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问题
儿童异常心理行为
儿童行为问题,儿童异常心理行为。
概述
儿童行为问题,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儿童单项行为异常的发生率高达30%~50%,行为综合征的发生率为8%~20%。在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变革时期,儿童保健的任务尤为艰巨。国内的调查结果也表明,30%左右的城市儿童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问题,25%以上的儿童有各类情绪问题。家长对存在的问题虽感到困扰,但不能及时重视,采取积极措施。当儿童的行为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不相适应,称为行为问题。儿童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行为问题较为常见,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很大。因此,区别正常的和异常的儿童行为非常必要,目前有多种衡量儿童行为的量表可用于帮助区分儿童异常的行为问题。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在13.97%至19.57%之间,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尤为突显。
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包括生物学、家庭环境和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其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属于多病因模式。
分类
儿童行为异常的表现形式、频率和严重程度多种多样,有多种分类方法。
1.常用分类法
(1)单项行为或单项行为症状;
(2)行为障碍;
(3)品行障碍;
(4)行为问题。
2.另一种分类法
(1)管教问题;
(2)攻击性行为问题;
(3)违法行为问题。
成因
儿童因素
发育因素:儿童行为问题得分与儿童成熟度有关。遗传、脑损伤、怀孕期及围产期受损、新生儿缺氧,婴幼儿期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毒、外伤及重度营养不良等均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发育迟缓或异常,是构成日后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其中,母孕期有害因素和新生儿疾病是儿童行为问题最重要的生物学危险因素。
气质特点:婴儿气质类型可分为温顺型、难育型和启动缓慢型,后两种气质特点易使儿童发生多种行为问题。气质是保护和脆弱因素,难育型气质是脆弱因素,婴儿期难育型气质可影响儿童以后的行为,而积极的气质特点和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减弱应激对儿童行为的不良作用。有研究证明,婴幼儿的某些气质特点影响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影响儿童的同伴关系并可持续到成年。有行为问题的儿童一般在集体中都处于不受欢迎、受到拒绝或忽略的地位,遭受拒绝的儿童最易产生攻击和破坏行为,而被忽略的儿童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都较低。
家庭因素
家庭教养因素:家庭教养因素对儿童行为的不良影响包括父母养育技能缺失、父母角色能力不足以及父母不良的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等。有效的养育技能对于培养儿童正确的行为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父母长期的否认拒绝等养育方式,可能损害儿童的情绪控制和表达技巧,致儿童常常采用直接的攻击行为来表达其愤怒和内心感受;或者使儿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损,不愿尝试学习新经验,从而出现社交退缩、多动等行为问题。
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行为环境因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父母间的关系与行为、文化素质、价值观念包括生活习惯都会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会因素
良好的社会环境包括儿童居住地区的社会风气和学习环境会使儿童的行为向好的方面发展,有助于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反之,会增加儿童行为问题如品行障碍的发生。
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概述
对于行为问题,临床上一般根据其症状特点进行诊断,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在做出诊断前应注意异常行为的内容、频度、发病年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发生背景、父母和其他教养人员对这些行为的评价和容忍程度,这些行为给小儿带来的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等。为了评估能比较顺利,方便易行,并便于相互比较和交流,常采用一些行为评价量表,常用的有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CBCL量表等。
临床表现
一般行为问题与发育因素有关,属于行为模式发育过程中的偏异和依赖与独立之间的失衡,所以症状表现因年龄而异。这方面的问题包括遗尿、偏食、睡眠不安、梦游症、夜惊、磨牙、恶梦、害怕、担忧、发脾气、抱怨、不愉快、不服从、抽动、作态、咬指甲、吸吮手指或口唇、咬衣服、挖鼻孔、抓皮肤、口吃及其他轻度发育性语言障碍,注意缺陷及多动。这类问题以学龄儿童发生率较高。
治疗概述
1.治疗原则
(1)共情性原则 在接诊时,医师要与患儿保持一致的情感状态,才能取得患儿信任。
(2)接受性原则 在接诊时,医师必须让患儿倾诉并耐心倾听。
(3)支持性原则 在接诊时,医师必须强调疾病的可逆性和可治性,以增强信心。
(4)保证性原则 以科学合理的解释和心理保证让患儿消除焦虑情绪。
(5)塑造性原则 使患儿心身适应不健康的环境。
2.治疗目标
(1)解除患儿的症状。
(2)提供心理支持。
(3)对儿童智力、气质和性格进行科学管理及干预,塑造儿童良好的人格。
3.儿童常用的行为疗法
(1)系统脱敏疗法;
(2)冲击或暴露疗法;
(3)强化疗法(正确化疗法,奖励疗法);
(4)厌恶疗法;
(5)暂时隔离疗法;
(6)标记奖励疗法(代币管制法);
(7)认知心理疗法(以理性的情绪疗法为代表)。
预后
绝大多数单项行为问题可随小儿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但也有此消彼长的所谓“替换”情况。一般来说,发病年龄较小、症状单一者预后较好。年龄较大,以违法行为为主者预后较差。有明显行为偏离和严重行为者,包括心理行为在内的综合治疗和干预,可以防止或减轻到成人时的“后遗症”,如社会适应不良、社会退缩、反社会行为、酒精中毒、精神疾患等。
相关研究
2012年12月,北京安定医院牵手全国7家医院,启动了我国首次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据安定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呈不断上升之势,以北京市为例,1984年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3%,1993年为12.9%,2002年中关村部分重点小学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8.2%。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7 18:55
目录
概述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