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无应答性(unresponsiveness)是指机体对某种抗原的刺激不表现出免疫应答的现象,这种状态主要由两种原因引起,一为机体的
免疫系统异常,例如
免疫缺陷病;二是
特异性免疫不反应,即
免疫耐受性(immunetolerance)。
免疫耐受产生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
抗原的性质和剂量、免疫刺激的途径和时相、以及机体的免疫状态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所有不利于产生免疫应答的条件均可能诱导免疫耐受。免疫耐受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不论是在基础理论研究还是临床医学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可以用诱导免疫耐受的措施缓解变态反应、抑制器官排斥反应、治疗自身免疫病等。
正常情况下,
免疫系统对宿主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产生免疫应答,这种现象称为自身免疫耐受(autoimmunetolerance)。自身耐受是维持机体免疫和谐的重要因素,其机制与胚胎期的免疫接触有关。根据burnet的
克隆选择学说,在胚胎期或新生期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时,抗原刺激不会引起免疫应答,而只会引起相应
淋巴细胞克隆的永久性抑制,被抑制的细胞群称为
禁忌克隆。一般情况下,在胚胎期免疫系统能够接触到的抗原都是自身
物质;另一方面,也几乎所有的可暴露性自身抗原都在
胚胎期接触过免疫系统,所以出生后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表现为天然耐受
状态。
当某种原因使自身
免疫耐受性削弱或破坏时,
免疫系统就会对自身成分产生免疫应答,这种现象称为自身免疫(autoimmunity)。微弱的自身免疫并不引起机体的病理性损伤,在许多正常人血清中可发现多处微量的自身抗体或
致敏淋巴细胞。这种自身免疫现象随着年龄递增而愈加明显,在70%以上的正常老年人
血清中可查出自身抗体。这些低度的自身抗体能促进体内衰老残疾细胞的清除,帮助
吞噬细胞完成
免疫自稳效应,以保持机体生命环境的稳定。
健康个体的正常免疫调节功能会将自身耐受和自身免疫协调在一个相辅相成的合理水平上。当某种原因使自身免疫应答过分强烈时,也会导致相应的自身组织器官损伤或功能
障碍,这种病理状态就称为
自身免疫病许多自身免疫病的起始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不论何种原因使机体产生了针对自身抗原和抗体或
致敏淋巴细胞时,就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导致免疫炎症,使机体发生组织损伤或功能异常,表现相应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