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雅人分布在
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
达里雅布依乡(意思是“在河边上”),在
克里雅河下游
尾闾上,在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绿洲地带,在县城北方230公里的地带。达里雅布依是克里雅河尾发育的绿色
三角洲,在茫茫大漠里,这是最后一族固守大漠的牧民,当地政府曾想把他们迁出这片不宜居住的土地。但他们自称克里雅人,恋土难移。2017-2019年,部分牧民搬迁至达里雅布依小镇易地扶贫安置点。
历史评价
关于(克里雅河尾闾上即
达里雅布依乡的)克里雅人的来源,一种说法是:“相传400年前,于田绿洲古老
农区的木尕拉、喀鲁克一带的农民寻找草场,顺克里雅河北下,发现这里水草丰茂。他们先后在克里雅河两支流流域落户。西支因河流两岸流程远,面积大,有15户牧民生存在这里,东支因河流流程短,
流域面积小,仅有8户牧民居住。随后由于岁月的推移,历史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代盖”(意为河东的意思)和“盖尔普”(意为河西的意思)为名的
代代以放牧为生的两大家族。”
另一说法是克里雅人是2000年前的古
楼兰人的一支。
1896年1月,
瑞典探险家
斯文·赫定沿
塔里木盆地的克里雅河追寻到沙漠的尽头。他想知道,那最后的几滴水挣扎到哪里为止……
他继续沿着古木参天的河岸向塔克拉玛干深处走去。但他突然发现,这里不仅有成群的
野骆驼在奔跑,而且也是大批野猪的乐园,更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竟有一个牧民群落在这里生息着。
这个风景如画、与世隔绝的
沙漠绿洲在
维吾尔语里叫“达里雅布依”,汉语音译是“在河边上”。近百年来,历史并未因斯文·赫定的记述而在这里喧嚣起来。他们始终离群索居,被人们称作沙漠里的“原始部落”。
过去了半个世纪后,1959年,人民政府派人找到这群隔绝的维吾尔人,并为他们建立了
达里雅布依村。不幸的是,“文革”中,他们再次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1989年,政府再次进入达里雅布依,并改村设乡,建立学校,培训医护人员和兽医,解决用电、用水,开办
邮政所和
信用社等。
寻访过程
寻访达里雅布依人的路是艰难的。从于田县城出发后,在宽阔的林荫大道上折向克里雅河东岸坑坑洼洼的土路,一直向北行进220多公里,才到了于田县大河沿乡政府所在地。
一路上看不到一丝人烟,沿途只是一种恍若时空停滞的感觉:沙雾在连绵起伏的沙丘上跳跃,清澈蜿蜒的克里雅河向沙漠延伸,如火的
红柳、流金的
胡杨、起舞的
芦苇、缤纷的灌木以及河床上散漫的
羊群。
到达这个“河岸边”的克里雅,这群
维吾尔人像打量外星人般地打量着来客。甚至有的小孩会拿起一把青草放在“牛头车”的引擎盖上,一个劲地说着:“霍西(吃)”。
生活习俗
克里雅人的家简陋却整洁。墙是用胡杨树枝围成,上面抹着薄薄的泥巴,屋顶覆着一层苇草,四处都透着光亮。
乡政府所在地在克里雅河水渐渐消失的尾闾上。说是乡,实际只是相对集中的几十户克里雅人家。乡政府所辖属的
土地面积不是全国乡镇之最,但它南北距离竟达500多公里,村民说,如果从南到北发一个结婚
请贴,至少半个多月以后才能赶上一场婚礼。在人民政府管辖还没有触及这里时,克里雅人全靠骆驼和毛驴来运输他们所需的生活用品。骆驼到县城一次,至少要走8天。
乡上有一间
伊斯兰风格建筑,高大漂亮,和周围简陋的泥巴屋子形成截然的对比。这间屋子是乡长的家。乡长是乡里最见多识广的人。
克里雅人的饮水很成问题。
洪水期克里雅河流下来水后,澄淀的泥水带着甜味,
枯水期,人畜用水都是咸苦的涝坝水。由于克里雅河上游
用水量的加大,克里雅河水的行程已越来越短,短到很多人不得不到河的更上方去取水。卡斯木家的井是全乡少有的几口“
甜水井”之一。所谓的“井”不过是一个沙坑,里面水很少,得顺着
木梯爬上爬下往上
提水,如果偷点懒用吊桶打水,那打上来的水有半桶是沙子。
克里雅人实在不愿搬迁出克里雅河边的“达里雅布依”,政府曾多次希望他们迁到
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去定居,但克里雅人和他们的羊群都不赞成。克里雅人说,这里的牲畜夏秋以胡杨嫩枝为食,冬春啃干芦苇,不习惯吃杂草,如果把它们带到外面水草丰盛的地方,反而难以存活。
于是,政府和部队赠送给他们大卡车,他们开了卡车到于田县城去赶集,卖掉
柴禾和羊皮,换回珍贵的茶和盐。
克里雅人说他们属于“达里雅布依”,属于自然,是自然的孩子,蓝天下他们喜欢自由自在而与世无争,他们保有传统但不拒绝现代。尽管这样,克里雅人还是正在告别“河岸边”封闭落后的生产和生活,逐步走向开放和文明。因为,乡上的学校已经有了县上派来的教师,教他们的孩子学汉语,教孩子们的家长学
农业技术。
外界交通
去克里雅河尾闾了解克里雅人:
乌鲁木齐--(470公里)库尔勒--(160公里)
轮台县轮南镇--穿
沙漠公路--(522公里)
民丰县--(126公里)于田县--(220公里,无路,穿沙漠故河道)克里雅河尾闾
易地扶贫安置
以前,地的贫瘠程度决定了这里户与户的距离,相距最近的人家也要隔上几公里,只有这样,草木才能勉强支持赖以为生的羊群吃饱。
2016年,生态恶化与
脱贫攻坚的双重考虑下,于田县政府将达里雅布依搬迁提上了议程。2017年,政府
投入资金修建了深入沙漠的90公里柏油路,并为
贫困户建设了
安置房。“最难做的还是
思想工作。我们也考虑过将他们彻底搬到县城,让他们住进楼房,但是老乡们不愿意,他们选择了如今的搬迁点。”于田县
扶贫办主任
唐明生说。官方
数据显示,于田县贫困
发生率高达19.3%,165个村中有114个深度
贫困村。而看向更远处,是南疆沙海边串联起的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硬骨头。
据乡政府统计,达里雅布依共369户1342人,2017年开始,有102户396人已经搬迁至达里雅布依小镇易地扶贫安置点,2019年年底前,又将有114户443人搬迁。每家除每人25平方米的新房外,还增加了20平方米的旅游接待标准间,以便今后达里雅布依发展
特种旅游。幼儿园、小学、
医务室、饮水安全工程、车站、旅游接待中心等
公共设施,也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