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耕町,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1993年开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研究方向
脊柱外科,重点是颈椎病、颈椎外伤、寰枢椎畸形及脱位、脊柱肿瘤、腰间盘病等临床与研究。
教育经历
1957年—1962年7月 原北京医学院 学生
1975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进修一年
1981年2月—1982年6月,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医学院进修“骨生理研究”
工作经历
1963年 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外科及骨科工作。
1985年任骨科副教授。
1990年任骨科主任医师,教授。
1979年—1989年 任北医大三院外科副主任,骨科副主任
1983年—1987年 任北医大三院副院长,代院长
1989年—1999年 任大外科主任,兼骨科主任,北医大三院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
教学任职
1998年至2005年 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委员
主要学术兼职
1992年10月—2000年4月连 任两届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主任委员
2000年至2003年 任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组主任委员
2007年至2010年 任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
学术著作编委
1992年后曾任过: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中华骨质疏松杂志编委,北京医科大学学报编委
1993年,被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师学院聘为名誉院士及该学院学报顾问
1995年至2005年 任中华外科杂志副主编
1996年至2000年 任中华骨科杂志主编
出版图书
科研成果
30多年来,主要从事脊柱外科的临床与研究,骨愈合实验研究与教学工作
1. 颈椎病与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多年来从事颈椎病临床与研究,骨科手术治疗颈椎病近6000例,对颈椎病发病机理,临床分型,手术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在国内首先提出过一些理论与经验,有较大影响,对国内颈椎病外科的发展起了带动作用。曾作过“国人颈椎管发育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A. 确定了国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判定标准,B. 揭示了国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是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C. 提出了颈椎病减压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原则,D. 发现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与脊髓损伤的关系,提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原因,临床特点,治疗原则,这些意见都是国内首先提出的,并通过论文,学术报告在国内、外交流。先后发表有关论文十余篇。
2. 颅椎区外科是一门新型分支学科,畸形与脱位的诊治是骨科难题之一,10多年来开展寰枢椎畸形与脱位的临床研究及诊疗工作。与王超大夫等共同从事临床与研究工作,针对不同病例开展了“头环背心外固定,C1-2后弓颗粒状松质骨移植”、“前路C1-2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前路松解,后路侧块螺钉复位及内固定术”、“侧块关节经皮穿刺植骨融合术”四种新的治疗技术,显著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3. 在脊柱肿瘤治疗方面,上世界九十年代起与刘忠军、马庆军等同志共同开展脊柱肿瘤的诊断治疗与研究。针对脊柱原发肿瘤(脊索瘤,骨巨细胞瘤,骨母细胞瘤,软骨肉瘤等)根据中的的外科分期原则,对广泛切除技术与效果进行研究。已治疗较疑难的脊柱肿瘤500余例,显著提高治疗水平与效果。已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4. 建立了“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实验室”,开展“骨质疏松症”、“骨愈合”实验研究。在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筛选,骨髓基质细胞培养与组织工程人工骨研究。已完成“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羟基磷灰石”的体外培养及体内骨再生的研究,初步达到临床试用的阶段。已发表相关论文31篇。
5. 30多年来,在国内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参与编写并出版骨科专著16部,副主编“临床骨科学”(1998年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主持翻译专业著作:“颈肩臂痛”、“脊柱外科学”、“AO,ASIF脊柱内固定”等十余部。以第二作者及第三作者身份获得卫生部科技三等奖二项,教委一项。 2002年“颈椎病诊断与治疗的系列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6. 1993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先后培养硕士生6名,博士生30余名,博士后3名。
学术兼职
1992年10月—2000年4月连 任两届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主任委员
1992年 任
中华医学杂志编委,中华骨质疏松杂志编委,北京医科大学学报编委
1993年,被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师学院聘为名誉院士及该学院学报顾问
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1996年至2000年 任中华骨科杂志主编
1998年至2005年 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委员
2000年至2003年 任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组主任委员
2007年至2010年 任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
获奖及荣誉称号
1986年,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研究成果 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7年,椎管双开门减压及植骨术治疗颈椎管狭窄 获卫生部三等奖
1990年,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 北京医科技成果奖
1992年,单开门椎管扩大术的临床研究
1994年,“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 获国家教委科学三等奖
2000年,颈椎病诊断与治疗系列研究 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颈椎病诊断与治疗的系列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3年 “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论文
1. In Vivo Evaluation of Bone Marrow Stromal-Derived Osteoblasts-Porous Calcium Phosphate Ceramic Composites as Bone Graft Substitute f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Spinal Fusion spine 28(15)1653
2. Simvastatin induces osteoblastic differentiation and inhibits adipocytic differentiation in mouse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RESEARCH COMMUNICATIONS, 308(2003)458
3.寰枢椎脱位外科治疗进展 《中华外科杂志》 2004年42卷1期
4.对脊柱微创外科手术的粗浅认识 《中华骨科杂志》 2004年24卷2期
5.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及外科治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年13卷10期
著作译作
主编:《医学老年学》《脊柱退行性疾患》《脊柱外科学》
主译:《脊柱外科技术》\u300aAO ASIF 脊柱内固定》\u300a颈和肩臂痛》
副主编:《临床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