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拱后墙法
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
先拱后墙法是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之一,也称支承顶拱法。在稳定性较差的松软岩层中,为了施工安全,先开挖拱部断面并及时砌筑顶拱,以支护顶部围岩,然后在顶拱保护下开挖下部断面和砌筑边墙。在开挖边墙部分的岩层之前,必须将顶拱支承好。
简介
先拱后墙法是指先挖隧道拱部并做好衬砌,在拱圈保护下开挖下部断面。用挖马口的方式分段砌筑边墙。隧道较短时,采用上导坑,称为上导坑先拱后墙法,隧道较长时,宜采用上下导坑,称为上下导坑先拱后墙法。
大跨度隧道可先在隧道下部两侧开挖两个下导坑,随后在顶部开挖上导坑,三个导坑成品字形布置,所以又称品字形导坑先拱后墙法。
中央下导坑
中央下导坑先拱后墙法施工程序如图《中央下导坑先拱后墙法》所示,其中③、④部开挖后可立即用锚杆进行支护。扩大开挖后,应立即灌注拱部混凝土。最后拆除棚架,开挖⑥部,并立即砌墙。
中央上导坑
中央上导坑先拱后墙法施工程序为:导坑①超前开挖并架设临时支撑,随后落底②,更换导坑支撑。最后依次扩大两侧③,并立即进行砌筑拱部混凝土,开挖中间部分⑤,为防止两侧内移,根据需要可设支撑。两侧墙⑥、⑧采用马口开挖,每侧开挖完成后立即砌墙,如图《中央上导坑先拱后墙法》所示。
上下导坑
上下导坑先拱后墙法,施工程序如图《上下导坑先拱后墙法》所示。下导坑①超前上导坑②30~50 m。两个导坑挖好后,先扩大上半断面,并把拱圈修筑好,然后在拱圈保护下开挖下部断面,最后修筑边墙。上下导坑之间以漏斗孔连通,以利于上部导坑出渣、进料和通风。
品字形导坑
品字形导坑先拱后墙法,施工程序如图《品字形导坑先拱后墙法》所示。先开挖品字形布置的导坑①、②,再在上导坑②扩大拱部③、④,矸石从漏斗漏至①中的斗车内运出,挖完拱部岩石后立即砌筑拱圈V,在拱圈保护下开挖边墙部分⑥,并砌筑边墙Ⅶ。最后开挖核心⑧部和⑨部。
蘑菇形
开挖①~④部后呈现蘑菇状的断面,故称为蘑菇形法,施工程序如图《蘑菇形先拱后墙法》所示。在下导坑中设立漏斗棚架,供向上扩大开挖时装渣之用。
施工方法
开挖两侧边墙部分的岩层时(俗称挖马口),须左右交错分段进行,以免顶拱悬空而下沉。
施工时,须开挖上下两个导坑,开挖上部断面时的大量石碴,可通过上下导坑之间的一系列漏碴孔装车后从下导坑运出,既提高出碴效率,又减少施工干扰。当隧道长度较短、岩层又干燥时,可只设上导坑。在此种场合,开挖时可将临时支撑和拱架都支承于坑道中间未被开挖的大块核心地层上,为避免运输和施工的干扰,可先将上半断面完全修筑完毕,然后再进行下半断面的施工。
本法适用于松软岩层,但其抗压强度应能承受拱座处较高的支承应力;也适用于坚硬岩层中跨度或高度较大的洞室施工,以简化修筑顶拱时的拱架和灌筑混凝土作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17 12:30
目录
概述
简介
中央下导坑
中央上导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