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障碍childhood,mental disorder in发生于儿童和少年期(18岁以前)的各种行为异常和精神疾病。
简介
名称
儿童精神障碍
childhood,mental disorder in
含义
发生于儿童和少年期(18岁以前)的各种行为异常和精神疾病。包括:①儿童行为障碍(见儿童行为和情绪障碍)。如遗尿、遗粪、口吃、偏食、厌食、贪食、异食、失眠、恶梦、夜惊、睡行、吮手指、习惯性抽动等。②儿童品行障碍。③多动综合征。④儿童情绪障碍。如过分害羞、恐惧、焦虑、暴怒发作等。⑤特殊功能发育障碍。如构音障碍、言语表达障碍、言语理解障碍、阅读障碍、拼音障碍、算术能力障碍、运动技能障碍。⑥儿童神经症。如分离性焦虑、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病。⑦儿童精神病。如儿童孤独症、躯体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⑧精神发育迟滞。儿童不是成人的简单雏形,
特点
发生原因方面
环境因素的影响超过成人,是重要的诱因之一。儿童品行障碍、行为障碍、多动综合征、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发生,与家庭及社会环境不良、教育失当有关
症状方面
儿童精神障碍的表现或为单一的行为障碍、情绪障碍,或为单调的精神症状,妄想少见,病理性幻想多见;语言性幻觉少见,形象性幻觉多见;思维症状少见,运动性症状多见。
预后方面
一般来说,儿童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多动综合征、特殊功能发育障碍和儿童神经症预后较好;品行障碍预后较差,其中有的到成人后容易成为反社会型人格,存在犯罪问题。大多数精神发育迟滞的儿童经过教育训练以后,能力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儿童精神病普遍预后不良。
临床实践方面
儿童的言语表达能力较差,精神检查主要是观察儿童的行为,其次是通过交谈。判断儿童行为是否异常,要考虑年龄因素,如3 岁以内的儿童尿床是正常现象,7岁儿童还尿床就不正常了。
治疗方面
首先要改善环境、家庭气氛和教育方法, 消除不良影响;心理治疗应以启发、诱导和鼓励为主;行为治疗对行为障碍、情绪障碍和部分神经症有效;药物治疗主要用于多动综合征和儿童精神病。
护理措施
环境管理
此类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情绪不稳定,易出现兴奋躁动现象等,故应将其安置于恬静的环境之中,尽量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室内保持安静,空气新鲜,卫生整洁。必要时设专人护理,以免发生意外。
积极治疗原发病
认真执行医嘱,尽快控制相关感染,按要求服药、注射、输液、退热、解惊等。密切观察和记录病情,注意神志、反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入量等变化。温湿度适宜,体位适当,便于分泌物清除和排出。抢救治疗设备和物品完好,必要时及时准确有效的应用。
加强饮食护理
由于感染引起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必须补充营养和水分,饮食要易消化、富营养,有充分水份。对少数拒食患儿,要耐心喂饭,避免呛入气管,必要时鼻饲或输液。
掌握接触技巧
工作态度要温和、认真、严谨,一视同仁;仪表形象要自然轻松,言语要亲切、温馨,动作举止要轻柔大方;服务态度和蔼、耐心、礼貌、热情、周到、细致、亲切。避免恐吓、训斥,不用言语刺激,也不能与患儿争执。多用正面教育和引导,不用批评和强制的方法。
小剂量给药
对兴奋躁动、精神症状明显的患儿可给予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积极控制兴奋症状,加强保护措施,防止意外发生。对狂躁、谵妄患儿,注意避免自伤和损伤他人及物品。避免坠床或摔伤。料理好个人卫生,擦洗、翻身、大小便后清洗、消毒、必要时活动、按摩,保持清洁,防止湿疹和褥疮。
加强心理护理
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是耐受力低,反应性强。有不适或疼痛时易急躁,哭闹不安,烦闷或恐惧。要固定护士对患儿进行连续的全面护理,满足患儿情感上的需要,使患儿熟悉和适应医院病室的环境,接受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要了解患儿的习惯、特点、喜好的玩具和饮食。适度的靠近和接触患儿,一般不要在病重和狂躁时进行,应重点在恢复期,寂寞和不适应时进行。要保持与患儿父母的密切联系,做患儿亲属与患儿之间的桥梁,去除患儿的不安和恐惧心理。也可以应用玩具和视听用具,使患儿视线转移,解除精神障碍,促进饮食和疾病的康复
儿童精神障碍的诱因
对于儿童焦虑症的诱因,主要与孩子的心理因素、自身性格、遗传、环境因素和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有关
不恰当的教育
违背儿童心理的超前教育和过多的压力刺激,是导致孩子焦虑症的主要因素。
有些父母固执地以为,别的孩子会的自己的孩子要会、别的孩子不会的自己的孩子也要会,且样样都得精通。由于有了这样的“高起点”,父母总是对孩子的表现不满意、不认可,一遍一遍地要求孩子做得更好,而这些高标准的要求常常超出孩子的实际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因为自己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自信心受损,内心焦躁不安。假如父母再辅以恐吓或粗暴的惩罚手段,孩子在做某一件事情时就会显得更加紧张。
