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塔台墓群
云南省曲靖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塔台古墓群,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珠街街道三源村委会董家村东200米处的东山山脚缓坡地带,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
历史沿革
八塔台墓群自清代以来就见诸地方志书记载。据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南宁县志》载:“八塔,在城东北二十五里五台山下。相传为蜀汉武侯所建,镇地脉者。”咸丰二年(1852年)《南宁县志》亦云:“八塔,在城东。《府志》汉诸葛武侯建,以镇地脉。”
1977年秋,董家村农民烧砖瓦取土时发现青铜器数十件,曲靖地区行政公署文化局、曲靖县文化馆得知后,及时上报云南省博物馆。同年11月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对一号堆进行清理,清理面积约76平方米,发现5座青铜时代墓葬。
1978年12月至1982年12月,文物工作队对二号堆进行了6次考古发掘。
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曲靖市文物管理所、曲靖市博物馆、曲靖市麒麟区文物管理所对八塔台墓地二号堆进行第7次发掘。发掘面积约490平方米,发掘平均深度近5米,共清理青铜时代墓葬343座,出土各类随葬品485件(套)。同时清理墓祭活动面及其他活动面38处,揭露并清理墓地南部区域大型护坡遗迹1处。
遗址特点
综述
八塔台墓群由8个彼此相连而又相对独立的椭圆形封土堆组成,总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考古发掘中土墩上部清理出宋、元、明时期的火葬墓304座;下部清理出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的竖穴土坑墓和封土堆墓348座。其中二号堆是一个从生土面上自下而上人为堆积而成的大型土墩。土墩东西长52.2米、南北宽28.2米、高11.8米,总面积约1472平方米。
墓葬形制
八塔台墓地是以群(组)为单位逐层埋葬而成的墓葬遗存。土堆自上而下均有墓葬,尤以底部墓葬数量最为密集,且打破关系亦最为复杂。根据发掘情况,八塔台墓地墓葬初步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早、中期墓葬的墓向均为东北—西南向,晚期墓葬除极少数仍为东北——西南向,多数墓葬墓向呈东南——西北向。八塔台墓地发掘墓葬形制可分为封土墓及非封土墓两种形制。封土平面形状均为椭圆形,剖面形状多为弧形,封土墓在其头端(东端)位置多数有墓上“标志”痕迹。封土墓流行于早、中期,晚期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墓坑平面多为长方形,少数呈梯形。早中期墓葬单个墓葬周围多有墓祭活动后形成的活动面,活动面多呈不规则形,土质致密,含大量炭屑和烧灰,厚度多为3~5厘米。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坑长2~2.5米、宽0.6~1米、深0.3~1.1米。墓向大致为东西向,多为70°~96°之间。墓中人骨已经腐朽,仅有少数痕迹残留。葬式为仰身直肢葬,葬具已朽坏。较大的墓如M69长3.9米、宽2.3米、深0.8米,M92长4.6米、宽3.8米、深0.8米。墓坑较为规整,棺木为头端略宽足端稍窄的长方形棺。从板灰痕迹可以看出有棺椁。少数墓有二层台。封土墓在云南同时期的墓葬中属首次发现,共计16座。墓略呈椭圆形,头端大足端小,封土用筛选过的泥沙土分三、四层逐层拍打抹光滑,较为坚硬。此类墓葬除有封土外,其他与竖穴土坑墓并无较大差异。
文化分期
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的形态变化以及器物组合关系,八塔台墓群可划分为四期。一、二、三期器物形态及组合关系都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到了第四期铁器工具、兵器大量出现,五铢钱、铜镜等一些中原地区常见的器物大量涌入,整个文化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期陶器釜形鼎,形制与横大路第一期所出器物一致,年代应为春秋早期;第二期年代约为春秋中晚期;第三期大约为战国至西汉早期;第四期的墓葬中出土的五铢钱属西汉武、宣、平、昭时期的钱币,同时出土新莽大泉五十、大布黄千钱等,据此推测年代大约为武帝元年至新莽时期,即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
