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中心是2016年国务院在制定的
全民健身计划里提到的名词,也称
公共体育场馆、综合馆、
体育馆,根据各级政府规划与用地大小,不同的全民健身中心一般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
全民健身中心也称公共体育场馆、综合馆、体育馆等。一般内设
游泳馆、羽毛球馆、网球馆、乒乓球馆、在线体育、
台球室、器械健身馆、益智休闲区、
跆拳道馆、有氧健身馆、
击剑馆等场所。
2016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国发〔2016〕37号。通知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确保基本、多元互促、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通过立体构建、整合推进、动态实施,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链、生态圈,提升全民健身现代治理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2021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国发〔2021〕11号。通知提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
202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指出,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社会足球场等健身设施,加强乡镇、街道健身场地器材配备,构建多层级健身设施网络和城镇社区15分钟健身圈。
2024年6月26日,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二级巡视员杨敏介绍,十年前,根据国家有关文件,国家体育总局启动了“15分钟健身圈”建设。目标是,到2025年,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和社区“15分钟健身圈”实现全覆盖。为此,体育总局会同各级体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大全民健身设施的供给。其中包括,持续加大经费投入,引导各地推进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社会足球场、群众滑冰场等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建设。据统计,“十四五”期间全国计划新建或者改扩建体育公园1900多个、全民健身中心近14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