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同伐异,是汉语的一则
成语,出自南朝·宋·
范晔《
后汉书·党锢传序》。
成语出处
“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序》)
后人据此提炼出“党同伐异”这则成语。
成语故事
从汉高祖刘邦开始,汉朝的前几代统治者都吸收秦朝灭亡的教训,德法兼施,文武并用,并推黄老之术,继而奉行儒家学说,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之后,汉朝迅速恢复和发展。
到了汉武帝时代,经过“文景之治”,积累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和军事力量,疆土得到了扩展,巩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大一统的局面。
汉武帝当政的第二年,下诏书向天下广纳贤才。各地诸侯王、郡守、大臣短时间内推荐了一百多人,名单送至汉武帝那里。汉武帝亲自命题,要他们写一篇治理国家的文章。汉武帝亲自批阅。
汉武帝非常赏识董仲舒的观点和文笔,董仲舒的文章名列前茅。董仲舒被皇上亲自召见了两次,回答了皇帝的许多提问。回去后,董仲舒根据皇上所问,写就了两篇文章。与前一篇文章,合称《天人三策》,又称《举贤良对策》。
在这三篇文章中,董仲舒提出了影响中国,特别是汉代意识形态演变的理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主张被汉武帝采用并颁布天下。从此,诸子百家的学说被看成邪说而遭禁止,儒学成了统一思想的指导。
汉武帝还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设立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的建议,特别设立了五经博士,形成了以读经、通经为仕途的时尚。学者以儒经为教条,争相“皓首穷经”。因为只要学通一经,就可以做官,如考试成绩好,还可以做大官。以至形成了博士弟子不断增加的局面,最多时,弟子达三千人。
经过汉武帝的一番统治,到刘询当政时,也就是汉宣帝时代儒家学说更加盛行。但是当时儒生对五经有不同的见解,为统一认识,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汉宣帝责成名儒、时任太子老师的萧望之主持皇家藏书楼兼讲经处的石渠阁,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讨论。
在这次讨论中,没有真正平等地进行讨论,而是形成了儒生们把和自己观点一样的人作为同党,互相纠合起来,一起攻击和讨与自己观点不一样人的派系斗争局面。
成语寓意
党同伐异这则典故表明那种跟自己观点意见相同的就结成一伙,跟自己观点意见不同的就攻击排斥,甚至各自分立门户派别,打击异己的做法可能造成社会共识的撕裂、隔阂对立的形成,对自由的危害很大。正确的做法是直面不同意见,打破一切形而上学同一性的政治学圭臬,走出理想主义和教条主义偏执,以现实、感性、多样和差异性的事实为基础,实现包容性,培植共存兼容的复杂性、复合型、协调性思维模式。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党同伐异这则成语在句子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书面语,泛指一切集团之间的斗争。
运用示例
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读者幸勿比例惴测,谓此事为某人写照,此名为某人化身,致生种种党同伐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