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因子
生物学术语
免疫调节因子是一种事实存在的物质,主要用来在细胞内传递信号,以控制细胞内的遗传与代谢。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一类能在细胞间传递信息、具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蛋白质或小分子多肽。 哺乳动物的免疫系统具有很强的识别功能:一方面能识别环境中存在的任何分子并与之发生反应,而另一方面却对自身的成分不发生攻击。这对自身免疫耐受机制的研究一直受到免疫学家的极大关注。对该机制的揭示,将有助于许多医学问题的解决,包括自身免疫、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及肿瘤治疗。
基因发现鉴定
APECED(autoimmune polyendocrinopathy-candidiasis-ectodermal dystrophy,APECED)又称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综合征I(autoimmune polyglandular syndronme type I,APS I)是单一基因突变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综合症。其临床特征是多腺体受累的自身免疫疾病,表现为Adison’病、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和皮肤黏膜的机会感染。
研究表明,APECED是一宗常染色体性遗传病。通过对芬兰人及其他地区的患病家庭和人群基因连锁分析表明,疾病的产生于21号染色体(21q22.3)同一区域呗基因的突变相关。由于这一基因的异常与发生多腺体的自身免疫疾病有关,推测这一基因在正常生理状态下推持着自身免疫耐受而控制着自身免疫疾病。因此,将这一基因称为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utoimmune regulator,AIRE)基因。
白介素
白介素12(IL-12),又名细胞毒淋巴细胞成熟因子(cytotoxic lymphocyte maturation factor, CLMF),或称细胞刺激因子(natural killer cell stimulation factor, NKSF),是白介素家族中的较新成员[1].它是一种异源二聚体的细胞因子,主要由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以及其他一些抗原提呈细胞(APC)产生,它能促进分化的CD4+T辅助细胞1(Th1)的增殖,诱导NK细胞和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主要是γ干扰素,提高NK细胞的细胞毒性,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形成等等,IL-12在机体早期的非特异性免疫和随后的抗原特异性的适应性免疫过程均扮演了极重要的角色.上述研究表明,IL-12是一个多功能的免疫调节因子
研究进展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最新研究发现,一种作为免疫调节物质的白细胞介素发挥了花粉症主要“导火索”的作用。
花粉症可导致眼睛和鼻子等出现过敏症状。研究人员已知在花粉症患者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3的浓度很高。它是由鼻粘膜释放出来的,在白细胞介素-33的刺激下,组织胺大量增加,而组织胺是引起喷嚏、鼻涕和鼻塞的物质。
在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培养了体内不能产生白细胞介素-33的实验鼠,和普通实验鼠相比,它们感染花粉症后打喷嚏的次数减少了三分之二,症状也没有恶化。不过由于并非完全没有花粉症症状,研究小组认为小鼠体内应该还有其他物质与花粉症有关。
兵库医科大学教授善本知广说,虽然单靠遏制白细胞介素-33尚不能完全控制花粉症,但这是与发病相关的最主要原因,这项研究也许有助于开发有效的治疗药物。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18 23:30
目录
概述
基因发现鉴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