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过敏(photosensitivity)指皮肤被紫外线照射(如日晒)后,所诱发的一系列皮肤病的总称,表现为暴露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红斑、风团,或大疱性皮疹,伴灼热、痒痛感。急性期有糜烂、渗出,随着病程的延长,皮疹会出现在非曝光部位。光过敏与个人体质有关,其皮肤即使没有经过曝晒,也会出现症状。
病因
引起光过敏性皮肤病的重要的因素是光线中的UVA,UVB和可见光。UVA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引起皮肤色素的增加,晒黑皮肤。UVB主要是会晒伤和晒红皮肤。有的时候,光敏性皮肤病并非是阳光照射皮肤直接引起的,需要一些光敏性的物质的参与,常见的光敏性的物质有食物(泥螺、芹菜、无花果、柑橘类水果、芒果、菠菜、莴笋等),化学物质(化妆品、染料、焦油类物质),药物(四环素、磺胺、灰黄霉素、雌激素、喹诺酮类、吩噻嗪类药物、赛庚啶等)。
光过敏的作用机制分为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光毒性反应是一种非免疫性反应,光敏物质到达皮肤后,在适合波长的照射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即可发生光动力作用而发生能量传递,使光能直接作用于皮肤而发生一系列反应。光变态反应是一种免疫反应,为光能参与下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光敏物质存在于皮肤后吸收光能发生反应称为半抗原,与皮肤蛋白质结合形成全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诱发细胞免疫反应。
临床表现
目前光过敏性疾病的分类并无统一的意见,主要分为日光所致的剂型损伤反应,日光所致的慢性损伤反应,外源性光敏物质参与的化学诱发的光敏反应,特发性d光敏性疾病,遗传和代谢性疾病,由于光线促发或加重的疾病等。光过敏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曝光部位的水肿性红斑、斑疹、水疱、风团、丘疹、结节,急性损伤会有渗出和糜烂,慢性损伤会有苔藓化的表现。发病时间长了以后,非曝光部位也会出现皮疹。
诊断和鉴别诊断
光过敏性疾病的诊断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必要的光生物学检查。
光敏性疾病的病史非常重要,疾病发生的季节,光线暴露的反应时间,潜伏期,和皮损持续时间,可能接触或服用的光敏性的物质,发病的年龄,一些与遗传有关的光敏性疾病幼年开始发病,是否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既往的光敏史,接触过敏史和家族史。
体格检查需要仔细检查皮损分布的部位,光敏性疾病的皮损主要分布在光暴露部位,如:面部、前臂伸侧、胸前三角区等。慢性皮疹非曝光部位也会有皮疹。
光过敏的检查主要是做光生物学实验,包括最小红斑量测定,光斑贴试验,光激发试验等。
治疗
预防措施主要包括避光,去除可以光敏物质,使用防光剂。
光过敏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烟酰胺、抗疟药物、抗组胺药物、沙利度胺、ß-胡萝卜素、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有的时候可以配合光疗,包括PUVA疗法、UVB、UV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