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痘
病症
兔痘是由兔痘病毒引起的,以皮肤出现红斑与丘疹,淋巴结肿大,眼炎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皮肤痘疹和鼻眼内流出多量分泌物。
病原
病原为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的兔痘病毒。该病毒耐干燥和低温,但不耐湿热,对紫外线和碱敏感,常用消毒药可将其杀死。
病症特点
本病只有家兔能自然感染发病,各年龄家兔均易感,但幼兔和妊娠母兔致死率较高。病兔为主要传染源,其鼻腔分沁物中含有大量病毒,污染环境,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创伤和交配而感染。本病在兔群中传播极为迅速,常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幼兔死亡率可达70%,成年兔为30—40%。
症状
本病潜伏期2—14天,病初发热至41℃,流鼻液,呼吸困难。全身淋巴结尤其是腹股沟,国淋巴结肿大坚硬。同时皮肤出现红斑,发展为丘疹,丘疹中央凹陷坏死成脐状,最后干燥结痂,病灶多见于耳、口、腹背和阴囊处。结膜发炎,流泪或化脓;公母兔生殖器均可出现水肿,发炎肿胀,孕兔可流产。通常病兔有运动失调、痉挛、眼球震颤、肌肉麻痹的神经症状。
病变主见皮肤、口腔、呼吸道及肝、脾、肺等出现丘疹或结节;淋巴结、肾上腺、唾液腺、睾丸和卵巢均出现灰白色坏死结节;相邻组织发生水肿和出血。
诊断
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不难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分离鉴定病毒,或作血凝抑制试验等血清学试验。
防制
主要是坚持兽医卫生制度,严格消毒,隔离检疫等措施。受疫情威胁时,可用牛痘苗作预防注射。对病兔可试用利福平或中药治疗。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8 18:15
目录
概述
病原
病症特点
症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