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原名《我们是明天的太阳》)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歌,由胡宏伟作词,雷雨声作曲,于1987年完成创作。1988年5月8日,被正式确定为中国共青团的代团歌。2003年7月26日,被正式确定为中国共青团的团歌。
歌曲创作
创作背景
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成立后,就提出征集团歌的工作,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项工作一直没能落实。
1987年,在筹备召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共青团中央提出确定团歌的任务;同年5月,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了征集团歌的启事。同时,共青团中央又邀请了中国各地三百多名词曲作家进行创作。
创作历程
时任原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创作员的胡宏伟看到报纸刊发的征歌启事后,引发了他心底的创作激情。回想自己曾有过的6年共青团员生活,他的创作欲望更强烈了,当即投入创作。在考虑如何把青年人的精神具体化、形象化时,他联想到五月的天安门广场,到处都是花的海洋,于是写下歌词“我们是五月的花海”。前四句写出来后,胡宏伟又用“‘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拓展历史的纵深感。经过酝酿修改,最终胡宏伟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将只有一段、80多个字的歌词,以《我们是明天的太阳》为题,寄给了评审委员会。
1987年10月3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10首从全国数千首应征歌曲中选出的团歌候选作品,胡宏伟作词的《我们是明天的太阳》排名第一。
时任辽宁歌剧院副院长兼辽宁乐团团长的作曲家雷雨声看到歌词后,认为写的很好,决定为其谱曲。雷雨声是旋律写作的快手,很顺利地写了几个初稿,但是都不太经得起推敲。他首先确定团歌的主题应具有“战歌”的气质,再融入抒情性、浪漫性及年轻人的担当意识。于是,他否定了从高音开始,着重于“花海”“明天的太阳”这些美丽的形象描写等方案,而是从聂耳与冼星海的歌曲、抗战歌曲、国际歌等寻找音乐气韵,尤其是像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正气歌》那样的民族传统精神,力求体现出中国人的人格、青年人在新时代的作为。最后确定主题是“担当”的胸怀”。在谱曲过程中,他吸收了进行曲和通俗音乐的特点,在该曲的中间段,把音域降到低音区,调式从大调转向小调,表现对厚重历史的回顾,然后再逐渐把音乐往上推,转入大调,进入高潮。
经过中国青少年的学唱,中国青年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组织了群众性的“共青团之歌评选活动”,从推荐的十首歌曲中评选出三首优秀歌曲。最终,该曲得票数排在第一名,与评审委员会的评审意见一致。经团中央常委会讨论,确定将该曲与另一首入围歌曲一并作为团歌候选歌曲提交共青团十二大讨论。
1988年5月8日,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经与会代表投票表决,该曲被确定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代团歌,并更名为《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2003年3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委会宣传组要求作者进一步修改完善该曲。为了体现时代感,胡宏伟曾试图把“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改为“伟大的复兴,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后来团中央领导和音乐界人士考虑到原词已经在广大团员中广为传唱,认为还是不要轻易改变为好,最终歌词只字未动。
当时该曲的老版本是盒式磁带形式,时长约1分47秒,整首曲子重复两遍,录制比较简单,只有成年人齐唱版本。而雷雨声为了让该曲更完整地表现“五四时期”到21世纪的时代感,对乐曲进行了修改,缩短了歌曲长度,由原来的从头反复,改为副歌反复,即一遍半的形式,总长只有1分30秒,并重新编写了配器。为了便于在不同场合的演唱该曲,雷雨声还创作了标准版、艺术版、管弦乐演奏版及军乐演奏版。
2003年3月10日,有关单位组织在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录音棚录制了修订后的版本,并制成了光碟;7月26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该曲确定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歌。
(图集照片参考资料:)
歌曲歌词
发行信息
歌曲鉴赏
总体鉴赏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该曲表现了中国共青团的性质、任务,深化了中国共青团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的主题,既高度概括、评价了中国共青团的光荣历史,又昭示了中国共青团的神圣使命。词曲之间结合妥贴,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把中国青年们对中国共青团和中国共产党的依恋之情烘托得淋漓尽致,较好地表现了中国青年一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在音乐的创作上体现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精神面貌,其先进性、通俗性、持久性,经过长期的传唱得到肯定。
歌词赏析
该曲歌词语言简洁,形象生动,跨越历史,展示未来,凝聚着中国青年的意志和理想,迸发着激情和力量,是当代中国青年对事业追求的倾注,是对共产主义坚定信念的由衷表达。
歌词从开头就把听者带进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热烈、欢快的境界,令听者仿佛听到春的潮、看到花的海、看到一颗颗年轻、跃动的心及一轮喷薄而出的朝阳,给人以鼓舞、希望和力量。“五月的花海”,“初升的太阳”象征着青年一代朝气蓬勃的形象。“用青春拥抱时代”“用生命点燃未来”体现出当代青年对祖国、对人民、对生活无限的热爱,表达了他们愿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青春和生命的誓言。
歌词具有恢弘气度,显示出青春的朝气、青年人的理想和浪漫及时代青年的担当意识,既有拥抱时代、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又回顾了中华民族的厚重历史,具有文化张力和感染力。
旋律特色
该曲采用大调进行曲式,节奏感比较强,显得庄重严肃,适合合唱、齐唱。全曲采用三段式进行曲谱成,前奏四小节为引子部分,音乐主题从低音开始,六度的跳跃,调性明朗;然后翻高八度,接着性格柔和地下行,确定了歌曲的基本格调,也是中国共青团的集体人格,情绪饱满,具有担当意识的主题;第二个乐段音乐移入小调,阴郁一些,“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有沉重的历史感,也是相对较厚重一些的抒情。歌曲唱起来流畅优美,下行的旋律令人泛起一阵悲壮的情绪。管弦乐在伴奏中由副题和主题的呼应,突出历史的传承意味与厚重感,既精练又丰富。乐段的最后一句移入大调,并准备逐渐进入歌曲的高潮;第三乐段是非常明朗的大调,冲向全曲的高音,将节奏拉宽,恢弘壮丽的事业非常顺利展现出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后半段是主题的变化再现:“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同时接尾声,非常简洁、有力地结束:“我们!开创!新的世界!”全曲加上一个从主题音调中提炼出来的四小节前奏,整个歌曲很齐整、简练,充满朝气,充满中华民族的气韵,同时有一种担当的意识和不忘初心的使命感。
重要影响
重要成就
社会影响
《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是鼓舞一代代中国共青团员在中国共产党指引下接续奋斗的主旋律,它结束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81年没有正式团歌的历史。
2018年,共青团中央印发《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团徽、团歌制作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规定在以下场合,应当奏唱团歌:
同时还规定:
2023年3月15日,《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呼号、入队誓词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入团誓词国家通用手语方案》实施。该规范以听力残疾青少年使用者为主体,是中国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手语方案》后的又一重要成果。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15 18:25
目录
概述
歌曲创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