宋代已有驿道相通,据宋宝庆《四明志》载,“西砂岭驿亭,县西三十里,嘉定十六年(1223)建。”有了驿亭,可能也要修一修驿道,有了驿道,抬着灵柩跋涉四十里,虽然辛苦,也是可能的了。
优势
这座古老的山庄,在我们抵达的那天,恰巧也充满阴郁、迷乱的氛围,天上的云像是水墨画里的背景,这样的背景下,画出一条小弄,两边低矮的老房子,还有一些树。
山庄曾有的工笔细描般深深浅浅的心事,已无从捕捉。但相信这一定是个经常处在风暴之中的山庄,不管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因为进入古村,强烈地感到它在安全方面的煞费苦心。村两头是雕楼和团练住房。村西南的雕楼建在山墙上,可以在那里架一座机关枪,固守着村口的要道。村的东北角,是一字排开的5间武装团练居住的房子,楼上的窗很小,也是用来射击的。如有紧急情况,这两处的火力一起展开,可以将整个村封死。
此外,就是那些迷宫般的老屋了。何家是村里的大族,何氏旧宅中,规模最大的要数何恭房和友二房。现在出入何恭房的门是后来开的,原先的头门和二门都在围墙的另一边,如今的围墙也是以前的照壁。进去,就是以前的大厅,现在已搭建成住房。何恭房和友二房的院门前都竖立着旗杆,是官职和地位的象征。而大厅是客人下轿的地方,后面才是正房,前后三个相连的天井将它们隔开。再后面一进是后院,原是下人们的住处,现在也有人住着,檐下挂着一些衣服。
这处规模较大、结构复杂的何恭房,也是一座迷宫,屋连屋,门套门,没人领路,外人就会被曲折的道路转浑,绕来绕去,就回到原处,这也是旧时主人为安全所考虑的初衷。
地理位置
大院两边的房子里,也有天井,都是鹅卵石铺地,收拾得干干净净,这些偏院偏房,一脚进去,也是别有洞天。房间里面还有个房间,再里面还有天井,这个天井后面还有门……里面只住着一个老太太,说子女都搬到外面去读书、工作了,这么多房子就她一个人守着。一边听她闲聊,一边往回走,寻找着出口,发现在进来的门边,还有一扇门,进去,是另一个小天井。连绵的院落,重门之后的老人,守着寂寞的家园,守着平静似水的年月。
新大份是另一个庭院,大门的屋檐还在,从一侧的门进去,走几个台阶,一幅古雅的场景就在眼前铺开来,像不小心走进了一幕戏剧中,等着才子佳人从门中转出来,等着咿呀的唱腔在耳边响起。
那是一所清中期的院落,有着精美的雕刻,卷棚廊和廊顶、木窗上的雕刻内容各异,可细细观摩。二楼的墙面,是上了红色的木质,透露着书香的气息。甬道高出地面,鸡冠花、串串红等在庭院里盛开出一片明媚的秋色,几只鸭子悠闲地穿梭在草木盆景间。月洞门、漏窗、瓦花等,古民居中典雅的元素也都齐全。
在成片的古建筑中东奔西闯,连带队的老村长也要踌躇一下前面的路该怎么走。
总算从大迷宫里出来,去看村里的祠堂,觉得视线渐渐开朗起来。何家的祠堂,比较突出教育功能,从过去的私塾到如今的小学,贯穿着祠堂演变的历史。先去看承志堂,占地达27亩,从村小学的校舍间穿过去,首先看到一个很大的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村长指给我们看一排房子,说以前是藏书楼,曾是抗战期间的县政府驻地,后来成了小学的教室。楼前有荷花池,池边有假山和亭台楼阁,是个景致优美的中式园林。花朵芳香,彩蝶纷飞,池边曾有棵古老的五针松,于1983年被移植他处。
承志堂也是四合院结构,前后卷棚和雕刻,显示着当初的显赫。现在这里成了家具厂,打造出来的中式家具倒是古色古香,很应周围的环境。这座建筑共有5个天井,正屋前一个,其他4个在厢房两边。从1944年起,陆续办过县中学和村中学,这些房子都是教室,共有8个。儒雅洋中学一直办到2000年。
另一个祠堂崇本堂,就在承志堂的前面,也堆积着一些旧式的家具,一台电视机,正在播着宁波老话的节目,使老房子更有了乡土的味道。
获得荣誉
2019年12月25日,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2022年1月,入选2020年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名单。
2023年3月,入选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落名单。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21:16
目录
概述
村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