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史上的常规语义指易学
纳甲占法的(由宫主卦变出七卦而来的)那种八个卦宫——八重卦各领一些气变卦,是
六十四卦的一种特殊组织形态。
辨别:八宫不等于八组,不是任何八组化六十四卦都是八宫,
马王堆帛易那种形式只是八组。
京房易里,八重卦每个变化出七个卦,成为一个宫,六十四卦成为八宫。
宫主卦(六世卦)乾,变初爻得一世卦姤,(在保留前面变化的基础上),变(第)二爻得二世卦遁,变三爻得三世卦否,变四爻得四世卦观,变五爻得五世卦剥,回变第四爻得游魂卦(新四世卦)晋,下卦三个爻全变得归魂卦(新三世卦)大有。
因此,
乾宫包括如下八个卦:乾,姤,遁,否,观,剥,晋,大有。
3、
五行分类:以后天八个为据,八宫的八个卦,五行性质在宫主卦。
清代高士
曹九锡编辑的《
易隐》,保存过很多高深易学内容,包括一十六变还本体的八宫观——它属于纳甲体系,可能是京房易的遗存,可能是京房不知道的远古学说。宫主卦一十六变,八宫共128卦,就是64卦出现两次。部分内容见百度百科:
京房十六卦变。
刘林鹰《商周数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依据六象筮法论,研究1980年在殷墟小屯南地发掘出四卦龟甲,发现:“巽”、“乾”、“坤”三个卦在后天八卦位(该龟甲属于水龟、北龟,使用时应该是甲首向北,即便不论甲首向北,三个卦符合后天位的结构方式也说明使用了后天方位),“涣”卦在东北方位即艮卦方位——在四卦的相关结构关系里,应该把“涣”卦解释为在艮宫,即,四卦龟甲隐存有一十六变还本体的八宫观念,刘称之为“重八宫”,把京房易八宫称为“单八宫”。
其论之佐证并非完全没有:《汉书·儒林传》云“京房:……唯京氏为异,党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某种隐士珍品其历史可能是几百年或一千年或更久。又,《易经》革卦卦辞“己日乃孚”及六二爻辞“己日乃革”,顾炎武《日知录》云朱熹认为此“己”应为戊己之己,即是天干,二十世纪易学大师
尚秉和的《周易尚氏学》释为离纳己。
其《商周数字卦之用六象筮法考》认为宫主卦没有世爻,六世卦是复体卦,表现气运变化,才有世爻,因此,“单八宫”是72卦,八个宫主卦带64变卦,“重八宫”是八个宫主卦带128变卦。
两元宫就是阴阳两个
元宫(应该不是卦宫)。刘林鹰1997年所发《揭开老子哲学的神秘源头——先秦易学的新图景》“附八”说:“经卦两宫论:巽、艮、离、乾为阳宫四卦,震、兑、坎、坤为阴宫四卦,各有一个主气爻,而阴阳两元无之。”
比较:2010年出世的
韩艺“
连山易”(一些内容是世传版京房易的发展)认为:乾卦带巽、艮、离,为四
阳卦,坤卦带震、兑、坎,为四
阴卦。