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兀鹫又称喜马拉雅秃鹫,是隼形目鹰科兀鹫属的大型猛禽动物,高山兀鹫成鸟头颈部裸露,有少量发状黄白色羽毛,颈下部带污白色绒羽,颈基部具有皮黄色的披针形族羽;背和翼上覆羽淡黄褐色具不规则褐斑,飞羽深褐色;下体淡皮黄色;虹膜黄褐色,啄和脚青灰色。幼鸟头部褐色,绒羽较多;上体暗褐色具有浅皮黄色羽干纹,飞羽黑褐色;下体棕褐色具浅茶色羽干纹。
形态特征
高山兀鹫属大型
猛禽。头和颈上部被有淡黄色针毛,到下颈羽毛逐渐变白和变成绒羽,颈基部有长而呈披针形的簇羽形成领翎围绕在颈部,淡皮黄色或黄褐色,具有中央白色羽轴纹。背和翅上
覆羽淡黄褐色,羽毛中央较褐,形成一些不规则的褐斑,外侧大覆羽、
飞羽和尾羽暗褐色,内侧
次级飞羽具淡色尖端。上胸淡褐色,其余下体淡皮黄褐色,肛区和尾下覆羽近白色,具不清晰的羽轴纹。幼鸟头部褐色,绒羽较成鸟多。上体暗褐色,背、肩和翅上覆羽具粗著的黄白色纵纹,初级飞羽和尾羽黑褐色。下体暗褐色,具淡色羽轴纹。
虹膜暗黄色、乳黄色或淡褐色,嘴角绿色或暗黄色,
蜡膜淡褐色或绿褐色,趾绿灰色或白色。
大小量度:体重8000-12000克;体长1200-1499毫米;嘴峰71-81毫米;翅755-805毫米;尾365-402毫米;
跗蹠110-126毫米。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栖息于高山和高原地区,常在高山森林以上森林苔原地带或高原草地、荒漠和裸岩地区活动。或在高空翱翔,或成群停栖于地面或岩石上,有时也在雪线以上的高空盘旋。繁殖期多在海拔2000-6000米的山地,冬季有时也下到山脚地带活动。
生活习性
高山兀鹫是
留鸟。常翱翔于6000米高空、长时间在空中寻找动物尸体或残骸,发现后落地撕食。它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
鸟类之一,能飞越
珠穆朗玛峰,最高飞行高度可达9000米以上。
主要以腐肉和尸体为食,一般不攻击活的动物。视觉极其敏锐,常在高空盘旋寻找地面上的尸体。进食时竞争激烈,有时为了争抢食物而相互攻击。在食物贫乏或极其饥饿的情况下,有时也吃蛙、蜥蜴、鸟类、小型兽类和大的甲虫和蝗虫。
由于较少捕食活的动物,其爪明显退化,但趾下具有发育充分的足垫,利于其在地面上奔跑和跳动。为了从一些大型动物尸体上撕食腐肉或拖出沉重的内脏,高山兀鹫的喙进化得异常强大。另外,为适应取食尸体,尤其是将头颈伸入动物体腔取食内脏或腐肉,其头部和颈部的羽毛特化为短短的
绒羽,在进食过程中被沾污板结后,通过与土石、草茎、灌木等摩擦恢复蓬松状态,继续发挥有效的保暖作用。颈部的基部生长的一圈较长的羽毛则构成领,象人用餐时使用的的餐巾一样,起到防止弄污身上羽毛的作用。由于
体形较大,翅膀大分宽阔,非常适合于在长时间、远距离的翱翔飞行中节省体力,对于寻找难以得到的动物尸体十分有利。争抢食物时,它总是伸直头部,张开翅膀,将肩部的羽毛竖立起来,不停地向前跳动,作恐吓的动作,以驱离其他个体。
高山兀鹫不善鸣叫,叫声为“嘶,嘶”或“哼,哼”的喉音。
分布范围
世界
分布于中亚至喜马拉雅山脉。包括阿富汗、不丹、中国、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马来西亚、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泰国和乌兹别克斯坦。
旅鸟:新加坡。
中国
喜马拉雅山脉部分地区、青藏高原、中国西部。
省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新疆、内蒙古、宁夏、重庆。
保护区:雪岭云杉、托木尔峰、六盘山(宁夏)、卧龙、天池(新疆)、阿尔金山、高黎贡山。
山脉湖泊:
阿尔金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西段、怒山、
天山、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山地、
帕米尔高原、青海湖、北部天山山地、
伊犁谷地、尤尔都斯盆地、南部天山山地、东部天山山地、东疆戈壁丘陵、东昆仑阿尔金山山地、巴音布鲁克、托木尔峰南坡(琼台兰河)、那拉提、天山山脉、乌鲁克恰提、红其拉莆、民丰和口门子。
2022年2月14日消息,在云南龙陵县首次拍摄到高山兀鹫。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12月至翌年5月。通常营巢于高原、高山、峡谷的悬崖岩壁的凹处或壁龛内,经常将旧巢整修后继续使用。巢材多取自附近地区,多为枯枝,内部铺以柔软物质,如动物毛发等。巢材稀缺时,甚至拾取破旧衣物、铁丝等筑巢。每窝通常产卵1枚,卵的颜色为白色或污白色,表面光滑无斑,偶尔被有褐色斑点。有些繁殖对单独营巢繁殖,但多数高山兀鹫在繁殖期共享巢区,巢间距离通常不太远。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种群现状
2001年认为高山兀鹫在六位数的存量是现实的。青藏高原的种群约占繁殖种群的80%,估计约有230,000只,相当于约153,000只成熟个体(2009年)。假设该物种分布范围的其余部分具有相似的密度,那么对全球种群的初步估计约为290,00 只(2009年)。基数在100,000-499,99只的范围内,假设相当于平均66,000-334,000只成熟个体。
主要威胁
趋势理由:该物种在其大部分分布范围内的种群趋势尚未得到很好的研究,但由于
双氯芬酸对牲畜的预期影响,预计在接下来的三代中它会下降25-29%。双氯芬酸的兽医使用在高山兀鹫的繁殖范围内不太常见,因此成体不太可能接触到,但当幼鸟迁移到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和巴基斯坦的低地地区时可能会接触到。
危及高山兀鹫生存的主要因素是环境污染。多年来草原地区经常进行大范围的毒饵灭鼠,进食鼠类尸体常导致二次中毒。另外,乱捕滥猎现象在有些地区还时有发生。
相关报道
2022年1月,在云南省保山市瓦马乡汶上一带的岩山上,有上百只高山兀鹫不时在天空中翱翔、盘旋,大部分时间停留在附近山头上休息,吸引了不少人专程前来围观。
2022年2月1日19时许,西宁野生动物园高山兀鹫夫妇“杨过”和“小龙女”在猛禽谷假山顶部产下一枚卵。经过59天的孵化,4月1日凌晨4时1分,雏鸟完全破壳。这是西宁野生动物园人工繁殖的第六只高山兀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