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
疾病名
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是一种诱因不明,可以影响整个消化道的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从口腔至肛门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病,但多见于回肠末端和邻近结肠。主要病灶为消化道溃疡,可以导致肠道狭窄、穿孔等,有高危复发倾向。发病与环境因素、遗传、肠道菌群免疫等多因素相关,且存在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高发年龄段是15-40岁,无显著性别差异。克罗恩病在中国的发病率在近十年有显著上升趋势。
病因
克罗恩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由多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主要包括:
可概括为: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在肠道菌群参与下,启动肠道异常免疫应答,最终引起免疫损伤炎症过程,可能因为患者免疫调节紊乱和(或)特异抗原的持续刺激,上述免疫炎症反应表现为过度且难以自限。
近年来,克罗恩病的发病率持续增高,可能与社会工业化有关。研究表明,吸烟与克罗恩病发病率呈正相关,除此之外,生活方式改变、高脂饮食等因素,亦可能导致本病发作。
研究发现克罗恩病患者一级亲属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克罗恩病发病率单卵双胎显著高于双卵双胎。目前研究认为,克罗恩病既是多基因病,也是遗传异质性疾病(即不同人由不同基因引起),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患者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作用下而发病。
近年发现炎症性肠病患者存在肠道菌群失调,认为疾病发生可能是由针对自身存在的肠道菌丛的异常免疫反应所致。
抗生素或益生菌制剂治疗对某些患者有效,间接证实了这一病因。
肠道黏膜免疫反应的异常激活是引起克罗恩病肠道炎症发生、发展和转归的直接原因。
近年被广泛接受的学说认为,患者存在“免疫耐受
症状
克罗恩病的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大多数患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病程多呈慢性,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迁延不愈,并且有终身复发倾向。少数患者起病较急,可有急腹症表现,易与肠梗阻或急性阑尾炎混淆。
典型症状
本病最常见的症状,多见于右下腹或脐周,呈间歇性发作,常为痉挛性痛,或伴腹鸣。多在进食后症状加重,排便或肛门排气后则可缓解。
本病的常见症状,病程早期间歇性发作,后期可转为持续性。多为糊状便,一般无肉眼脓血。病变累及乙状结肠或直肠、肛门时,可有里急后重症状和黏液脓血便。
多数患者表现为间歇性低热或中度热,少数出现弛张高热伴毒血症,少部分患者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甚至长期不明原因发热后才出现消化道症状。
表现为体重减轻、低蛋白血症、贫血等,儿童期发病还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伴随症状
克罗恩病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伴发一系列肠外表现,包括口腔溃疡、脊柱关节炎、眼炎(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皮肤损害(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肝胆疾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等。
就医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疾病,迁延不愈。多数患者可能会有间断性腹痛、腹泻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少数人出现急腹症表现。由于缺乏诊断的金标准,确诊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消化道内镜加组织活检是帮助确诊的重要措施。当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寒战、严重腹痛腹泻、腹部包块、恶心呕吐、严重脱水、肛门停止排气、肛周排出脓液等症状,请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或胃肠外科。
相关检查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基本情况:医生会了解患者的年龄、职业、是否抽烟酗酒、是否有家族遗传史等。
发病时间:医生需要了解患者发病时间以及发作期长短,以进行基本判断。
自觉症状:患者是否有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发烧寒战、关节痛、口腔溃疡等。
体征:医生会查看有无腹部包块、杵状指(趾)、皮肤损害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等。
血液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是否贫血;检测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白蛋白等指标。
