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兹彗星
掠日彗星
克鲁兹族彗星(Kreutz Sungrazers)是掠日彗星的一种,其近日点极接近太阳是它们轨道的特征之一。
简介
克鲁兹族彗星是由一个周期为1000年左右的母彗星由于长期的运行、太阳的熔化作用以及巨大的潮汐力作用而分裂成的若干颗小彗星,它们形成一个彗星群,绕母彗星的轨道继续运行。德国天文学家克鲁兹首先注意到这些彗星的共通点,因此被称为“克鲁兹族彗星”。
自1995年SOHO卫星发射以来,不少较小的克鲁兹族彗星都得以发现,部分彗星甚至能到达太阳表面。但它们在经过近日点时均被太阳所摧毁。不少业余天文爱好者通过SOHO于因特网发布的图片找到不少克鲁兹族彗星。据欧洲航天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截止2008年,在SOHO卫星迄今发现的1500颗彗星中,85%属于克鲁兹族彗星。 发现
记录方式
画家笔下的1843年大彗星地点为塔斯曼尼亚
1680年出现的大彗星是首颗有记录的掠日彗星,其近日点距太阳中心为1.3个太阳半径,离太阳表面仅20万公里(0.0013天文单位),相等于地球与月球距离的一半。如果观测者在该彗星表面,太阳在空中的角度将会超过80°,在面积及光度方面将比地球大27,000倍,每平方米能接收37MW的巨大功率。
天文学家(包括爱德蒙·哈雷在内)指出该颗彗星为1106年出现的掠日大彗星的回归。163年后,即1843年,当再有壮观的掠日大彗星出现,不少天文学家一致认为是1680年彗星的回归,之后计算出该彗星的公转周期为多个世纪。到了1880年,又有掠日彗星出现,而轨道与1843年的相同;两年后再有一颗被观测到,名为1882年大彗星。于是一些天文学家提出它们原是同一颗彗星,在通过近日点时,其公转周期被缩短,可能是由包围着太阳的高密度物质造成的。
另有说法指出,它们完全是同一颗大彗星掠日时分裂而成的,该说法于1880年首被提出,在1882年的大彗星掠日后解体证明了这个说法。1888年,德国天文学家克鲁兹发表论文,指出1843年、1880年及1882年出现的掠日彗星是许多年前一颗大彗星解体后的碎片,它们属于同一族,即“克鲁兹族”,而1680年出现的掠日彗星之后证实并非克鲁兹族彗星。
1887年又有一颗克鲁兹族彗星出现,但这已是19世纪的最后一颗。到了20世纪,1945年曾出现过一颗;20世纪60年代出现两颗,分别为1963年的Pereyra彗星和1965年出现的池谷·关彗星,其中后者极为壮观,并于掠日后分裂成三块碎片。 著名的克鲁兹族彗星 不少克鲁兹族彗星均为历史上出现过的大彗星,甚至日间在太阳隔邻也能看到。其中最著名的三颗分别为1843年大彗星1882年大彗星及池谷·关彗星(20世纪最亮的彗星之一),另外,1882年的日食彗星也比较著名。
1843年大彗星
该彗星于1843年2月初被发现,距离掠日尚有三星期。2月27日,它在晴朗的白天也能看见,观测者描述其彗尾在掠日前长达2-3度;它在太阳背面掠日后再度出现,其彗尾长达50度,实际长度达3亿里,成为了当时最长的彗尾纪录。到了2000年,该纪3月仍能看到,从4月开始转暗,肉眼已无法看见,而对其最后的观测则为4月20日。不少公众对该彗星的出现感到恐慌,以为末日审判将至。
1882年日食彗星
1882年5月17日,埃及部分地区上空出现日食,不少观测者慕名而来。当太阳全被月球遮盖时,他们看到太阳隔邻有一道强 光,一颗克鲁兹族彗星正于日全食时掠日。
1882年大彗星
该彗星由不少观测者发现,于1882年9月出现时就已可用肉眼看到,在16至17日间掠日,在日间有薄云的天空也能看到。它在掠日后仍于数星期间保持较亮的光度,并于10月间分裂成两块碎片,后分裂成四块。
池谷·关彗星
池谷·关彗星是20世纪最壮观的克鲁兹族彗星,于1965年9月18日由日本与中国两名业余天文学家发现,很快被认定为克鲁兹族。它在之后四星期接近太阳,其光度于10月15日达到2等,10月21日掠日,全球观测者均能于白天清楚看到,掠日时最大光度达-17等,比满月及1106年以来出现的彗星还要亮。
日本天文学家以日冕仪观测后发现,它在掠日前30分钟分裂成三块碎片,在11月初再次出现时可看到其中两块,而第三块则不知去向。它们的彗尾长达25度,并于1966年1月转暗。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1-14 22:55
目录
概述
简介
记录方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