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猿人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谋猿人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大那乌村北约500米的山腰,距县城7千米。保护面积约768.15亩。元谋人化石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之一,后正式被定名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简称“元谋人”。
历史沿革
1965年5月1日,地质工作者钱方、蒲庆余等一行在大那乌村北从事第四纪地质考察时,偶然发现两颗呈浅灰色,石化程度很深的猿人牙齿化石,为一左一右的上内侧门齿。
197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省博物馆、元谋县文化馆联合发掘了元谋人遗址。
1976年,中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的李普等人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元谋人”的时代为距今170万年。
1984年以后,地质力学所、云南省地科所、贵阳地化所等单位再分别采样、测定。多次映证“元谋人”的时代仍为170万年。
1998年,中国科技大学黄培华等用电子自弦共震法测定“元谋人”的时代为距今160万年,再次证明“元谋人”时代的古老性。
1985年,动工兴建元谋人博物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1987年落成。
2023年7月21日,云南省元谋猿人遗址启动第六次考古发掘,该遗址考古发掘A区的系统发掘工作已全面开展,其他区域的发掘工作也将陆续启动。
2023年10月24日,创意云南文博会分论坛·中华文明探源元谋论坛介绍元谋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最新进展和成果:截至目前,新发现具有原生地层堆积的旧石器和第四纪古生物化石点40处,石制品标本600余件,动物化石标本400余件。
遗址特点
元谋人遗址是一个河湖相沉积盆地,从沉积特征、孢子花粉和哺乳类化石材料分析:自下而上可分为四段,计28层,第一段为1~4层;第二段为5~17层;第三段为18~23层;第四段为24~ 28层。元谋人牙齿出土自第四段第25层的棕褐、褐色黏土中。第四段还出土有石器、炭屑和烧骨。哺乳动物化石有:云南马、中国犀、爪蹄兽、泥河湾剑齿虎、桑氏猎狗、原始鹿、斯氏鹿、云南水鹿等四十余种。其中的云南马、爪蹄兽、原始狗、枝角鹿等为第三纪的残存种。从元谋人动物群的总体性质看,为更新世早期的产物。根据古地磁法的测定,元谋组地层的形成距今310万年至150万年。元谋人牙齿属早更新世,距今170万年至110万年,绝对年代距今约170士10万年。这一测定不仅确定了元谋人的生存年代,而且将第四纪地层的开端推进到距今310万年,这在地层学上也是件大事。
文物遗存
1965年5月1日,地质工作者在云南省元谋县进行地质调查时,在那蚌村西北的褐色黏士层中发现了两颗古人类牙齿化石:一为左上内侧门齿,一为右上内侧门齿。牙齿为浅灰色,石化的程度比较深。
1973年冬,考古人员在元谋人化石地点进行了系统发掘,出土了很多哺乳动物化石、石器、炭屑等古文化遗物,为元谋人的研究增加了新的内容。在含元谋人牙齿的褐色黏土中及其附近,找到了一些石器,石器以石英岩为原料,有石片、石核、尖状器等类型。其中有出自地层的三件刮削器:一件一面保留着较平的岩面,在较宽的一边缘上进行了第二步加工;另一件形体较小又薄,近似长方形,在一侧边缘,上经过加工,刃部微凹;还有一件近似方形,其中有三个边缘保留着修正的痕迹。上述三件石器是元谋人石器文化的代表作。还应该特别提到的是在元谋人遗址中出土了一些炭屑,这些炭屑分布的特点是:炭屑多包含在黏土、粉砂质黏土中,少量夹在砾石透镜体内;炭屑分布的上、下界约三米左右,分三层,每层的间距约半米;炭屑的分布不均匀,有的较为集中,呈鸡窝状,有的地方比较分散,呈星点状;炭屑的直径一般在4~8毫米之间,最大的15毫米,最小的1毫米左右,用肉眼可以清楚地看见。后来,在深沟底部还找到了两件颜色发黑的动物化石,经鉴定可能为烧骨。
科研人员在元谋人化石层中找到了14种哺乳动物化石,分别是云南马、爪蹄兽、猪、水牛、牛类、纤细原始狍、剑齿象、豪猪、竹鼠、鬣狗、斯氏水鹿、云南水鹿、山西轴鹿、最后枝角鹿等。
科学研究
“元谋人”的牙齿为同一青年男性个体的左侧、右侧上内侧门齿,齿冠长度分别是11.4毫米和11.5毫米;宽度分别是8.1和8.6毫米,高度虽经磨耗而减小,但仍达11.2和11.1毫米。“元谋人”经研究归属早期直立人。其特征为:牙齿粗硕,齿冠扩展指数达141.9;齿冠唇面除接近颈线的部分较为隆突外,其余部分较平扁,有明显的汤姆氏线,唇面沟及浅凹面;舌面的底结节发达,占舌面的二分之一;具铲型结构。研究者认为“元谋人”应为直立人的一个新亚种,建议以发现人类化石的元谋县为名,命名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Hommo erectus yuanmouensin,sub sp.nov)。