粪便隐血试验:常为阳性。
X线造影检查
医生会对小肠病变进行胃肠钡餐检查,对结肠病变行钡剂灌肠检查。X线有很多特征性表现,有助于诊断。
CT检查
对诊断腹腔脓肿有重要价值,小肠和结肠的CT成像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变分布、肠腔的狭窄程度、肠壁增厚和强化等改变,有利于克罗恩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MRI检查
小肠和结肠的磁共振成像(MRI)除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变分布、肠腔的狭窄程度、肠壁增厚和强化等改变外,新技术磁化传递成像还有助于区分病变肠道的炎症与纤维程度,有利于指导克罗恩病的治疗。
超声(B超)
可以诊断早期腹腔脓肿及发现病变的肠段,操作较其他方式更加方便。
弹性成像检查
以点剪切波弹性成像(p-SWE)为代表的新一代弹性成像技术有独特应用,通过人体材料力学和影像学综合分析,对诊断炎症造成的肠道狭窄有重要意义。
消化道内镜检查加上病理组织活检是诊断克罗恩病的重要依据。
可检查全结肠及回肠末段,医生在结肠镜直视下观察病变,可见特征性改变,还可在病变部位取活检,可以较为准确地识别克罗恩病的早期病变特征,并评估其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由于本病可累及肠道全层,医生有时需使用结肠镜与X线相结合的检查方法。
是安全、无创的小肠检查手段,医生可以观察传统X线下不能发现的早期微小肠道黏膜病变。
是有创的检查方法,可进行活检,适用于小肠明显狭窄、不宜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
鉴别诊断
治疗
克罗恩病目前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多采用药物治疗控制疾病活动及维持疾病缓解,防治并发症,阻止发生肠道毁损。
克罗恩病维持治疗疗程仍未明确,以激素诱导缓解后多以巯嘌呤类药物等继续长时间维持;应用生物制剂治疗缓解后,可继续用其维持治疗或改用免疫抑制剂维持。生物制剂用药的疗程初步建议在复查内镜发现肠道溃疡完全愈合后,再继续巩固用药1年,可考虑停药,但仍建议续以巯嘌呤类药物等继续维持。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适用于病情较轻者,也可作为缓解期或术后维持治疗,但疗效不太稳定。不同剂型的美沙拉嗪可在小肠、回肠、结肠等部位定点释放,故适用于病变在小肠、回肠末端和结肠者。柳氮磺吡啶适用于病变局限在结肠者。
为控制本病活动有效的药物,适用于中重度患者及氨基水杨酸制剂无效者。布地奈德副作用较轻,依赖性小,推荐使用。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也可增加患者对单抗类药物的敏感性。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注意事项如下:
不可突然停药,疾病控制后应逐渐减量(约2~4周);不可用于维持治疗(一般用药时间在3个月左右),需要应用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长期激素治疗医生会给予补充钙类和维生素D,防止激素性骨病的发生。
糖皮质激素减量停用后,医生会同时应用此类药物以维持疾病缓解,如硫唑嘌呤或巯嘌呤、甲氨蝶呤等。
某些抗菌药物,如甲硝唑、环丙沙星等,可用于控制肛周脓肿或腹腔脓肿等感染,治疗并发症,并有预防术后复发的作用。抗菌药物一般需与其他药物合用,增强疗效。
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如英夫利昔单抗)等新型药物已被证明对控制活动性克罗恩病有效,并有促进肠瘘愈合的作用,对于具有高危因素的克罗恩病患者,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常建议此药为首选方案。
过敏为该药常见不良反应,感染是其禁忌证。
对症治疗:严重腹泻者可应用解痉、止泻剂等。
患者常因消化吸收障碍而营养不良,医生会酌情应用铁剂钙剂
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能通过某些细胞因子通路提高免疫力并能延缓克罗恩病的进展,故建议适量补充维生素D、叶酸等。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存在完全性肠梗阻、急性穿孔、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主要是病变肠管切除。
瘘管合并腹腔脓肿患者建议先行超声CT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
粘连较轻的克罗恩病并发的肠瘘推荐行腹腔镜手术。
选择手术应谨慎,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率较高,绝大多数患者术后需用药以预防复发,最常用的预防复发药物为嘌呤类药物。
前沿治疗
针对于克罗恩病发病环节的许多新型生物制已在研发中,部分已初步证实具有可喜的疗效,针对不同靶点的精准治疗将是未来治疗的主要方向。
预后
克罗恩病可自行缓解,或经过积极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整体而言,易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相当一部分患者经手术后依然有一年内复发倾向,预后不佳。
并发症
参考来源: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21:10
目录
概述
病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