过度溺爱
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和溺爱也是造成孩子焦虑症的一个因素。
2-5岁是孩子心理上的第一反抗期,这时什么事孩子都想自己做。但父母家人的包办代替太多,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各种能力得不到培养并产生一种错觉,即“我是最重要的”,从而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当他们独自置身于新环境、新情景中或与陌生人接触,会产生不知如何应对的困惑,以致情绪波动、过度担忧。
遗传方面
如果父母或家族成员中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或问题,孩子也属于易感人群。
比如爸爸妈妈对某些危险估计过高,时时给子女一些多余的劝告、威胁、禁令等,孩子就很容易被“传染”。
常见的儿童精神障碍
儿童孤独症
这是一组起病于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障碍的精神发育障碍,可伴有明显智能减退。男孩多见。通常起病于3岁(36个月)以内。极度孤独,明显缺乏社会情绪 反应,不能与别人(包括父母亲)产生正常的情感交流;言语发有延迟或不发育,例如不会呀呀学语 ,可有以手势或其它形式来代替言语交流的倾向;刻板重复一些词语,而与环境或正在进行的活动无 明显联系;言语的声调、速度、节律、重音等方面异常;言语的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害;兴趣和活动异 常。
Asperger综合征
本综合症又称儿童分裂性精神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综合征,具有类似儿 童孤独症的特征,表现为人际交往方面的损害,有局限、刻板、重复的兴趣和活动方式,但无明显的言语障碍及智能障碍。男孩多见。
Heller综合征
本综合征又称婴儿痴呆或衰变性精神病,是指在起病前已有肯定的言语及其他功能发育完全正常的阶段,起病后使已获得的功能逐渐减退以至丧失一大多起病于2~3岁。
Rett综合征
本综合征起病于3岁前,表现为严重的人际交往能力障碍,言语功能的迟滞或不发育,伴有刻板、重复而无现实意义的行为动作。女孩多见。
儿童多动症
本症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表现为与同龄儿童相比,具有明显的、持续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活动过度、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儿童常见的行为障碍
遗尿症
是指年龄在5周岁以上或智龄在4岁以上,觉醒时或入睡后,仍不能控制排尿。5岁儿童每月至少有二次遗尿,6岁以上的儿童每月至少有一次遗尿。且不是由神经系统损害、癫痫、躯体 疾病或服用药物(如精神药物、催眠药)所引起。
遗粪症
年龄在5周岁以上或智龄在4岁以上,仍反复出现大便不能自控,不自主地排出正常粪便。每月至少有一次遗粪,病程至少持续六个月。且不是由于精神发育迟滞、脊髓神经病变、意识 障碍、腹泻与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大便失禁。
儿童进食障碍
起病于儿童期或少年期的进食障碍有厌食症、遗食症、神经性呕吐、异食癖等。
药物治疗要慎重
精神分裂症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治疗,用药也要根据病情酌情服用,患者的家属切忽私自买药给患者服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副作用,给患者带来无可挽回的伤害。
1、有血液病、造血功能障碍者忌用。其它,如老年、儿童慎用,有高热者暂禁用,妊娠早期禁用。近年有资料报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有导致胎儿畸形的毒副作用。
2、有药物过敏史的病人要慎用。如有的病人对磺胺类药物或其它抗生素等药物过敏,在使用抗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药物时就要慎用。
3、严重的肾病患者,肾功能低下,而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进入体内后通过肾脏排泄,可因加重肾脏负担而导致肾功能衰竭,故忌用。
精神障碍的危害
1、明显的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病人能够听到有人命令他去自杀,或觉得周围的人要陷害他而没有出路,只能自杀等;
2、同时出现严重的抑郁情绪;
3、没有得到恰当的治疗,精神症状得不到有效控制;
4、病人缺乏照护或照护不够,容易出现自杀等意外;
5、伴有慢性躯体疾病,导致身心的疲惫;
6、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具有较高的职业期待者,能够意识到自己精神病的问题和未来可能遭受的歧视与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