1976年,中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的李普等人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元谋人”的时代为距今170万年。随后,地质研究所和贵阳地化所分别采集元谋组古地磁样,并得出基本相同的结果。
1984年以后,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再分别采样、测定,多次印证“元谋人”的时代仍为170万年。
1998年,中国科技大学黄培华等用电子自弦共振法测定“元谋人”的时代为距今160万年,再次证明“元谋人”时代的古老性。尽管认为“元谋人”的时代为中更新世的意见依然存在,但是“元谋人”时代属于早更新世,距今年代为170万年的观点已普遍被学术界所承认。
文物价值
元谋人遗址,是中国更新世早期地层中唯一含人类化石的遗址。它的发现不仅对地层的划分具有重大意义,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元谋人及其文化遗物,材料虽然不多,但意义非浅。
中国是发现早期人类化石的重要地区之一。元谋人被发现后,经初步研究划归直立人阶段,研究者将元谋人的牙齿形态与类人猿、巨猿、南方古猿、北京人、智人的牙齿作了比较和研究,认为元谋人牙齿与北京人牙齿相比,差异的程度则更大。由于元谋人生存时代远比北京人为早,根据对已有的直立人材料的分析,研究者将元谋人上中门齿作为中国南方迄今已发现的早期类型直立人代表。形态上与北京人的不同地方,反映了他们可能具有从纤细类型南猿向直立人过渡的特点。这一性质说明,元谋人为早期的直立人代表,又反映出南猿的某些性状,说明元谋人在人类社会开创时期,从南猿向直立人过渡阶段上所具有的特殊作用。
云南元谋人的遗址中,发现与人类化石、石器、动物化石等伴存的有炭屑和烧骨。这些材料虽较少,深入研究还有一定困难,但为探索这一问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这些火的遗迹,常常是与人类化石、动物化石或石器共存一处,反映出与人的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这一事实,就把人类用火的历史从距今四五十万年提早到距今170万年。火的应用,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文化
名称由来
研究者根据元谋人牙齿的性质,确定其为直立人种的一个新亚种,并以发现这一化石产地的元谋县将其命名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简称元谋直立人,俗称元谋人。
遗址沉寂
因为缺少经费,元谋猿人遗址的保护异常艰难。如今固定的保护经费几乎为零,科考发掘也已停滞近30年。一方面是面对自然侵袭难以采取有力措施,如雨水冲刷、水土流失,很可能将埋在地下的文物冲走;而另一方面,在人为破坏的监督和管理上十分匮乏,遗址保护和当地村民的开发愿望之间的矛盾,导致大量挖取红土用以种植、放牧牲畜和垃圾丢置等,都是对这一遗址保护的极大损害。缺钱,让元谋人遗址的保护异常艰难。多年来,县里和上级均没有固定的保护经费投入,元谋人遗址没有管理用房,没有专职管理人员,没有任何围挡,谁都可以随意进出。
主要展览
元谋人博物馆
元谋人博物馆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于1985年动工兴建,1987年落成。博物馆展厅介绍了元谋人的牙齿化石等内容,馆藏文物千余件,展厅内陈列分“人类的起源”“元谋古猿”“元谋史前文化”三部分,揭露了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简史,系统地展示了原始人类的进化环节。
文物保护
1982年2月23日,元谋猿人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2008年开始,云南省文物局就高度重视,多次组织专家深入遗址调研,下拨专项规划经费,由昆明市本土建筑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承担对“元谋人”遗址文物保护规划编制任务,经过两年多的论证和编制,最终通过了省级专家评审。
旅游信息
元谋猿人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大那乌村北约500米的山腰。
自驾车
从元谋火车站出发沿着京昆线向南行驶11.8千米,左转进入遗址公路行驶3.2千米即可到达。
从昆明出发沿着京昆高速行驶153.6千米后从元谋高速出口驶出,进入京昆线行驶3.8千米后左转,进入遗址公路行驶3.2千米即可到达。
参考资料
东方人类故乡-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1-02-26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9 15:2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