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回应》力图将纵向考察和横向分析,综合研究和个案探讨结合起来。从结构上,《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回应》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全球环境变化的经济和社会根源。第一章分析了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南北经济关系等方面分析全球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动因。第二章从消费方式和人口增长等方面探讨全球环境变化的社会根源。第二部分考察了国际社会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回应进程。第三章分析了1972年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背景、会议进程中的南北分歧、会议的成果及其对国际环境合作的影响。第四章阐述了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的背景和筹备过程、南北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谈判进程和会议的主要成果。第五章考察了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有关情况,具体分析了国际社会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面临的挑战以及在此问题上采取的具体行动。第三部分具体分析国际组织和
非政府组织在全球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第六章考察了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全球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第七章探讨了
全球环境基金在全球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同时分析了世界银行在环境政策方面的改革。第八章分析了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影响
国际环境保护机制的方式。第四部分通过个案研究具体深入地分析了国际社会回应
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具体政策。个案研究包括3部分:
臭氧层损耗问题与国际回应(第九章)、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与国际回应(第十章)、气候变化问题与国际回应(第十一章)。通过这些研究,作者将探讨国际环境保护机制形成和发展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同时揭示国际社会在回应全球环境问题上的两大困境:国家主权与环境问题的跨国性、全球性之间的矛盾;各国对国家利益的维护与环境保护的国际公益性之间的矛盾。
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史研究逐渐在西方学术界兴起,并引起中国史学界的关注。环境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影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史作为史学家对这一现实问题的学术回应,成为现代环境环保主义的组成部分。二是环境史为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同时拓宽了史学研究的领域,成为史学研究的创新点和生长点。值得肯定的是,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在实证研究方面,国际史学界在环境史研究领域都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环境史是什么?环境史的研究方法有何独特之处?环境史的研究对象有何不同?环境史是否继政治史、经济史、社会/文化史之后的第四种历史书写范式?这些仍是值得进一步探讨并将继续引起史学界争论的焦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