文物遗存
综述
八塔台墓群出土器物有陶器、青铜器、铜铁合制器、铁器、铅器、玉器、玛瑙器、蚀花肉红髓石器、琥珀器、绿松石器、石器,共计11类,约2000多件器物。陶器一般放置于墓主人足端或下肢两侧。青铜兵器剑、戈、矛多放在右侧或左侧胸、腰部位;装饰品多放在死者生前所佩戴的位置。青铜短剑、戈、矛、环首铁刀、铜釜、动物形扣饰以及陶鼎、陶罐、陶盘等为常见器形。八塔台墓群出土器物中有一部分为本地铸造,这从出土铸造弹丸的铜范与铅弹丸能得到相互印证。随葬器物中有部分重器,一方面体现了当时较高的青铜冶炼技术,另一方面展示出较高的艺术造诣。如剑鞘,镂空铸造,通体纹饰以蛇形纹为主题。铜鼓,介于云南早期铜鼓万家坝类型与石寨山类型过渡之间,具有较高科研价值。陶鼎,带有三足,器物主体为平底和圜底的夹砂陶罐,泥条盘筑,附加三支锥形实足,为烹煮食物的炊器,分罐形鼎和釜形鼎2类,此类陶鼎仅流行于曲靖盆地,是曲靖青铜时代所特有的物品。玉器、玉器原料和废弃料的发现,说明曲靖早期的先民们已经掌握了高超的玉、石器开采和加工等技术,能够生产制作出精美工艺品,充分地反映出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文化生活。
兵器
兵器有铜戈、剑、剑鞘、矛、镦、啄、弩机、箭镞、臂甲、铜柄铁剑、铜骹铁矛和铁剑、矛、镞、环首铁刀,以及铅弹丸、陶弹丸等。
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有铜削、斧、凿、铜范和铁斧、凿、锯、镰及陶纺轮等。
生活用具
生活用具有釜、鍪、斗、罐、壶、洗、镜、印章和铁釜、陶鼎、碗、钵、豆等。
装饰品
装饰品有铜圆形扣饰、动物形浮雕扣饰、带钩、镯、管形排饰和玉镯、玉耳环、玉珠管、玛瑙扣、玛瑙管、蚀花肉红石髓珠、陶珠等。
乐器
乐器有铜鼓、铃等;钱币有五铢钱、大泉五十、大布黄千等。
元莲瓣纹斜腹平底火葬罐
元莲瓣纹斜腹平底火葬罐,元代,泥质硬灰陶。通高41.5厘米、口径24.88厘米、腹径35厘米、底径18.28厘米,质量7.026千克。盖残,敛口,圆肩,斜腹,平底。上腹部有贴塑莲瓣纹,似涂过红彩,现仅有白色残留,肩、腹部有2道附加堆纹。曲靖市麒麟区珠街八塔台墓地采集。2014年9月云南省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鉴定为三级文物。保存基本完好。现藏于曲靖市文物管理所。
战国八塔台单耳青铜斧
战国八塔台单耳青铜斧,战国。青铜质地。通高11.3厘米、刃宽5.6厘米、銎边长4.2厘米,质量197克。长条形,椭圆形銎,正锋,弧形刃。銎部外侧有1耳,刃部两角各有2条线向銎部延伸,延伸之线成弧形。斧两侧各有一道合范线。銎中有木质残柄。粉锈严重。曲靖市麒麟区珠街八塔台墓群二号堆81号墓出土。2014年9月云南省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鉴定为三级文物。保存完好。现藏于曲靖市文物管理所。
西汉八塔台方銎青铜斧
西汉八塔台方銎青铜斧,西汉。青铜质地。高16.13厘米、刃宽6.65厘米、銎长4.2厘米、銎宽4.02厘米,质量589克。方銎,正锋,弧形刃。斧身两面均各有1长方形钉孔,斧口微缺,素面。斧身两侧有2条合范线。曲靖市麒麟区珠街八塔台墓群二号堆27号墓出土。2014年9月云南省文物鉴定专家委员会鉴定为三级文物。原收藏于曲靖市文物管理所,2016年10月调拨至曲靖市博物馆。保存基本完好。现藏于曲靖市博物馆。
文物价值
八塔台墓群是滇东地区曲靖盆地一处重要的墓地。从生土面上开始营造墓地,层层叠压,往复循环,数墓相垒,最终形成了一处春秋至两汉以及宋、元、明时期的大型古代墓葬群。墓地延续时间长,叠压、打破关系复杂,在同时期墓葬中表现较为罕见。丧葬形式较为独特,文化特征明显。八塔台墓群对研究曲靖古代地方历史文化,尤其是印证古代“劳浸、靡莫”族属及其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八塔台墓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八塔台古墓群位于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珠街街道三源村委会董家村东200米处的东山山脚缓坡地带。
交通信息
自驾:自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人民政府开车前往八塔台古墓群,路程约12.4千米,用时约23分钟。
参考资料
曲靖八塔台墓地.云南考古.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3 16:2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